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发展花垣旅游产业的对策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发展花垣旅游产业的对策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花垣地处湖南西部边陲,因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而驰名中外。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和政府投入力度的加大,特别是矮寨特大悬索桥的开通,花垣旅游业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本文分析了花垣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资源优势 开发现状 制约因素 发展措施

花垣县位于湘黔渝三省(市)接壤处的湖南西部边陲,地处湘、黔、渝边区,自古以来有西南门户之称。辖8镇10乡288个村18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108.69平方公里,总人口27.8万人,其中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6.8%。境内层峦叠翠,溪流纵横,风光迷人。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和政府的重视,特别是矮寨特大悬索桥的开通,花垣旅游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一、花垣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

1.随着吉茶高速公路的顺利开通,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越来越好2012年3月31日吉茶高速公路暨矮寨大桥正式建成通车,为加快湘西地区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吉茶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的8条西部开发公路干线之一湘渝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吉茶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标志着全长800多公里的湘渝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以前从长沙开车到重庆,全程需要16个小时,而吉茶高速公路通车后,全程仅需8小时。

湘西地区是武陵山区扶贫示范区的重点区域,吉茶高速公路是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的重要基础设施。矮寨大桥是吉茶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是有“公路奇观”之称的矮寨盘山公路。据大桥施工方介绍,矮寨大桥1000多米的钢桁梁箱体内建有专门的观光通道,可供游客饱览峡谷风光。吉茶高速在花垣县境内交汇,309、219国道纵贯县境,打通了花垣与周边省市交通瓶颈,使花垣具有良好的边界区位优势。

2. 人文景观独特,自然景观绚丽,历史文化深厚,民俗风情鲜明

花垣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人文景观独特,自然景观绚丽,历史文化深厚,民俗风情鲜明。旅游景点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大区域:一是以边城茶峒为中心的人文景观系列(包括边城茶峒、翠翠岛、南方古人类文化遗址、万寿宫等);二是以吉卫、龙潭和猫儿为核心的苗俗风情系列;三是以排碧寒武纪金钉子剖面为中心的自然景观系列(大、小龙洞瀑布群、寒武纪地质剖面、板栗村苗寨风情、夜郎十八洞、莲台山森林公园、排吾石栏杆等);四是以县城为中心的综合景观资源系列(包括古苗河蚩尤大峡谷、水库、中国苗族文化园、蚩尤纪念园、崇山庙、国立八中纪念碑、峰和唐宋遗址等),从整体上来说,边城茶峒是旅游资源的中心,苗家风情是重点,自然景观是基础。

近年来,花垣县委、县政府转变思想观念,把旅游业作为助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全力打造以边城茶洞为龙头的文化旅游品牌。他们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累计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重点建设了边城翠翠岛、清水江橡胶坝、中国边城“百家书法园”等一系列景点和附属设施;新铺从文大道1.7公里,改造古街5200平方米,恢复民居旧貌30间,使边城景区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省AAA级风景名胜区。目前,该县边城历史文化名镇游、古苗河民俗风情游、“双龙”景区自然风光游、排碧“金钉子”地质公元科普游等四大特色旅游板快初具雏形,有效支撑和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政府还举办各种节会活动强势推介边城茶峒,现已形成一个国家级3A景区边城景区,两个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边城、古苗河风景名胜,一个省级地质公园排碧寒武纪地质公园,构成了“中国边城”品牌的边城茶峒寻梦游,排碧寒武纪地质公园科普游,古苗河自然风光风情游三个精品雏形。全县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近万人,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均以20%的速度增长。

二、花垣旅游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1.开发运作方式单一。当前,旅游产业开发仍以政府为主体,没有旅游公司参与策划、包装、宣传,舆论造势不强。由于地方财力有限,资金投入渠道单一,靠政府一家唱“独角戏”,开发效果尚不理想,旅游业实际产出水平较低,与旅游强县的发展目标仍有差距。

2.区域发展不平衡。周边县市的凤凰古城游、德夯民俗村游、猛洞河飘流游日臻完善成熟,里耶古城、古丈座龙峡、红石林等正在培育壮大,并已进入了市场化操作,与这些旅游景区相比,花垣旅游产业开发明显滞后于州内旅游市场,旅游业仍停留在一个较为低级的水平上,苗族的优势旅游资源尚未形成系列开发整理出来,在“湘西神秘游”的旅游路线中也与花垣失之交臂。

3.资源整合未形成规模。花垣县境内景点各具特色,但整合旅游资源成片开发的难度仍然很大。县市各自为政,各自开发、重复建设的现象仍不同程度的存在,与周边县市区域联合,携手共进,实现旅游产业共赢的目标仍没有找到一个切入点,导致旅游产业品牌影响力不强,市场竞争力弱。

4.基础工作有待加强。突出表现在旅游景点配套设施不完善,交通设施相对滞后,地方性旅游商品缺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挖掘不够,旅游队伍建设落后等方面。

三、对策及建议

1.改变开发方式,将旅游产业推向市场

加快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和前期准备工作,积极借鉴周边县市或国内旅游市场已经成熟和形成产业地区的经验和管理手段,对相关旅游景点加大包装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各种媒体对各景区进行全方位宣传,多渠道联系相关旅游产业开发公司对所有的风景园区进行竞拍或合作,以承包、买断或者租凭的方式进行旅游区的经营权转让,或者挂靠有实力的旅游开发公司进行建设和经营。在资金的投入上,通过旅游发展基金、政府无息或贴息贷款的方式为开发商或旅游公司争取银行贷款,改变目前由政府单独投资开发的现状。

2.强化工作举措,夯实旅游产业开发基础

一是设立由常委领导牵头,专家学者参与的高层次旅游产业协调机构,定期研究解决涉及旅游开发的重大问题。二是制定和配套地方性旅游开发法规,实现旅游开发立法,创设旅游开发的宽松投资环境。三是借鉴国内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对县域旅游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避免重复建设,筛选出边城文化游、百里苗乡风情游和排碧“金钉子”地质科考游等品牌游。四是加大旅游产业的宣传促销力度,并把其纳入全县外宣计划和对外经贸洽谈、会展和节庆盛会中,发动全社会力量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3.制定相关措施,加快旅游资源整合步伐

建议州委、州政府成立州一级的旅游开发领导小组,统筹全州旅游开发工作,出台全州旅游产业开发区域合作的相关措施,统一规划,从而形成全州旅游工作上下、左右一盘棋,将旅游产业链有机结合起来,突破地域界限,实行资源共享,打造湘西州旅游整体市场,使合作区域内的旅游产业实现交通一体化、服务一体化、信息联动化、资源共享化,杜绝出现各自为战、重复建设、单一乏味的格局。各县市必须自觉、主动地创造条件,扬长避短,根据湘西区域旅游的实际,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恰当的融入到大湘西旅游板块中,将全州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4. 加强区域合作,区域联动,实现强强联合,打造后发优势

旅游产业的区域合作,就是通过对各区域旅游产业链有机结合,使合作区域内旅游交通一体化、旅游服务一体化、旅游信息联动化、旅游资源共享化,从而实现旅游产业的做大做强。花垣所处的湘西州,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南方长城、凤凰古城、猛洞河漂流、德夯民俗、古丈红石林、里耶秦简、边城茶峒、古镇王村等等,俯拾皆是,异彩纷呈。但由于缺乏区域合作、资源整合力度,受地区利益驱动的制约,普遍存在功能性、结构性的重复开发,以及切分资源等问题。在解决旅游客体的不可移动性和旅游主体(游客)的选择性之间的矛盾中,突破区域界限、实行资源共享、打造整体市场、实现区域共赢是关键。花垣的寒武纪地质公园可以涵盖大小龙洞、古苗河、夜郎十八洞、尖岩山等,与凤凰奇梁洞,吉首德夯大峡谷,古丈红石林,永顺不二门、坐龙峡,龙山火岩溶洞、乌龙山大峡谷等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单凭花垣的寒武纪地质公园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份量太低,成功几率小,如能与州内其他地质公园整合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精心包装,以湘西地质公园为名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品牌来得响亮,成功几率大。花垣边城茶峒、龙山里耶、永顺王村、泸溪浦市同属湘西四大名镇,但各有千秋,整合打造成四大湘西名镇游未尝不可。花垣、凤凰、吉首、保靖、古丈等县苗族风情浓郁,永顺、保靖、龙山等县土家风情迷人,既有相同的特点,又各具自己的特色,整合发展潜力很大。如果缺乏统一规划,难免形成各自为战、千面一佛、重复建设、单一乏味的格局。再加上旅游服务、旅游信息、旅游线路上的各唱各调,一些弱、小、差、偏的旅游产品将无人问津,更谈不上产业的发展。如能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协调发展,全州一盘棋,就可以达到一城一特色、一镇一品位、景景相连、景景不同、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实施区域联动带动,加强同张家界、凤凰、龙山、古丈、吉首、永顺甚至于更远的名气较大的景区之间的联系,通过整合大范围的旅游资源,充分发挥本县内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的功能,实现客源市场的共享。在旅游线路的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两条既依托中心城镇、交通干线,又和旅游景区串联最优化且与周边景区资源共享的精品线路。

实施多元投资带动。从长远来看,深层次的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强大的资本作后盾,社会化投入和多元化融资是资本来源的主要渠道,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花垣的旅游开发,目前还停留在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初始开发阶段。要实现同大湘西旅游产业的融合,加快区域合作步伐,仅仅只依靠县财政投资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也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由政府买单的格局必须打破,一定要走市场化运作路子,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

5.不断加大力度,加快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快吉茶高速公路的建设步伐,缩短与大中城市的空间和距离;加快实施张花高速公路建设,尽快实现与张家界的对接;加快花垣至龙山和下子花至凤凰沱江公路建设,使边城至里耶、边城至凤凰城为两条旅游捷径;加快县乡公路升级改造步伐,使各景点之间交通便捷。在景点服务设施方面。通过政策和相关部门引导扶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鼓励他们投资兴建各种旅游服务设施,相关职能部门尽可能在图纸设计、规划用地、办理手续等方面给予支持,银行信贷部门要支持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简化信贷手续,力争实现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投资的多元化。在挖掘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方面。重点抓好排碧板栗村、麻栗场老寨村、边城磨老村、雅酉黄瓜寨等民俗民风独特的村寨建设,并与州内相关民俗文化村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使之成为展示民风民俗亮点的村寨。在展现地方性旅游商品方面。如石碾、白塔、渡船模型,蚩尤、翠翠小型雕像,百家书法名家书写边城碑林全文微塑本等,可以作为文化摆设品;桃花虾、腊肉、野猕猴桃、贡米等农副产品也很有旅游消费价值;特别是苗族刺绣、苗族服饰、苗族银饰等,既有适用价值,又有珍藏价值,注重对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民族特色的展现去精雕细琢,推出精品。在加强旅游队伍建设方面。努力创造旅游人才发展环境,积极地从各类旅游学校和旅游发达地区引进各类专门技术人才和服务人才,设立优厚条件和优惠政策适度引进一些高级管理人才,来提高景区的管理水平。此外,还要对现有的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提升花垣旅游业的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1]麻超:关于加快区域合作促进花垣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N].团结报.2008-03-24

作者简介:伏六明(1965-),男,湖南汨罗人。湖南女子大学旅游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