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效课堂 心智飞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效课堂 心智飞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五导”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提出了“五导”探究法教学模式。“五导”探究法指在教师的启发下,以学生独立学习为前提,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以现行教材为探究内容,以科学研究的方法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通过多种形式尝试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即为:导生疑—导猜测——导验证——导结论—导拓展。现以《圆柱体的侧面积》(人教版)教学为例,具体阐述操作要略。

二、“五导”操作要略

(一)导生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伊始,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不协调——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形成认知冲突,激起探求知识的欲望,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调查、研究等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圆柱体的侧面积》教学:

师:上课时在讲台上放置了两个用硬纸板做成的空心的圆柱体,一个又细又高;一个又粗又矮。问“哪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大?” 启发生疑。

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仅满足了学生好奇、跃跃欲试的探究心态,同时又为下面猜想环节的导出埋下了伏笔。

(二)导猜测。高斯曾说“如无某种大胆果断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进展的。”当问题确定后,借助猜测这个环节,将引导他们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圆柱体的侧面积》教学中:

围绕“哪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大?”问题情境,让仔细观察、大胆猜想。

生:我认为,细长的圆柱体的侧面积大。因为它很高。

生:不一定。我认为“矮胖”的圆柱体的侧面积大。因为它的“腰围”粗。

(教师仔细地观察两个圆柱体,左看看、右看看……还围着讲台转了一圈。)

师:我认为细长的圆柱体的侧面积大。

生:“不一定,老师也是猜的!我们需要验证。”

由于想法不同,猜想也不相同,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兴趣,促进了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三)导验证。此环节分两步引导:

1、操作。学生充分猜测而又无结论之际,引导学生自主操作、动手实践,经历探索知识和多维度验证的过程,这样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深化,推理才能严密。

2、交流。在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小组或组间相互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探究过程,加强学生交往、沟通及相互了解,促进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分析思考其他同学的思路并做出自己的判断。如:《圆柱体的侧面积》教学验证环节:

师:针对“细长”与“矮胖”的圆柱体哪个侧面积大的问题,根据学生的选择分成两个组。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想一切办法证明自己组的观点是对的。

生:两组学生都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将圆柱体“破”开来,摊平,再把它们一块块剪下来互相贴到一起。如果一个的圆柱体的侧面积全部贴光了,而另一个圆柱体上还有空余部分,那就证明有空余的圆柱体侧面积大。当两组学生用剪刀把两个圆柱体破开并摊平后惊喜地发现:“这不是平行四边形吗?”“不用剪了!”“对,可以测量和计算!”一阵忙碌后,选择“细小”圆柱体侧面积大的那组组长说:“老师,我们错了,是‘矮胖’的侧面积大。”

(四)导结论。当学生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与探究出的结果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巧妙引导学生将探究规律形成准确的结论,并归功于学生。对于正确的、合乎逻辑的结果予以肯定,对于错误的甚至是不着边际的结果要巧妙地进行处理,找出适当的契机给以鼓励。如《圆柱体的侧面积》教学导论环节:

师:请这组组长上讲台清晰地书写了两个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并做好解释。

生:胜利组的学生脸上荡漾着激动的微笑,另一组学生则显出要在下一个问题的再决胜负的信心。

这激动的微笑不仅是成就感、自豪感的自然流露,更是对知识奥秘探究的信心与决心的诠释。

(五)导拓展。此环节可以是课内探究深度的拓展,也可是课外探究成果的延伸。让学生到更广阔的空间去探究创造,促进课堂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圆柱体的侧面积》教学导拓展环节:

师:发给每组两个木头做的实心的圆柱体,请学生仔细观察、大胆猜想,哪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大?。

生:两组学生拨弄着两个圆柱体,不知如何是好,因为实心的圆柱体没法“破”了。一个组的一位同学将刚才破开的圆柱体的硬纸板将实心圆柱体围起来,打开,再围起来,再打开……惊呼:“你们看,这条边就是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不用破,也可以量!” 另一组看到有人穿球鞋,利用鞋带测量了圆柱体的底面周长。

师:真“神”了!你们又把圆柱体“破”开了?

生:老师!你难不倒我们,其实特简单,圆柱体的侧面积就是底圆周长乘高!

师:课后同学们可以用今天探究的规律去“生活实践馆”去试试!

由“求空心圆柱体的侧面积”到“求实心圆柱体的侧面积”这种由易到难的设计,为学生的独立探究提供了思维路径,体现了教师在探究活动的组织作用。

三、“五导”实践反思

从实践案例来看,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探究“圆柱体的侧面积”这一目标展开,从演示讨论圆柱体的侧面积的概念到学生猜测圆柱体侧面积的大小,从合作探究到展示成果等一系列活动都始终贯穿本节课的探究目标,体现了探究目标在探究活动中的方向性和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真正体现了“高效课堂心智飞扬”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教师怎样解决课题教学问题》

[2]《小学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