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48例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48例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遂宁市中心医院感染科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感染科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的住院病例选取48例进行分析,所选病人用药前血常规、体温均正常,统计其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的48例住院病人中33例用药后出现流感样症状,28例出现血液系统异常(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其他不良反应5例,其中3例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虽然有较多的不良反应,但仍然是目前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只要我们在患者应用过程中定期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给予适当处理,一般不会影响抗病毒治疗疗程及效果。

【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丙肝;不良反应

干扰素是一种人体内自然产生的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是机体对病毒感染的重要防御系统,它与人体其他免疫系统一起,共同担负着抵御病毒感染的任务。干扰素可通过加强人体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刺激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增强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杀死病毒;还可以诱导细胞内产生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的复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是一种长效干扰素,是将干扰素α与聚乙二醇分子连接起来构成,形成分子屏障,保护干扰素免受酶的分解[1-2],因此每周一次给药即可使患者体内干扰素水平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起到抑制病毒的目的,对慢性丙肝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普通干扰素,是目前主要抗丙肝病毒(HCV)药物之一。目前我们国内使用的长效干扰素主要有两种:聚乙二醇干扰素ɑ-2a(派罗欣),聚乙二醇干扰素ɑ-2b(佩乐能),在治疗过程中常伴有不良反应的发生。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流感样症状,血液系统损害,胃肠道反应等。为给临床医生在使用干扰素过程中提供参考,结合我科的实际情况,本文对我科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住院使用派罗欣出现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48例病例为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感染科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治疗的丙肝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丙肝诊断标准,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在20-64岁之间,平均年龄44.3岁,并符合以下条件:HCV-IgG阳性;HCV-RNA阳性(>104IU/ml);血清ALT水平<5参考值上限;无合并其他类型病毒性肝炎;血常规正常;无妊娠、哺乳及其他系统病史,无药物过敏史。用药前后均进行了体温、血常规、甲状腺功能、免疫全套及焦虑抑郁量表检查。

1.2治疗方法48例患者在血常规、甲状腺功能、免疫检查正常情况下,采用上海罗氏公司生产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商品名为派罗欣,初始治疗剂量均为180ug皮下注射,每周一次,疗程48周;治疗期间有患者因不良反应(主要为血象改变)将治疗剂量减至135ug每周一次,疗程不变;仅1例患者因过敏反应停用了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所有治疗患者均口服了利巴韦林片800-1200mg/日。

1.3方法回顾性分析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用药情况),主要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2结果

2.1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见表1。

2.2各组年龄段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见表2。

2.3主要不良反应发生后的处理及预后33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肌肉关节疼痛等,基本发生于开始治疗2周以内。其中31例患者出现发热,体温在37.5-38.5℃之间,未予以特殊治疗后,体温自行下降至正常;14例患者出现肌肉酸痛,不影响日常活动,未予处理。

4例病人出现胃肠道反应,多为食欲下降,恶心,肝功转氨酶无明显升高,病人可耐受,鼓励病人适量运动、足量营养摄入、足量饮水和引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可缓解。

治疗过程中血液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下降,所观察的48例病人,无1例出现血小板低于50×109/L,未予特殊处理;28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白细胞下降,其中18例患者白细胞低于3.5×109/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1.8×109/L则使用地榆升白片、利可君片等升白细胞药物辅助治疗;8例患者中性粒细胞低于1.0×109/L,需使用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每周1-2次升白细胞治疗后能继续完成抗病毒治疗,病程中密切监测中性粒细胞数,如上升至高于1.8×109/L,则使用口服升白细胞药物治疗后能完成治疗疗程。我们没有分析治疗过程中血红蛋白的变化,因为利巴韦林有引起溶血的不良反应,对血红蛋白影响较大,在文章中没有进行相关的分析,但所有入组的患者均未因血红蛋白的下降而中止治疗。

1例58岁男性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无哮喘病史,在使用派罗欣治疗3周后出现全身皮疹、阵发性喘息,胸部CT未见异常,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考虑药物所致过敏反应,停用派罗欣后症状明显缓解。

1例TSH明显升高、FT3,FT4降低的36岁女性患者,甲状腺抗球蛋白抗体升高,内分泌专科会诊后,考虑为使用派罗欣后调节自身免疫出现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加用了优甲乐治疗,并未影响抗病毒治疗疗程。治疗结束后TSH仍然升高,继续给予优甲乐治疗,内分泌专科随访。

所选48例病人中女性病人有20例,3例病人出现月经周期延迟,排除意外妊娠,焦虑抑郁量表提示无焦虑抑郁状态,近期无特殊生活事件,其中2例病人在使用派罗欣治疗3-5个月左右出现月经周期延长至45-50天,月经量相对平时减少,密切监测患者月经周期及雌孕激素水平,继续使用派罗欣至7-10个月左右恢复正常周期及月经量。1例女性病人(年龄41岁),平素月经周期规则,在使用派罗欣17针后出现月经周期延迟至42天,使用24针后出现停经2月,监测患者激素水平,积极联系妇科会诊后使用黄体酮肌肉注射5天,停用黄体酮后7天月经周期恢复,现该患者在完成抗病毒治疗48周后停用派罗欣,月经周期正常。

3讨论

表1可见使用派罗欣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流感样症状及对血象的抑制,尤其是对血象的抑制需要我们在应用过程中严格监测血常规。流感样症状多出现在干扰素注射后4-8小时出现,一般体温在38.5℃左右,发热前可伴有畏寒、寒战不适,不予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其他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甲状腺功能异常、月经紊乱等,发生率相对较低,只要我们在患者应用过程中定期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给予适当有效的处理,一般不会影响治疗疗程。

表2见,48例患者分成3组年龄段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派罗欣)后,以35-50岁年龄段的患者出现流感样症状及血液系统损害居多。出现胃肠道反应患者较少。仅1例50-64岁年龄段患者出现过敏性皮疹、过敏性哮喘,停用干扰素治疗,症状缓解。3例病人出现月经周期延迟,20-35岁年龄段患者继续干扰素治疗,月经自行恢复;2例35岁-50岁年龄段患者,其中一例予以黄体酮激素治疗后月经周期恢复。

通过回顾性分析我们发现使用派罗欣后有3例病人出现月经周期延迟,其中一例病人出现闭经,患者本人及家族中无药物过敏史,也非过敏体质,排除意外妊娠,无其他基础疾病,排除焦虑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排除结核、营养缺乏等消耗性疾病,因此派罗欣与病人月经周期延长至闭经存在因果关系。查阅以往文献,普通干扰素有导致闭经的报道[3-4]。干扰素导致月经周期紊乱机制不明,脑垂体能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能调节卵巢功能和维持月经的作用,因此脑垂体功能失调会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长期作用可能导致闭经。而干扰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良反应,干扰素有可能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导致闭经,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在使用派罗欣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月经周期,如闭经不能恢复,需考虑停用派罗欣。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虽然有较多的不良反应,但仍然是目前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对调节机体免疫、抑制病毒复制有很好的作用,但其不良反应也在临床应用中备受关注,只要我们在患者应用过程中定期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给予适当处理,一般不会影响抗病毒治疗疗程及效果。但患者如发生严重过敏反应,需及时停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患者出现月经周期延迟等少见不良反应,需密切监测患者激素水平,联系妇科会诊,如持续闭经,需考虑停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参考文献

[1]赵晓卫.124例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02):68-70.

[2]冯燕,龙辉,陈树新.62例派罗欣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12,44(01):16-17.

[3]SakaneN,YoshidaT.YoshiokaK,etal.Reversiblehypopitutarismafterinterferon-alfatherapy[J].Lancet.1995,345(5):1305.

[4]熊昌清,尹明红,秦新茂.重组复合α-干扰素治疗丙肝致溢乳闭经症1例[J].中国新药杂志,2002,11(7):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