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怎样看待资源类商品价格波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怎样看待资源类商品价格波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面对近年来国际原油、铜等资源商品价格持续暴涨,近日多位国内期货专家学者指出:全球商品已经进入重新定价、资产价格重估时代,一些资源型商品价格已经不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

田源:全球商品重新定价

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田源指出,全球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全球商品开始重新定价、资产价格重估。最近一段时间,全球有色金属价格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迄今看不到头的牛市,全球商品价格狂涨、超常规上涨,这意味着以美元贬值为主推动力、以多国崛起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全球化市场到来。

世界各国在这次涨价之前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把资产换成美元;但是现在进入了美元换资产的时代。现在美元地位发生了根本动摇,美元弱势和贬值是一个不可见底的过程。近年来大家都看到了中国崛起,但中国崛起只是一组崛起国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个,俄罗斯、巴西、印度、阿根廷等其他国家经济也保持了5%以上增长。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之后,就出现了全球定价、价值重估问题。

中国人在此次铜价格上涨中赚钱的比较少,在中期客户里面跨国公司客户这次普遍都赚钱了,而且赚得比较多。他们是持续持有铜,随着价格从2万到3万再到5万。他们不怕下跌风险,主要是因为他们对全球经济比我们的专家心里更加有底。

廖英敏:价格不完全由供求决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期货证券研究室主任廖英敏表示,当前全球期货市场发展迅速,交易量年增长大约在30%以上。经济全球化带动了金融全球化,为期货市场提供了良好发展环境。初步估计,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年增长大约在3%左右,世界贸易年增长大约在5%左右,资本流动年增长率大约在20%以上。近几年期货市场使经济强国成为定价中心,成为掠夺其他国家财富的主要形式。一些经济大国期货市场非常发达,作为全球性定价中心,这些国家制定商品交易规则,成为最大受益者。

近几年来美国过大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促使美元大幅贬值;而且美国大量发行货币,导致全球储蓄供大于求,国际游资非常多,大量流向了资源型商品市场,这就冲击了国际金融市场。最近石油、铜、黄金等价格飞速上涨,因为这些流资进入了期货市场。2005年上半年,美国期货市场交易量提高了35%,能源交易量提高了31.6%,有色金属交易提高了18.3%,这是由大量资金涌向资源型商品市场的结果。这些投资基金进入商品期货市场,改变了这些商品价格的形成机制。由于大量投机资金介入,一些资源型商品价格已经不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投机基金利用一切可利用信息进行价格炒作。

常清:企业要利用“主场”套保

“中国企业应该充分利用本土期货市场优势进行套期保值”,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常清如此表示。他指出,在中国期货市场上,中国投资者、机构有必然优势。就像踢足球一样,中国球员到美国以后,时差还没倒过来就被人家踢进球了。同时,只有中国期货市场才能正确反映国内远期信息,政府也才能获取正确的宏观调控信息。

但是,中国期货市场发展严重滞后。由于前几年国内没有上市豆油期货,香港上市公司中盛粮油被迫到美国芝加哥期货市场(CBOT)进行套期保值。但CBOT更多地是反映了国际市场情况,这与国内市场情况不尽相同。因此造成企业套保失败,出现亏损。此外,前几年的株冶事件及前期沸沸扬扬的国储铜事件,都是因在海外市场套保而被国际基金“狩猎”造成巨亏,教训惨痛。

常清认为,大力发展我国期货市场已经是迫在眉睫。中国期货市场发展滞后,企业受不了,政府也难受。对比我国有期货和没有期货的产业,其竞争力大不一样。如我国石油和有色行业,有色产业自从引入期货之后,整个产业竞争力和风险管理能力都非常强;而石油产业竞争力却较差,他们被迫把部分市场风险转嫁给老百姓。我国三大石油垄断企业只是在国内才有话语权,但在国际市场上却没有定价话语权。其中重要原因是中国没有石油期货,产业竞争力低。同样,中国是全世界能源原材料包括铁矿石的最大买家,但我们却没有定价话语权,这与中国没有建立高度发达的期货市场不无关系。

高扬:商品牛市暴露中国财富黑洞

北京工商大学高扬博士认为,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加工中心,但在表面繁荣背后却隐藏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中国资源短缺问题。主要资源产品如原油、铜、铝、铁矿石等,中国在这些产品的贸易方面,对外依存度基本在40%以上,铜对外依存度更高达80%以上,已经达到严重短缺情况。而且中国目前处在非常尴尬的境地:一旦卖东西,价格总是低;一旦买东西,价格总是要涨。如与2001年相比,原油、铜价格涨幅高达5~6倍;中国稀土出口量增长10倍,但价格不断被压低,压低幅度达64%。

这种价格变化,直接导致中国微观企业利润大幅度下降。如果大部分企业都亏损,这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很严重。因为企业亏损将会把经营风险转移到银行,可能变成银行的呆账、坏账。国际上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可能会导致中国整个金融体系更加脆弱,出现输入型金融危机。而一些大型跨国投资公司以及资源型跨国公司,他们通过资金力量操作期货市场,再去影响现货市场,从而使中国的财富被白白蒸发掉,这是中国面临的非常严峻的问题。

这种价格风险并不仅仅是微观企业可以防范的,而是需要国家从战略性高度发展中国期货市场。使它成为大宗商品国际定价至少是亚洲定价中心,使期货市场成为应对发达国家没有硝烟战争的一种利器,尽可能避免非常可惜的财富流失现象。

吴晓求:资源和财富金融化是大趋势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教授指出,随着全球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发展,人们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那些不可循环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稀缺性越来越明显。从该意义上说,石油也好,矿藏、原材料也好,它们价格的上涨,应该说是一个趋势。

但上涨是否完全由经济规模的扩大引发?也不完全是。比如黄金,现在仍被认为是一个国家用于国际支付和储备财富的形式。但黄金的上涨是否真实地代表这样一种资源的价值,也不尽然。当然作为财富的大规模储备,显而易见会引起价格的大幅上涨;如果只是经济活动引发对黄金的需求,应该说并不足以引发如此疯狂的涨势。

我认为,资源的涨价是两种因素交织的结果:一方面因为经济规模扩大,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引发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应该说也是全球性金融活动或者全球金融活动投机性的一种标志。

现在,全球金融活动非常频繁,再加上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源、财富金融化,人们都在追求一种金融化的财富,人们选择金融产品的机会多了,投资的机会多了。这也是一个趋势。

作为中国应该努力使金融市场应与制造业相匹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的国际分工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突出之处就是制造业正在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低成本国家转移。这是比较成本基础上产业转移的一种必然。在这种产业的结构性转移过程中,一些发达国家正在进行产业升级,包括金融业在内的服务业以及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成为其主导产业。正是从这个意义说,发达国家一般都有发达的金融业、发达的金融市场。

我们在不断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同时,要特别关注金融业的发展,要不断培养与产业相匹配的金融市场。我们必须保证实体经济与金融业(金融市场)两翼平衡发展。要更加注意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业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