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形势下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形势下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新形势下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陷入困境的原因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陷入生存危机、发展困境,究其原因,有经济转轨所带来的体制性影响和地方财政投入不足等外部条件,也有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忽视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思进取等内部原因。

(一)政府对高校的投入严重不足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投入教育的经费非常有限,尤其是近几年来,为了实现“两基”,完成“普九”任务,经费投入主要投向了基础教育,真正能投入高校的经费就非常有限。在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对高校的投入仅表现为发放人员工资,学校正常的运转支出也要靠自己解决,至于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所需资金只能自想办法。长期投入不足造成当地高校基建规模小、仪器设备总值小、图书资料缺乏,学校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很多学校的生均建筑面积、生均图书资料等很难达标。

(二)办学规模小,办学层次低,造成整个学校发展基础薄弱

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大都位于大城市内。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远离中心城市,办学规模普遍较小,在校生规模在5000人以下的居多数,办学层次大都局限在专科,少有综合性的本科院校,尤其是师范专科学校几乎全部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较小的办学规模与较低的办学层次,形不成规模优势,在社会上也缺乏良好的美誉度。而高教竞争的加剧,使优势高校的规模进一步膨胀,严重挤压了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的生存空间。小规模、低层次的办学条件只能使它们在一场不同级别的竞争中步步退让。

(三)办学观念落后,专业设置脱离实际,培养出的人才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的需要

由于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信息不畅,思想解放不够,有些高校得过且过,长期沿袭旧有的专业设置,不注重学科建设。在培养模式上粗放经营,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直接造成的恶果是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尤其是不能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造成学生就业困难。反过来,就业的困难再加上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岗人员收入偏低,又进一步影响了学校的生源,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报考外地名牌院校、争取留在外地从事待遇优厚工作的思想,使本地考生也抛弃了当地院校,既使被录取了,宁愿放弃复读,也不愿上本地院校。生源的严重不足,影响了学校的办学效益,使学校的发展资金更加捉襟见肘。

(四)师资队伍建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普遍缺乏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高校发展的人力和知识基础,没有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一个高校的发展就无从谈起。人们常说“有大楼,更要有大师”。而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来说,基础设施差,“大楼”不多,“大师”就显得更加重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教师实际收入普遍偏低,横向对比,在艰苦的条件下,付出了更多的劳动,却没有获得更多的收入,反差明显。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新崛起的一些高校,开出的待遇条件、提供的科研环境非常诱人,造成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大量优秀人才“孔雀东南飞”。流失了大量优秀教师,尤其是流失了大量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后,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就变得非常困难了。

二、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经济

欠发达地区高校生存危机的战略选择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虽然面临诸多困难,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我们不能悲观失望。发展中的困难要靠发展来解决,保持长久、持续、稳定的发展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照搬发达地区高校的发展模式,邯郸学步,亦步亦趋,到头来也只能是贻笑大方。唯一的选择是结合实际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既要保证当前的充分快速发展,又能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现在的发展不损害未来发展的基础,是为未来的大发展做更充分的准备。

(一)正确理解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高校与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保持良性循环,创设和维护良好的地方高校发展环境,合理配置高教资源,使地方高校的发展充满生机活力,实现高校的超前发展、连续发展、协调发展和整体发展。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四个层面

超前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一定阶段上可能出现发展速度差,因此不能简单对应,机械同步。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缓慢前进的过程,而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导作用,决定了当地高校的发展应当适度超前,这样才能提高起点,迎头赶上,才能摆脱滞后发展、断续发展,保持可持续发展。

连续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的发展任务较之其他高校而言,更加艰巨,不是一时的发展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困难,应当具有连续性,把各个“发展阶段”有机地联系起来。这些高校应当制定连续发展战略,不断调整发展的方向,巩固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逐步缩小与其他高校的差距。正确认识发展的长期性和渐近性,急功近利,希望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那只能是昙花一现式的美景,艰苦的努力,连续不断地点滴积累,才能实现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质的变化。

协调发展。高校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社会、自然要素的协调与平衡。就我国当前教育体制而言,高校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地方的其他社会要素。没有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地方高校的发展最终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最终难以保持发展势头。当地高校应密切联系实际,为地方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智力和知识支持,与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新机制。

整体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往往数量少,又被人为地条块分割,造成不应有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整合当地高教资源,在经济发达地区已成为一种趋势。而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这项工作更应抓紧。能整合的要整合,不能整合的搞联合,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在一个小地区形成一个高教产业优势。现在有的一些地方已经作了很好的尝试,高校聚集的大学城也不断出现。独木难成林,只有出现几所具有竞争力的学校,出现一大群优势学科,才能保证一个地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

可持续发展战略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更新办学理念,重构培养目标

陈旧的办学观念是束缚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前进的一大绊脚石,观念不更新,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办学方向不会有质的改变。应深化教学改革,强化质量意识,逐步摈弃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观念,树立全新的终生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新观念,形成教学相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机制,使学生不但掌握精深专业知识,还要通晓广博的社会自然知识,更要学会求知创新。这种复合型创新人才应是所有高校的培养目标,尤其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而言,更要坚定这样一个目标,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把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定位为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二)整合当地高教资源,坚持低成本扩张

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方面教育投入不足,造成高校经费紧张。另一方面,重复建设、资源闲置浪费的现象也十分突出。有的同一地区办学层次相近、专业设置相近、功能相近的学校就有好几所,分散办学,形不成规模优势,教育资源整合就非常有必要。通过资源整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突出重点,形成拳头,就可使高校的规模迅速膨胀,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投入产出比率。但应注意的问题是,资源整合不是盲目地扩大规模,坚持低成本扩张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有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为了扩大规模,提升办学层次,不顾客观实际,盲目合并,给自己背上了沉重的人员和债务包袱,严重影响了今后的发展,虽然看似庞大,却只是一个体弱多病的“虚胖子”,没有发展后劲。整合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专业规模和学生规模决定了学校的规模,适度的规模才能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根据社会需要,调整专业设置

高校是一个加工厂,为社会提供人才产品。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是商品需求产生了商品供给,不是有卖的就有买的,而是有买的才有卖的,不是你能为社会培养什么人才,而是社会需要你培养什么人才。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活动量小,对人才的需求量也相对较小,这样当地的高校更应考虑在地方有限的需求中,需求的是什么专业的人才?符合地方的需要,你培养出的人才才能“销售”出去,不然窝在家中,进行再生产就比较困难了。所以,一定要围绕地方需求设置专业,尤其要设置一些应用型专业和特色专业,由注重规模效益进而转向注重结构效益,建立起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专业结构。

(四)突出特色,建立优势学科

客观条件决定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不可能是个全能型的“选手”,和名牌高校的差距不是一时半载就能消除的。但在学科发展上应该有所侧重,打造一些名牌学科,在单项比赛中就可以向名牌高校叫板,以名牌学科辐射、拉动其他学科,提高整个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名牌学科,需要名师带动。就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造就名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由于自身在经济条件和外部环境方面的劣势,引进高水平人才是非常困难的。西部大开发中,有的地方提出“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口号,这一做法也许是当前我们解决高水平人才匮乏问题的现实出路。

(五)争取政府增加投入的同时,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其对高教的投入不可能在短期大增,高等院校的发展资金还得靠自己解决。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广泛吸纳当地社会闲散资金、外来资金,甚至海外资金,增加自己的办学实力,一些地方高校在这方面已做了很好的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要进一步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把后勤服务推向社会,减轻大学自身的基建负担,同时,加强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和投资,使其可以集中财力用于学校其他建设,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现实发展中的资金困难。

总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虽然在前进中面临着一些现实的困难,但只要制定好长期稳妥、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脚踏实地,长远打算,发展空间还是广阔的,发展前景还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