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述尺胫针与腕踝针的区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述尺胫针与腕踝针的区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尺胫针疗法是张卫华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并研制出的一种新针疗法,其针刺部位是在尺部(腕关节—肘关节之间之皮部)或胫部(踝关节—膝关节之间之皮部)相应皮部区带内,用毫针皮下针刺尺胫皮部来治疗疾病的新方法[1];腕踝针疗法是张心曙教授20世纪70年现并应用于临床的,采用毫针皮下针刺手腕或足踝部之相应进针点以治疗疾病的方法[2]。

尺胫针与腕踝针均以人体前后正中线为界,将人体划分成左侧与右侧,以横膈为界,将人体划分为上下两段,即将人体划分为左上、左下和右上、右下四部分,四部分每一部分有病,均取其上、下肢相应区域的皮下浅刺治疗,治疗的病种均以躯体疼痛疾病为主,均具有起效迅速、操作简便、安全的特点。但两者治疗方法在具体区域划分、进针部位、进针数量、行针与针刺感应、临床疗效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性,本文就其区别加以论述,不妥之处敬请同道指正。

1 区域划分

尺胫针根据四分法及十二皮部的分布,将人体十二经脉所过的部位(督脉隶属于膀胱,任脉隶属于肾经)划分成十二皮部区带。即以四分法将人体整体分为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四个部分,再根据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将四个部分细分为十二皮部区带,这十二区带所属的脏腑组织器官分别对应在尺部和胫部的十二皮部区带上;而腕踝针则将人体体表划分为6个纵行区和上下两段。

2 进针部位

尺胫针是在尺部或胫部之皮部区带内进针,就具体部位来说,十二经脉各有所属和所布,当某一条经脉分布范围内及所属的脏腑组织器官发生病变时,即取相应之尺部或胫部皮部区带内刺激任何点(同一水平面或不同水平面)均可,其效相同;而腕踝针则在腕部绕内关穴一圈和踝部绕三阴交一圈的水平面上,上下各有6对进针点,进针部位固定。

3 进针数量

尺胫针针刺数量少则一针,多则十数针,可在同一水平面,也可以在不同的水平面多针刺,针刺的数量不是以医者的主观来决定,也不是以患者的要求为依据,而是以患者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为标准;而腕踝针则在相应进针点一般只针刺1针。

4 行针与针刺感应

尺胫针疗法则是在进针后施以相应的行针手法,使针刺局部产生微胀感,这种为微胀感即我们常说的“得气”,此“得气”弱于体针的“如鱼吞勾”状,这种微胀感即为疼痛患者的最适刺激量,故临床疗效较好。尺胫针疗法的行针手法有四种分别是:①上抬下压法:右手食指置于毫针与皮肤间,拇食二指捏持针柄,向上抬25°~30°,再下压恢复,一上一下为1次;②左右摆动法:拇食二指捏持针柄两侧,左右摆动各2~30°,一左一右为1次;③左右捻转法:分别向左、向右捻转180~270°,一左一右为1次;④环转法:右手拇食二指夹持针尾,上抬后分别按顺、逆时针方向各环转1圈约360°为1次,四种手法各行6次;而腕踝针要求进针后患者无任何感觉,留针期间不行针。

5 临床疗效

张氏[3]应用尺胫针与腕踝针观察临床100例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其在疗效、起效时间、痊愈时间有显著的差异;经治疗急、慢性者后的总有效率尺胫针组分别是97.8%和98.1%,而腕踝针组则是81.8%和80.0%,不论是急性还是慢性者的总有效率,尺胫针组均优于腕踝针组;针刺5分钟和首次治疗急、慢性者后见效者尺胫针组分别达97.8%和83.3%,而腕踝针组则为63.6%和53.3%,两种疗法均有即时效应和随后效应,而尺胫针较腕踝针优;对急、慢性者的痊愈时间尺胫针组分别是5.4天和15.4天,而腕踝针组则是6.6天和18.6天,尺胫针组较腕踝针组缩短1.2天和3.2天。说明尺胫针是临床治疗躯体疼痛的较佳方法。

综上所述,尺胫针与腕踝针在分界、刺激方法、治疗疾病方面有诸多相同之处,但亦有不同。尺胫针在区域划分、刺激点的选取、针刺数量的多少方面更为简便、容易、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并且尺胫针与腕踝针最大的区别在于行针手法和“得气”,这种增大尺胫针刺激量的方法或许正是加强镇痛的主要因素,具体细节还需我们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不过尺胫针在临床疗效、起效时间、痊愈时间方面均有较明显的优势,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的。

参考文献

[1]张卫华,李芳琴.尺胫针疗法探析(J).陕西中医,2012,33(2):224~226.

[2]张心曙.实用腕踝针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张卫华,李芳琴.尺胫针疗法治疗软组织损伤100例(J).陕西中医,2012,33(3):338~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