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解析篇:高质量利用FDI,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解析篇:高质量利用FDI,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FDI这个外商直接投资的英文缩写,近几年来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主要是近年来FDI在我国的增长速度十分快,2006年我国实际利用FDI总量达到630.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一大最具吸引力的国家,并占发展中国家全球外资流入量第一位。外资有利地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提高了我国的就业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使中国成为亚洲地区最具活力的国家之一。但是,在大量涌入中国的同时,外资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问题重重引发矛盾

首先,大量外资流入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国际摩擦增加,并弱化货币政策效应。大量外汇的流入使得国内的外汇供给大于外汇的需求,必然产生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的要求,外资越多,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越大。此外,国内市场上的外汇越多,使得国家投放到市场的人民币也越来越多,大量被动地投放市场的人民币不但削弱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应, 还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

其次,外资投向的结构问题非常突出,体现在外资投向的产业结构不平衡,区域结构不合理。虽然从2006年的数据看这个问题有所减弱,但仍然是大部分投向第二产业,第一第三产业相对较少,特别是投向第一产业最少。同时区域分配失衡,大部分的投资流向中国的东部地区,中西部较少,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投资更少,这加剧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此外,外资资金来源的区域结构不合理,日、韩、美、欧盟等仍然是直接投资的主体,2006年的数据表明,上述这些国家虽然投资有所下降,但是仍然是居于前十位的主要投资国家和地区。

再次,大量外资流入还会导致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过高,并且大量外资的流入会大大增加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上世纪90年代,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国家,在危机发生之前几年都有大规模的外资流入,而引发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就是外资的突然撤离,尤其是短期外资的突然撤离。可见,对外资流入的管理不善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危机。

此外,外方特别是合资方控制关键技术。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观点,跨国公司出于对技术垄断的追求,追求的是如何尽可能地延长产品和技术的生命周期,而并不会主动地转移最先进的技术,以“市场换技术”可以换来比国内较先进的技术,但是换不来真正的核心技术,也换不来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高质利用为根本之途

虽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些负效应,我们仍须坚持引进并充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关键是如何设法化解这种负效应的影响。我们需要在反思的基础上,更深刻地思考如何有效地利用外资,高质量利用外资,以提高我们的利用外资水平,更好更快更稳健的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第一,引导外资流向,调整投资结构,提高引资质量和水平。

目前,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不平衡,服务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资比重偏少,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而且中西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较小,今后,应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注重优化投资结构。

积极引导外商投资于农业。目前,农业利用外资主要以借款为主,外商直接投资很少,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综合优势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应鼓励外商直接投资于农业新技术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引导外资流向高附加值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

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在中西部各省设立研发中心,促进服务、软件、光电子、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结构和竞争力。

最后,加大服务业利用外资力度,提高服务领域特别是在现代服务业领域吸收外资的力度。我国已是利用外资大国,经济总量也排在世界第四位,但是如果服务业竞争力低下,中国很难称之为经济强国;同样,如果服务业外资规模上不去,中国也很难称之为利用外资的强国。服务业是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点,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仅占30%左右,特别是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如金融、保险、电信、商业、贸易、物流等行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远,今后要吸引外资投向我国商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如鼓励外商投资东西部的商业设施等,通过政策引导,提高外商投资质量,优化外商投资结构,促进国内流通产业的升级。

第二,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外商的就投资环境而言:一方面,应加强交通运输、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力度,同时鼓励外资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另一方面,努力改善投资软环境,完善法律体系,严格法律制度的执行,依法保护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强政策的稳定性和透明度,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加强招商引资项目的管理,帮助外商解决在项目审批和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营造有利引资的良好氛围。

第三,积极采用新的引资方式,拓宽引资渠道,提高引资水平。

中国应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积极探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新方式,在继续发展原有投资方式的基础上,实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式的多元化;此外,拓宽引资渠道,充分发挥各种民间组织及企业在引资中的重要作用,建立起招商引资的良性机制。同时,加强对外经济联系,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招商会、博览会等,促进网上招商、招商、委托招商等现代招商手段的应用,不断提高招商水平和效率。

第四,实施以自主创新为基点的科技发展战略。

在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战略中,自主创新置于首位,自主创新,并不是闭关自守搞创新。在世界科技革命飞速发展的时代,完全依靠本国的知识、经验和技术而不借鉴和吸收国外的知识、经验和技术,自主创新只能是事倍功半。同时,自主创新与引进先进技术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也不是对立的,处理得好则可以促进本国的自主创新。因此,我们所说的创新是开放型的自主创新。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就会永远被锁定在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层次,经济和国家安全就会受到极大的威胁, 甚至会成为发达国家的技术殖民地和经济附属国。因此,实施以自主创新为基点的科技发展战略,是我国积极应对当代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追求自立自强发展道路的必然。

第五,逐步取消外商直接投资的非国民待遇。

要求给予国内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时以同等待遇的呼声愈来愈强烈。外商减免税优惠政策对国内企业来说是种不公平的竞争、歧视政策, 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国内企业的税收和竞争负担。政府对于在取消外商直接投资的非国民待遇上应给予重视。对于那些有着污染物转嫁效应的外商投资企业,政府更应该限制其污染的转嫁行为。

第六,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吸收外商投资战略。

加入WTO后, 我国已迅速融入全球经济交流中,一些地区和企业由于存在持续的投资饥渴及特有的发展速度偏好, 可能会不顾环境政策的有关规定而盲目招商引资,这将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进一步的威胁。吸收外商投资战略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 在利用外资与环境保护发生矛盾时, 不应为追求经济上短期、局部的“增长”而牺牲环保。因此, 必须加强对外资企业的环境管理, 进一步调整外商投资领域的产业和地区导向。同时, 应积极鼓励外商在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领域进行投资, 如清洁能源、生态农业、环保产业等领域。

面对fdi的大量流入,我国应正视其带来的负面效应,寻找更好地利用外资的途径,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进行调整,高质量地高效能地利用好外资,最终达到引资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