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影像的特点及其在动画中的发展趋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影像的特点及其在动画中的发展趋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动画影像作为一种新的载体形式,不同于传统的文字与绘画艺术形式。能够通过图形的形式来传达和暗示设计者的思想与情感,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设计的主题。本文主要是从动画的影像方面入手,通过对动画影像的相关表现特征的分析,旨在使我们能够对其有个相对深入的了解,同时,又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重点分析了动画影像的未来发展趋势与走向,旨在为提高我国动画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动画;影像;特点;发展

动画影像作为一种文化创意产业,在为大众提供娱乐的同时,也成为一种传递信息的通俗媒介。这无疑符合了人们的需求和文化发展的潮流。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视觉文化变革剧烈的时期,人们开始变得更加迷恋于直观的复制形象的表达。众所周知,动画正是通过影像化的语言的运用来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文学文本的发生过程,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之中,将抽象的内容思想也通过娱乐性的画面直接诉诸人的视觉感受,缩减了人的知觉与文字之间的距离。事实上,这也是使动画有广大的接受群体的原因。本文的写作出发点则是从动画的影像方面入手,通过对动画影像的相关表现特征的分析,旨在使我们能够对其有个相对深入的了解,同时,又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重点分析了动画影像的未来发展趋势与走向,旨在为提高我国动画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动画影像表现的特征

(一)图像性

动画影像是一种新的载体形式,不同于传统的文字与绘画艺术形式。作为一种造型要素,影像直接作用于图形的构成形式,并通过图形的形式来传达和暗示设计者的思想与情感,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设计的主题。魏特海默认为:“只有曲子或图形的整体特征才决定单个乐音或直线的作用,这种赋予整体特征的东西就是形和质,它才使入听懂曲子或认清图形。”[1]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图形影像的组织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影像的整体性需求,将图像内的各视觉形象处理得错落有致,达到和谐的状态,使观者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内心的愉悦。这一点在动画图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创作的过程中,由于动画作品之间存在着风格与目的不同,因此,在其中所运用的构图手法也不尽相同,这也就决定了作品之间在造型样式的多样性风格的存在。但就其整体特点而言,主要表现在在画面的造型上依然讲究其图像的整体性,同时,又注重借鉴美术中的相关构图法则。

(二)叙事性

“叙事即在语言中按一定时序对实在的想象的事件进行直线性的组织。叙事可以指具有叙事结构的话语组织,也可指对话语组织的过程。叙事组织的单元可以是人物、行为、事件和功能,由这些不同的叙事单元可组成不同的叙事关系。动画影像是以叙事方式为核心而形成的结构形态。”由于动画影像综合了多种视听艺术,通过对场景、时间、人物等“瞬间”的捕捉来表现客观真实的主观意象、活动的形象角色和不断变化的场景。动画影像从不同的角度感知、表现形象,就艺术本体这个层面来说,表现为艺术语言的叙事性,直接影响作品语言的艺术深度、力度、视觉张力,形成现代特色的艺术语言。

以作品《功夫熊猫》为例,该作品的影像叙事便是通过视觉效果的表达将故事的历史背景在无形之中得到了有效的转换,从而化解了动画背景故事自身所存在的异时异域的叙事手法,也进一步消解了作品中的地域文化的局限性,使其成为一种通俗化的“国际语言”,得到了人们的赞赏与认可。在该作品中还有一个值得我们加以赞叹的地方便是在中西融化的前提下所创造的造型特点。通过一个个单个画面并结合一些水墨画的独特语言将作品中的蛇、猴、鹤、虎、螳螂、熊猫、乌龟等动物的动作与表情淋漓尽致地塑造了出来。此外,再结合数码技术把熊猫从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变成一个保家卫国的英雄,使观者从中得到极大的视觉享受和情感共鸣。

(三)时空性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观念不但改变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思维定律,而且也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通过对“相对论”的相关理论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时间作为一种存在形式,已经不再仅仅是与空间独立存在的元素之一,而是与第四维度以及三维空间相辅相成地存在。高科技的发展在改变技术手段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意识。使动画的表现形式也变得更加真实、更加具有立体感。也正是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才为时空形式的运用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作为表现手法上自由度最大的传播方式,时空表现形式自由地翱翔于梦幻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的复杂关系之间。设计者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时空的变化手法来表达作品发展变化的整体框架,也可以通过对时空之间的顺序的调整来完成设计目的。影像所展现的故事不再停留于时间在历史未来中的交错,而把虚拟的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交织起来。

(四)运动性

前面已经介绍了动画的叙事性的特点。作为一种叙事性的艺术语言,动画的表达必须要通过延续的时间来完成其叙事功能。影像的运动性,同整部动画作品的叙事方式、美学追求和艺术意蕴,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作为一种不断活动着的绘画形式,动画作品又是通过作品中的每个画面内部的运动以及这些画面在运动中的延续来实现的。在动画创作中,通过创作形象的点与线的结合,形成了一幅幅静态的画面,正是由于其运用性才使动画真正实现了动的特点。值得提出的是,动画中的这一运动性特点不仅包括一般层面上的物理运动,还涵盖了人们心理层面上的运动。事实上,动画创作的关键也正在于对运动的描绘,因此,在动画作品中,导演和设计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来突出运动在其中的表现因素。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在动画作品中,即使是描述静止的对象的时候我们也能够意识到导演通过一系列的物理手法的运用增加了画面的动感,以增强影片的运动性。但是,就多数动画作品而言,运动性的表现更多时候还是与情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二、影像在动画中的发展趋势

新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技术的出现也层出不穷,也为当今的艺术创作拓宽了思路与机遇。就动画的影响表现手段而言,也由于技术的革新与思维的不断发展,呈现出了诸多新的发展趋势,这些趋势都从不同的角度拓宽了动画影像创作的空间。下面就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分别加以阐释与分析。

(一)技术与艺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3DMAX、 FLASH及其他各种专业性技能较强的作品制作软件也开始在动画的创作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无疑是对动画影像制作的一次技术变革。同时,由于这种技能软件的特性决定了动画的创作注定是一种融合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正如安托乃依•杰尔比在其所著《电影的理论》中说过:“影像是一种新的技巧,一个新的表现手段,换言之影像就像油彩、钢筋混凝土一样,是为了把某个印象固定下来,或是为了取得某种效果的一项发明。也就是说,影像本身只是承载艺术观念的一种物质技术方式。”[1]数字技术的发展在丰富了动画影像的同时,也使动画影像的类型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创作风格。这其中也包含了对艺术语言形式的借鉴与运用。总体而言,在创作中无论是油画、版画、水彩、水墨还是其他的艺术形式都可以被运用到动画的表现形式中去,从而在不同的形式上丰富了动画语言。尤其需要值得提出的是,绘画语言形式在动画影像中的运用更是从本质上提升了动画的艺术内涵,使其成为一种介于电影和绘画之间的具有特殊地位的形态类型。高科技的产生使影视的发展有了无限的空间,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技术表现的技能的话,难免会使作品缺乏创作力的现象出现。因此,就动画创作而言,如何处理好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是每一个设计者应该重视的问题。

(二)新媒介与影像

伴随着以信息为主的电子媒介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新媒介在迅速地滋生与成长,使人们亲自感受到了“数字化生存”的现状,其中,不乏以爆炸般的速度疯长者,也使动画影像形态的走向开始转向了数字化领域。在这种媒介状态下,数字已经取代传统的二维界面成为动画影像中的一种新的媒介形式,从而改变了信息传播的视觉发展坐标。也正是由于新媒介的不断运用,所以对视觉影响的形式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就动画的历史时空形式而言,新媒介的产生无疑给动画带来了新的传播领域和传播方式,从而推动了动画影像的发展。随着未来技术的发展,将带来更新型的媒介形式。

(三)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

由传统影像的审美发展到现代社会中广泛存在的数字剧场的实现,这一巨大的变化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在此基础上,不管是动画影像的形式,还是动画影像表现的内容都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当代国际文化的接轨和交流更使得动画影像日新月异。但是从其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尽管文化的交流与经济的发展促使动画影像呈现出了这样一种多样化的局面,但是在其中又不乏一些内在的共性,那就是对各自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再发展。事实上,当我们纵观中西方经典的动画作品时,无论是从作品的情节设置、叙事方法、角色造型上,还是从画面的造型与风格上都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而且这种文化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在时间的积淀与发展之中形成了丰富的创作流派。

新时期,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应用,新媒介已经发展成为了承载动画影像形态的载体。作为一种流行的技术元素,对新媒介的追捧也成了诸多设计师的爱好。但是我们说动画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态,其在社会中的功能与作用并不仅仅是为了愉悦我们的视觉,而是有着文化传承的价值。就这一点而言,是最本质的存在。因此,就现代动画的发展而言,如何能够实现在借鉴数字科技技术的基础上,找到适合本民族文化语言发展以及如何将民族文化的精髓活力与数字的虚拟环境相结合,以适应新时代动画影像发展的需要,最终实现具有地域文化特色而又不失时代感的作品,将成为每一个创作者的研究重点。

三、结 语

动画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语言形式,由于自身的综合性决定了它的开放性,同时也向我们暗示了在动画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动画创作的因素。本文则通过对动画作品中的影像特点的分析,阐释了在不断发展的社会条件下,动画影像发展的新的趋势与走向。对于动画产业人员而言,只有不断地补充学习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的科技成果的同时,又紧紧贴近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文化底蕴,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动画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谷时宇.视像艺术的本体特征性与载体演进[J].当代电影,1995(01).

[2] 高雄杰.影视画面造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3] [法]让•米特里.电影美学与心理学[M].李恒基,杨远婴,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4]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5] 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 郑国恩.影视摄影构图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黄爱民(1976― ),男,湖南武冈人,硕士,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数码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