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最大的振兴规划应该是松绑让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最大的振兴规划应该是松绑让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日,区域经济规划又成为市场焦点。仅7月就先后有和浙江舟山群岛两大区域规划出台。

2009年以来,区域振兴规划、产业振兴规划可谓遍地开花,直接的结果就是几年后,金融系统内出现的最大毒瘤――地方债。不管是官方的10万亿元还是海外机构推测的14万亿元,都是地方经济超常规发展时种下的恶果。

暂且不论“全面开花”式的振兴规划如何起到实际效果,仅就规划这么多的政府投资而言,与今年主导的结构转型就是南辕北辙。

与其重走老路,不如规划一下如何更大可能给民营资本松绑让利。民营资本才是最有活力的资本。不想法激发民间资本的活力,任何振兴都只能是事倍功半。

振兴规划是新瓶装旧酒

大到数省区域,小至弹丸小岛,现在的振兴规划几乎无所不至。成渝方案、内蒙古振兴、规划,以及继上海浦江、天津滨海、重庆两江之后,第四家国家级新区――舟山群岛新区横空出世。

不过,细究已经出台的规划,其实没什么大的实质性政策,区域振兴规划充其量是给了一个名号而已。

当然,实在的东西也有,那就是与之配套的建设项目。这与我们此前一贯的政府投资主导模式并无二致。振兴规划等于是新瓶装旧酒。

不妨来看一下最近出台的两个区域振兴规划。内蒙古振兴规划,其建设项目如北煤南运新通道、客运铁路、省际高速公路、呼和浩特国际机场等等。

振兴规划还没有正式行文,不过据7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的《方案》,“十二五”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则是直接安排了226个建设项目。官方的说法,此举将“有力推动实现跨越式发展”。

不过,实际的效果,值得商榷。这种投资拉动,不是第一次。

“十一五”期间,中央规划的188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71亿元。中央投资力度不算小,但带动的其他社会投资还不到800亿元。

规划项目,规划目标,而钱的问题还是地方政府自己解决。现在地方财政捉襟见肘,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完全就是这个一贯发展思路结下的恶果。

警惕政府投资挤出效应

现在一提区域振兴,全部都是大搞基建,多上项目。老是幻想依赖政府的投资,来拉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这条路已经越走越窄。

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有过测算,中国的边际产出资本比率(IOCR)从1992年的0.39一直下降至2009年的0.2。也就是说,上世纪90年代初,大致2~3个单位的投资能获得一个单位的GDP增量;但现在需要5个单位甚至以上的投资才能增加1个单位的GDP产出。

更为严重的是,现在政府投资对民间资本的挤出效应越来越明显。

两年前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启动之时,当时有发改委官员信誓旦旦地表示,投资计划既不挤占民间投资的空间,也不挤占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相反,政府投资的大幅增加引导和带动了民间投资的增长。

实际情况怎么样?2009年8月,全国工商联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08~2009)》蓝皮书称,国家4万亿投资在近期不仅没能有效带动民间投资,而且对于民营经济产生了挤出效应。多数中央投资只是带动了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进而带动了银行大规模的信贷投放,广大中小民营企业很难参与其中。

当时政协经济委员会在广州、珠海、深圳、大连、鞍山、沈阳调研,也发现政府投资挤占民间资本的问题比较突出。

民营经济,成为当时那场投资盛宴的旁观者。

当下,又有如此多振兴规划横空出世,民营经济岂不又得靠边站?

重在激发民间资本活力

去年5月,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似乎是民间资本的春天到了。

然而,虽然民间投资的“铁门”少了,但“玻璃门”、“弹簧门”却更加严重了。

在过去30年的改革中,政府尽管从一开始就强调“减政放权”、“松绑让利”、“转变政府职能”,但实际上,政府利益却是在不断增加,政府支配资源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加。看看这些年高速增长的国家财政收入,以及雪球越滚越大的地方债务,哪里见得到政府有一丝放权让利的意思?

现在的这些振兴规划,激发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是必然的,哪怕这些建设没有效益,哪怕债台高筑了仍然还要继续举债。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从对经济贡献的角度来看,民营经济已经占到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与政府投资相比,民间投资有效性更高,激发民间资本的活力,我们的经济增长会更稳定,也会更具有持续的活力。

民间资本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亚洲开发银行曾预测,中国民间资本总量超过11万亿元。因此,激发民间资本的热情,理应是振兴规划题中应有之义。从这个意义上讲,给民间资本松绑让利,才是最大和最值得庆幸的振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