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回”声与“温”热之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回”声与“温”热之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声现象和热现象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一种物理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声现象和热现象在教材中所占篇幅较少,但中考试卷中必出现,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考查内容为“了解”“知道”等级,知识点分布比较广.在中考中主要涉及生产、生活实际应用问题及探究实验.如何行之有效地复习好这两章内容,下面提几点建议:

策略一 理清知识脉络,做到成竹在胸

声、热现象涉及知识相对比较零散,要更加有效地把握整体内容,复习时应先建构知识网络,理清知识脉络,做到成竹在胸.那么如何构建知识网络呢?首先是全面理解各知识点,然后要把一个知识点分解成若干个小的知识点,对这些知识点分别加以分析,多方位理解,掌握细节,这样一来就可以由总到分地形成一张网络.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对整体知识的各个小的知识点有了比较细致的了解之后,再从分到总综合起来考虑,又可以形成另外一种网络.(附:声现象、热现象知识网络如图1所示.)

策略二 关注课本实验,学会举一反三

声、热现象中,很多结论都是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归纳得到的,我们不仅要记住结论,还要熟悉有哪些典型实验,有什么现象,关注这些实验结论的得出运用了哪些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在教材中声、热现象两个章节的内容可以变成试题的内容也非常丰富,纵观历年来的中考试卷,不难发现很多声、热现象的实验题大多源自于课本,所以在复习时应重视课本中的小实验、小制作.

例1 (2012·盐城)如图2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

发出声音,用的力越大,塑料尺的

越大,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 发生改变.

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响度和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1)用小力拨时塑料尺振动幅度小,响度小;用大力拨时塑料尺振动幅度大,响度大.(2)保持塑料尺的振动幅度不变,塑料尺伸出长,振动慢,音调低;塑料尺伸出短,振动快,音调高.答案为:振动;振幅;音调.

点评 此题考查了声音产生的条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是一道声学综合题,它就是由课本实验直接演变而来.

例2 (2011·南通)如图3所示,下列探究声音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

分析 A实验是运用理想实验法来探究声音传播条件的,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铃声的响度不断减小,由此进行合理推理可以得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B实验是运用转换法来探究声能的,室内收音机放音时,喇叭前方烛焰摇晃,表明烛焰获得了声波传递过来的能量,声音具有能量;C实验能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手指蘸水摩擦杯口时,改变注入杯中水量,杯和水振动的频率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改变,表明声音音调的高低与振动的频率有关;D实验能用来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鼓面的振幅不同,鼓声的响度不同,表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其中C、D两个实验均运用了比较法.应选C.

点评 此题中的四个实验都源自于课本综合考查了声学的知识,对于这类题目,要结合相关的声学概念进行分析处理.

例3 (2012·南宁)如图4所示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

(1) 图4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图4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

(2) 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4丙所示.有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

(3) 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或“不变”或“降低”).

(4) 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分析 1. 在进行温度计的读数时注意温度计的分度值,从图中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当时的温度为96℃. 2. 需要掌握沸腾时和沸腾前的现象: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到水面消失.A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 3. 掌握水沸腾时的特点: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从图象可以看出水在沸腾过程中保持98℃不变,所以沸点为98℃.四、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答案为: (1) 96;A (2) 98 (3) 吸收;不变 (4) 液化

点评 此题考查了沸腾时和沸腾前的现象,从现象上看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而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同时考查了水沸腾过程中的特点及温度计的读法及水沸腾时的特点.

综上所述,在复习时,要回归课本,关注课本实验,要对课本实验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举一反三.

策略三 关注生活现象,做到学以致用

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物理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科学技术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课标中对于声、热现象就要求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循环现象,所以在历年的中考中声现象、热现象试题常常会以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及一些科学技术作为试题的背景资料来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掌握的情况及应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现象的能力.

例4 (2012·岳阳)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如图5所示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对照图示分析污水被净化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升华液化 B. 液化汽化

C. 熔化液化 D. 汽化液化

分析 在判断是哪一种物态变化时,主要看变化前后的状态.污水杯中的水(液态)经过太阳光照射,变成水蒸气(气态),又在塑料膜上放热,液化成小水滴(液态).所以经历了先汽化又液化的过程.正确答案选D.

点评 该题把物态变化这个知识点融进新颖活泼的生活背景中,同学们在读题时应学会迅速地从背景中找出有用信息.

例5 (2012·吉林)如图6所示,小明盛热汤时,戴的眼镜马上变得雾蒙蒙的,什么都看不清了,这是因为水先 成水蒸气,又遇冷 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

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对物态变化的认识,要正确判断物态变化过程,首先要弄清水是以怎样的物态形式出现,结合液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和汽化是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判断出正确选项.盛热汤时,水受热变成水蒸气,这是汽化.同时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使眼镜变得模糊.答案:汽化;液化.

点评 该题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问题背景,但是落脚点还是考查基础知识.解决这类问题时,需要同学在新的情境中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句.

总之,在复习声、热现象时,我们首先要对本章节的知识做详细的梳理,建立知识网络;其次,应高度重视课本,让课本的“旧”题“新”做,从不同角度来加深对实验及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并做到学以致用.(责任编辑: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