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唤起受众参与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唤起受众参与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人们更加关注“参与式影像”在中国的发展。肖和罗伯逊将其界定为“一种创造性地利用影像设备,让参与者记录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来生产他们自己的影像的集体活动”。①从参与式影像的概念上来看,它更强调的是一种行为上的参与。但是,当我们在提到“参与”这个名词的时候,是不是只有在传播行为上作为主体的“施动者”才算是“参与”了呢?

受众参与感

在信息传播中,作为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传者与受众无疑都是传播过程的参与者。但受众并不是信息传播的具体操作者,也并不是作为一个主动记录与传播的行为者存在的,在整个传播过程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参与者。

受众的参与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行动上的参与,一种是心灵上的参与。在大众传播试图唤起受众参与的过程中,前面所提到的以具体行动来传播信息的参与式影像明显还是少数行为,所以受众参与感的唤起更多要依靠心灵上的共鸣,从某种角度上“感同身受”能够概括这种情感。

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曾提出 “共同经验范围”这一重要概念。在施拉姆看来,只有当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双方具有共有的经验,信息的有效传播才能得以实现。施拉姆强调“共同感兴趣的符号和经验”,提出两个“同”,符号的同和经验的同。②符号更多代表形式,经验更多代表内容。

在传播过程中,内容往往在推动情感方面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媒介想获取受众的注意力,引发受众心灵上的参与感,寻找和受众具备相似经验的内容题材非常重要。

集体记忆:共同经验的一种表现形式

人类在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共同经验区越大,交往就越顺利。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具备个性的个体,人们之间的共同经验区也就种类繁多,纷繁复杂。对于大众传播来说,虽然已经逐渐对受众进行了细分,但对细分后的受众还是要寻找特定的共同经验来促进有效传播。把握集体记忆对受众的重要性,对大众传播寻找共同经验范围大有益处。

集体记忆又称为“群体记忆”,这一概念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在《记忆的社会性结构》一文中首次提出,将其定义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保证集体记忆传承的条件是社会交往及群体意识需要提取该记忆的延续性。”③集体记忆的产生源于人类的社会性,在社会中生存的个体必然会受到社会意识的影响。大众传播其实早就意识到了集体记忆对于传播的有效作用。

消费行为:唤起受众参与感的直接结果

最贴近受众的传播内容是受众曾经经历的和正在经历的事情,或者曾经引发过受众情感释放的物件。人都喜欢回忆过去,这种怀旧的喜好,经常会引发人们的一些行为。在大众传播领域,利用共同经验范围,利用集体记忆所引发的受众心理参与感,能推动受众的媒介消费行为。传媒与受众的互动有时候也通过相同的经验来寻求共性和交流。如果遭遇问题,并且这一问题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这类题材就具备了和受众进行沟通的前提。受众选择收视此类节目,其实是通过经验的共享来获取满足,通过心理上的置入感来获取认同。

传媒在寻找受众共同经验区上的努力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受众来说,他们的共同经验区各有不同。成长在不同时代的人,他们的集体记忆也不尽相同。媒介已经意识到唤起受众参与感的重要性,所以在传播内容上也多有开拓,尽量贴近受众的生活和经历。共同经验范围在不同的地方也会出现分层,地方媒体想要利用它做文章的话,就只能以小部分地方受众的共同经验作为出发点。

在大众传播媒介的链条中,地方媒体尤其是县级媒体,资金紧缺,影响力不足,县级电视台自办栏目面临的生存障碍很大。地方传播媒介要办得富有特色、能够吸引受众,就更加需要受众的心理认同感。所以,从小处着手,从所面对的地方受众找寻他们的共同经验区,贴近地方受众曾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经历,才能唤醒他们的心理参与感,才能获取他们的收视认可。

总之,寻找共同经验范围,唤起受众的心理参与感,不可避免地要找寻与受众相似的经历和记忆。如何寻找与受众的共同经验范围,找到之后又如何利用这个内容来传播新的观点,是传媒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注释:

①韩鸿:《参与式影像与参与式传播——发展传播视野中的中国参与式影像研究》,《新闻大学》,2007年第4期

②张景云 高贵武:《心理距离的传播学溯源》,《现代传播》,2011年第3期

③【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 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单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