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获奖改变学子专业设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获奖改变学子专业设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音教关注

“少年组前四名全是中国孩子,青年组第一名也是我们的,我真的是没有想到。虽然知道孩子们有实力获奖,但太出乎意料了!”谈到不久前落幕的第十届2008年“VILLA DE LLANES”国际中提琴-大提琴比赛,带领孩子们参赛的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室内乐教研室主任王绍武似乎依然难以置信。获知这个消息的人谁又不是呢?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学子表现如此优异,更是因为这一创立几十年而从无中国人参加的西班牙两大中提琴赛事之一,2008年首次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而这一次亮相又是如此的惊艳。

少年组第一名梅第扬、第二名邱奕枫、第三名蔡徐安(与李嘉黎并列)和获得青年组第一名的李汶冠,均师从于王绍武。谈起比赛,梅第扬兴奋异常:“中国学生个顶个的牛!在预赛时直接就把老外给淘汰了,而且把大提琴选手也同时淘汰了,于是决赛变成了中国少年的比赛。”梅第扬成了大明星,除了荣誉和奖金,大赛还给了他10月17、18、20日在西班牙城市Oviedo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的机会。中国孩子的优异表现同时改写了大赛的另一个纪录――中提琴和大提琴同场竞技,此前第一名均为大提琴选手,只有这一次因为中国选手表现太过优异,中提琴盖过了大提琴坐到了第一的位置。这次辉煌的经历甚至改变了原来打算出国深造的这群孩子的想法,他们算了一笔明白账:既然在国内学习同样可以获得佳绩,何必千里迢迢到外国留学呢?

中国孩子好在哪里?如何达到这样的水平?是偶然还是一种必然?显然很多人都在关心。据了解,全部由欧美评委组成的评委会对中国孩子群体评价为“演奏准确、完整、风格把握贴切”,还有就是“没想到中国人会达到这样的水平”。对此,王绍武则表示这得益于多年来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推行的完整而系统的训练。读谱严谨并提出独立见解、严格规范的演奏、经常性室内乐演出的锤炼、国外来访的国际大师讲座与调教等等,贯穿孩子们从初一至高三的学业。“我们的教学既能保证规范有序训练,又能给孩子开阔眼界的机会,可以说与欧洲的教学很接近。而且,中国有附小、附中一条龙学习的体制,中国孩子普遍学琴年龄早、时间长,因此在少年期根本不逊色于国外同龄人”。王绍武在德国留学多年,对中外的不同学习体制和内容相当了解,甚至对评委的口味也多少熟悉,这也是这次完美出手的一个潜在保证。

在我国业内,提到中提琴,总是免不了谈到小提琴,许多人感觉小提琴拉不出来了才改学中提琴。在很多院校的招生考试中,中提琴的考试就是小提琴考试的附带品,中提琴教师则经常只能挑选小提琴教师“选剩下”的孩子,这种情况已经成了一种惯例。而对于中提琴专业,这种没有独立话语权的局面显然是不利的。今年10月,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中提琴专业终于从小提琴的“阴影”中走出来,独立成立研究室,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与这次西班牙获奖给校方和从业教师带来的震撼一样。这两个利好消息显然将对中提琴的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不仅如此,面对飞速发展的教育形势,那种“中提琴低于小提琴”的传统观念也必须改变,因为从总体而言,中国学习小提琴人数庞大,不仅考学难,就业已经趋于饱和,中提琴学习、就业压力相对小得多。在国际市场上也是如此,由于中提琴优秀人才较少,对之的需求就相对旺盛。王绍武曾经有一个学生20多岁就在加拿大的大学执教,很快被聘为教授,这在其他传统热门专业是很难想像的。

14岁的梅第扬是从小提琴改学中提琴的成功案例,他11岁改学中提琴,三年后就取得了如此成绩,这引起了许多孩子的好奇和羡慕,业内专家解释其实小提琴与中提琴之间的转换没有许多人想象得那么难,但是如果有志于改专业一定要找到合适的教师来鉴定孩子的特点后再作出决定。

王绍武从今年3月份即开始筹备此次比赛,与钢琴伴奏教师黄蒙拉一起带着6个孩子远赴西班牙,最大的心愿是帮孩子们开拓视野,他认为“越早出去越有利于孩子们的成长,不管怎样‘走出去’都是对的。获奖给孩子们的艺术履历上增加了很重要的一笔,为他们今后的求学之路增添了很重的筹码,他们会越走越顺”。几十年来,中提琴在我国的专业发展总难成气候,如果有更多孩子加入到这门专业,更多人获奖、更多优秀人才执教,中提琴将真正拥有良好的教学基础,这也许是这次中国孩子获奖对中提琴最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