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胡贤强:透过帆船看世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胡贤强:透过帆船看世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遇伯乐

胡贤强,1983年3月13日出生于山东青岛,原本是山东胶南体校练习短跨的一名普通学生,但一次偶然的机遇让他与帆船结下了不解之缘。1996年冬,现在的海大49人级帆船队教练韦兴学和体能教练一起到胶南体校挑选帆船队员,看中了当时身高181cm,身体素质很不错的胡贤强,当场拍板把胡贤强调入山东省帆船队一队。1997年开始,胡贤强开始师从兰川军在青岛航海运动学校练习航海的基本功。两年后,即1999年,胡贤强被调入山东省帆船队一队,艰苦的职业生涯正式开始。

被选入帆船队时胡贤强只有14岁,当时帆船这一项目在中国并不普及,属于新兴项目。虽然对帆船不了解,但由于从小在海边长大,耳濡目染中对大海有一种很特别的感情,接触到帆船后更是觉得它是一种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的运动。在被问及父母是否反对他进帆船队时,胡贤强说道:“得知我被选入帆船队,父母虽然担心我影响学习,也怕我太辛苦,但并未特别反对,反而认为男孩子应该吃点苦,锻炼一下。父亲对我说:‘男人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一旦选择了就一定要做好。’这句话一直记在我心里。这几年,虽然也有遇到过辛苦和沮丧,但只要一想起这句话,我就会精力充沛地继续走下去。我为我的职业感到自豪。”

对于初接触帆船时枯燥的训练课程,胡贤强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帆船是一项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运动,相对而言技巧占的比重更大一些,但技巧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时间来慢慢积累。而天气状况不好时需要有极好的体力、耐力和毅力,因此刚接触帆船训练时,教练主要安排了耐力、柔韧度、技巧等方面的训练。这些训练项目并不累,相反有时候还挺好玩,练起来积极性很强。之后更注重体能和技巧的训练。”

而对于启蒙教练韦兴学,胡贤强则如此评价:“韦教练是帆船界一位知名教练,对我的帮助很大。他的性格很随和,也很幽默,很容易和年轻人打成一片。他常常和我们聊天,关心我们的身体、训练状况和生活。他制定的训练计划变幻无穷,很有意思,我们做起来并不会觉得枯燥,就像在玩游戏,很快就做好了,而且做得很好。”

搭挡李非

在山东省帆船队时,胡贤强与一生的搭挡李非相遇。李非比他稍微大一点,接触帆船比较早,12岁就开始在青岛航海运动学校练OP级帆船了,也参加过一些比赛,比如1995年8月16日在厦门举行的全国oP级帆船锦标赛、1997年在上海举行的全国运动会等。2000年,李非进入了省帆船队,和胡贤强一起在教练纪玉盛的指导下搭挡练习470级项目,这一搭挡就到现在了。谈及与李非的合作,胡贤强的语气中满是回忆的温馨:“自从合作以来,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住在同一个房间。他生活上有点懒,但对船只、训练和比赛都非常严格,也很严谨。十几年来,我们一起生活训练,一起分享喜怒哀乐,胜利时互相击掌庆贺,不知不觉培养出异常的默契。他不仅是一名好舵手,也是很好的朋友。”

49人级帆船

2006年2月,胡贤强进入国家集训队,在教练韦兴学的指导下改练49人级帆船,备战2008年奥运会帆船赛。由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本土举行,国家体育总局要求所有项目必须参与,而奥运会每个级别只能有一条船参赛,所以临时决定胡贤强和李非二人改练49人级帆船。短短两年时间,他们从一无所知到能参加比赛,其中经历了众多艰辛。虽然当时49人级帆船在国内属于新兴项目,但在国际上却已经是一个重要的赛事级别了。2006年7月9日,中国海洋大学2008奥帆赛49人级帆船队在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正式成立并下水试航。

49人级帆船属于双人操纵的新生代高速帆船,是在悉尼18英尺级帆船的基础上开发的项目,在2000悉尼奥运会被首次列入奥运会项目。49人级帆船以其速度快、船身小、翻船率高的特点,一向被认为是难度最大的帆船竞赛项目之一。它船体修长,而帆面积较大,三面帆加起来差不多有52个平方,因此它的船速很快,最高航速可达25节(每小时46公里),素有“海上F1”之称。另外,它的平稳性差,虽然对风向的要求和其他级别差不多,但海浪却不能太大,否则很容易翻船。它的难点在于不易操控,由于船体较窄,而且瘦长,帆的面积较大,因此稳定性差,跑起来容易倾斜,需要舵手和缭手站立在船上,用身体来压住船身前行。船体两舷各有一个伸出来的侧支架,以便运动员获得更大的压舷力距,比赛时运动员站在支架上,把支架压稳压平才能出速度。这项运动要求运动员有娴熟的操作技巧、强健的体魄和勇敢无畏的精神。

胡贤强在此期间担任缭手。缭手在49人级帆船中是非常重要的位置,最主要的任务是反馈信息,将海面上的一切信息及时告诉舵手,以方便舵手及时制定出航线和战术。另外,缭手还要负责控制船的平衡,操纵前帆和球帆,在迎风时还要控制主帆,这在其他级别中是没有的(其他级别不管什么情况下主帆都是舵手来控制的)。不过,这种船在海面跑起来很具观赏性。韦教练曾经这样说过:“起航线位置船像鱼儿一样鱼贯而出,很是好看。”另外,观赏船只顺风转向的成功率、绕标和球帆升落的情况也很有意思。顺风时,风帆全部被风吹起,不飘帆才可以保持直线运行。49人级是唯一透明的船型,彩色的帆局部透明,很具有观赏性。

遭遇难题

胡贤强和李非在默契程度上没问题,但陌生的器材和技术都需要重新摸索。在刚拿到49人级帆船时,他们手头没有任何资料,甚至这样的船连见都没见过,手里只有一张光碟。从未接触过这种船的胡贤强和李非甚至不知道怎样才能把船安装起来,费了好多天才把各个零部件琢磨清楚。经过四五个月的准备,帆船第一天下水时,出去不到50米就开始连续翻船,桅杆很容易插在沙子里被折断。接下来的几次训练,也均以翻船告终。第一个月训练时,一天4小时的训练能翻四五次,操控不慎撞到侧支索或者翻船时砸到船体上很容易受伤,他们吃了不少苦头。

对这个新事物的无知而产生的沉重感,深深地压在了大家的心头。除了对船只的操控比较陌生,缺乏技巧外,经济来源是困扰他们的另一大难题。由于49人级帆船属高消费运动,需要投入价值不菲的设备,所有的帆船及配件都要进口,一条船带帆接近30万人民币,一根桅杆就3万多元。由于队员初学乍练,半年就弄坏了两根桅杆,大家都很心疼。后来反复琢磨,就在桅杆上绑了一个塑料球,临时解决了问题。队员参加世锦赛,仅帆船的运费就要4万元人民币。开始接触49人级帆船时他们只能使用陈旧的二手船训练,在法国和葡萄牙两站比赛都是租船比赛,直到墨尔本世锦赛前才买下了属于自己的专用船。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参加世锦赛时,为了节省经费,胡贤强和李非

与随行人员一起挤在狭仄的房车里休息,并自理伙食。然而,目标还在,激情也还在,即使“一穷二白”,也要努力争取。

备战奥运

中国海洋大学49人级帆船队成立不久,便迎来了他们的第一场国际赛事一一“好运北京”2006青岛国际帆船测试赛,这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帆船赛,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第一个测试赛。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468名选手,包括中国国家队在内,都抱着了解场地、了解对手、找差距的态度来参赛。如此盛大而重要的比赛,对于海大49人级帆船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积累经验的好机会。胡贤强在紧张之余,更多的是兴奋。他第一次看到了国外49人级运动员的起航、占位、航行操作等技术战术。虽然这次参赛成绩并不理想,在所有参赛队中排在最后几位,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士气,反而更激发了他的训练热情和对今后比赛的期待。

棋逢对手

2007年4月,李非和胡贤强征战法国依尔,参加2007年法国依尔国际帆船周公开赛。这是年轻的队伍组建两年来首次代表国家赴外征战,同时代表国家参加此次比赛的还有来自福建的正新49人级帆船队。这次国家安排两队同时亮相国际赛场,一方面是锻炼队伍,更重要的是从两队中选拔出一支参加6月份在葡萄牙举行的世界帆船锦标赛和8月份在青岛举行的2008奥运会帆船测试赛。

福建队在设备水平和资金支持上要远远超过海大49人队。比赛第一天,海大队取得第19名,福建队取得第33名,初战告捷。但在接下来两天的比赛中,队员们由于比赛经验不足,接连失利,被福建队反超20多分的名次分。这一结果,使大家感觉到了较重的压力。不过,大家并未因此灰心,静下心来仔细地分析了三天来的比赛形势和自身的利弊,制定出了此后的比赛策略。最终,海大49人级帆船队以名列74个参赛队伍中第56位、领先福建队11个名次的成绩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一胜利大大地增强了胡贤强和所在船队的信心和力量,因为这意味着他又向取得奥运参赛资格迈近了一大步。

经历了法国伊尔国际赛场的历练后,胡贤强的战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接下来代表国家出征2007年葡萄牙世界锦标赛和2008年澳大利亚世界锦标赛的两场比赛中,胡贤强所在的49人级帆船队再次战胜了同场竞技的福建正新队,为最终入选奥运军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10余场的国内外赛事后,海大49人级帆船队在竞赛中保持全胜。不过最终由哪个队伍代表国家参加2008年奥运会帆船赛,国家还制定了更为详细而严格的评定标准,只有完全符合这些标准,才能取得奥运会参赛资格。从当时的成绩看,海大2007和2008年世锦赛成绩分别以33.16:34.54和41.59:45胜出(采用低分制计分,分数越低,成绩越好),总分领先福建队4.79分。而在规则考试和全国教练委员会计分两个环节,海大队却输给了福建队,至此,两队比分为84.75:84.54。于是,最后那占5%的领导小组打分便成了这支饱经风霜的船队命运的终审书。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艰难的等待,海大最终以10比6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胡贤强所在的49人级帆船队艰难地获得了奥运会的入场券。

奥运表现

奥帆赛因名额限制,教练韦兴学没能报上名,只得由另一位教练王莹领队。对此,胡贤强和李非都很难过。中国队入住奥运村后,刚安排妥当,他们俩就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主教练表示问候。“能参加奥运会,离不开韦教练的培养,我们一定会用成绩来报答他。”胡贤强说道。对于能否在奥帆赛上取得好名次,胡贤强抱着一颗平常心:“参加奥帆赛之前,我们就知道自己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我们珍惜每一次比赛机会,奥运会对我们既是比赛,也是学习。”在奥帆赛告别赛中,胡贤强/李非交出了参加奥帆赛以来的最好成绩:第十四、第十八和第九。作为新手,在与国外选手差距非常大的情况下仍然不甘落后,努力拼博,在比赛期间一点点累积知识和经验,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对于胡贤强来说,重要的不是比赛结果,而是通过帆船这项运动,去了解更多的文化,去认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一点点摸索,一点点进步,胡贤强在学习中不断成长,迎向更绚烂的帆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