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少数民族思维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少数民族思维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汉语是最感性的语言,它更多地讲意合、意境、直觉等感性的灵动的特性。而语言教学则是实现汉语统一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基于少数民族思维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怎样才达到更高目标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 少数民族思维 语文教学

一、少数民族的教育思维模式

贵州省黔西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西南部,这里居住着布依、苗、汉、瑶、仡佬、回等民族,而少数民族就占了全州总人口的42%以上。我们少数民族也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祖祖辈辈都用自己的语言沟通思想、交流经验。但是,教育作为人的智力开发、作为传递和发展人类文明的基本手段,就先进发达地区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先进与落后就是两个大不同的世界。

1、 低要求的民族教育意识

民族教育低要求的存在,除了历史、地理环境、经济落后之外,特别是民族文化教育的主观原因更为落后,它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社会主观心理,长期支配并束缚着文化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还存在着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民族家庭中,除了极少先天条件好的家庭,能督促子女努力学习,要求达到较高的文化水平以外,绝大多数农民家庭对子女的文化学习要求都很低,对女童的要求则更低,这样低要求的民族文化意识长期存在,便使读书无用论的观点更为激烈。于是对子女的要求则是:男孩初中毕业,女孩小学毕业即可,再也不供他们读高中,因为高中毕业还得上大学,大学毕业是否找到工作,还得听天由命。而对女孩的想法是:女孩长大了要出嫁,读书再多,文化再高也是帮“人家”养了媳妇。所以,大多数民族农家孩子不愿送女孩上学。恪守着这条传统的民族“真理”――让孩子读上几年书,认识几个字,出门认识路就行了。这就是少数民族对自身素质低要求的错误认识。

2、 民族地区农家家长欠缺教育责任心

长期工作在民族地区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家长除了对子女的教育存在低要求之外,更多表现为对教育欠缺责任心。家长的观念是:农民种地,教师教书;家长管送,教师管教,天经地义,对孩子的表现不管不问。孩子小学毕业或是初中毕业,家长算是完成任务,从不管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

3、 没有竞争意识

处在边远山区的民族区域,还在延续着历史以来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山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只靠古老的传统耕耘,靠口头语言交流,宣传那所谓的“新技术”推广。不知社会生产,更不知世界有多大。人们安于现状的思想,对教育有着极大的影响,用当地人们的话说,就是:“miz lix bux laez daux duez mul binl faix (布依语)”意思是猪儿上树就是违反了常规,意在说那些学不懂的孩子,那是天生的。因此,当孩子没完成作业或是拿不出成绩时,家长们不会采取补救措施,认为别的孩子能有好成绩,也是天生的。于是,甘心落后,久而久之,惰性心理在大人及小孩身上都产生了。遇事不动脑筋,不想办法,不向先进看齐和竞争,这些都是我们长期拖着沉重的翅膀,飞不高、飞不远的原因所在。

二、小学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现状

布依族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她有着自己的语言,有着自己的文化。在布依族聚居的村寨,人们用着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沟通,有的村寨90%的妇女、儿童听不懂汉语。那么少数民族学生学汉语,这和中国人学外语一样,有着同样的困难。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多半是在抽象的氛围中进行,教师付出很多,而学生得到的却很少。学生多半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由于语言上的障碍,部分学生在只准用普通话交流的学校或只听懂汉语的教师面前,只好“有苦难言”了。不少学生进入学校后,因为“听不进”致使学习效果偏差,结果出现少数民族地区老、大、难的问题。特别是低年级,教学更是难以开展。

三、解决之道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双语教学是民族教育的一种形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双语教学不仅局限在农村扫盲,而且逐步发展到学校教育,进入新世纪的这几年中,双语教学在学校教育与农村扫盲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是件难事,那是因为我们有了母语之后再学第二种语言。要理解和掌握新的语言文学,得先译成母语再与大脑储存的信号相应,才能产生思维活动。假如没有母语环境的影响,开始就学习某种语言及其文字,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周折,历史造就事实,我们无法回避,我们只有面对现实因势利导。 双语教学,是我国有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享有本民族语言与汉语进行教学的模式。开展“双语”教学是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一项旨在提高当地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采用“双语”教学能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发掘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保证。

第一,“双语”教学是相对于单一汉语来说的,它是对于从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开始用母语辅助汉语文及其他语文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

第二,开展“双语”教学是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前提条件。实践证明,少数民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字词教学,应重点创设课堂汉语氛围。可这些低年级学生,他们不懂汉语,难以直接用汉语教学,教师只能用布依族母语为中介语言,对常用单音节词进行翻译,使学生理解相关汉语词语意思。所以,开展“双语”教学有助于提高民族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兴趣和能力。

综上所述,开展“双语文”教学是其为必要的,著名的双语教育学家W.F麦凯教授和M.西格思教授指出:就世界范围而言,双语教学是加强各民族相互理解我们所能够做的最有价值的贡献;就国家范而言,这是促进各民族群体和语言少数民族和平共处的重要途径。因此,基于少数民族思维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开展“双语”是必要的教学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