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园艺专业的《植物及植物生理》教学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园艺专业的《植物及植物生理》教学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化,人们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教学模式将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园艺专业的植物植物生理》的教学也不例外。作为园林专业学生进入专业学的必修课程——《植物及植物生理》,进一步探讨其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意义重大。本文主要是对园艺专业的《植物及植物生理》教学现状进行相关阐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园艺专业;植物及植物生理;教学策略

重视《植物及植物生理》这一门课程的教学,根据园艺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逐步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对园艺专业《植物及植物生理》教学的探讨:

1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植物及植物生理》教学中,必须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将传授系统知识为主要目的教学观念,必须实现从学科本位到能力本位的改变,并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新观念为课堂改革的动力。同时,要改变以考试检查作为学习目的的旧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引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向学生阐明其教学理念以及教育思想,要从突出能力培养和个人学习出发来制定教学目标;其次,要从社会角度和社会责任出发,阐述《植物及植物生理学》这门课程对于园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重要性,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全面认识;再次,介绍教学管理方式、实验室开放制度、社会实践活动等,以充分发挥学生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从多角度、多层次来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改革教学内容

调查显示,一直以来我国对园艺专业学生的教学往往是在不开设植物生物化学的情况下学习植物生理学,从而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植物及植物生理学》这门课程的难度。因此,这就要求相关教育工作者不断改革教学内容,要以植物生理学为主体,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物化学内容,实现知识相互补充。与此同时, 加强适用性教学,精简理论知识内容, 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因为,《植物及植物生理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是很强的,过分地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实践技能的培训将会使课程教学陷入畸形发展模式,难以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有机物质在植物体内运输时,可以适当地增加四大类有机物质代谢的内容;分析植物的矿质营养与农作物的施肥技术,农作物的合理密植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理想株型育种相关知识;植物的发育、生长、生殖、衰老与水稻光敏感核不育育种,植物的逆境生理与环境保护和绿色食品的生产等有机地相连接,使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切实地提高园艺专业学生的技能。

3 改变教学评价模式

闭卷考试的教学评价模式长期以来都在我国教学评价中占有重要作用,这种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由于具有知识性特点,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不能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但其最终也成了学科体系的传统标志。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尽管每个学校都在努力增加实验实习学时数,加强实践性教学,并制定与学校发展相一致的评价体系,但这些收效甚微,终究未能从根本上扭转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局面。因此,这就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注重教学评价模式的运用,将评价《植物及植物生理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并引入能力教学模式,将技能考核作为教学评价方式,又显然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具有强烈的技能性特点,更适合于园艺专业教育的发展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要切实地将技能考核列入评价体系,并将评价体系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个等级级,同时,将“良好”等级视为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共同认可的期望成绩,也是教师在教学规划中的目标。以技能作为考核重点的评价体系主要有如下优点:①顺应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②考核具有较强的岗位能力特点,以技能培养为出发点;③组织教学灵活, 程序性强、时效性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专业技能人才缺口逐步增大。因此,在园艺专业的《植物及植物生理》教学中,必须以社会的需求为动力,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以便于更好的顺应社会发展对园艺专业人才的需求,才能切实地提高园艺专业的《植物及植物生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江月玲.植物生理实验课教学的改革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2)

2 李新宇.植物生理实验目标细化教学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