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健杨苗木培育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介绍健杨苗木培育技术,包括建立采穗圃、选地整地、培育壮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对进一步做好造林绿化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与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健杨;苗木培育;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763.7;S792.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4-0182-01
1 建立采穗圃
用一年生萌根或插穗(长度18~20 cm,粗1.0~1.5 cm),以株行距70 cm×70 cm栽根或插条。定植后,及时灌水。当幼芽长到10~12 cm时,进行栽芽。第1年选2~3个壮条留下,其余抹去,第2年选留6~7个,第3年选留8~12个,第4年选留15~20个,第5年后保持20个左右。根据母桩生育情况,可进行平茬复壮。一般栽培7~8年后,在“小雪”后刨掉根桩,促使健杨在地表处重新萌芽[1]。
2 选地整地
育苗地应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或轻黏壤土,土层厚度在60 cm以上,pH值为6.5~7.5。在秋后起苗或收割后至土地封冻前进行秋翻,深度为22~28 cm,翻后及时平整和镇压。春季进行浅耕,深度为15~18 cm,而后及时耙压,分段平整土地,清除杂草、树根和石块等。施肥与翻地结合进行,施堆肥75 t/hm2,秋、春季分2次施入[2]。
3 培育壮苗
3.1 插条繁殖
插条质量和规格常对苗木质量和产量影响很大。大树上1~2年的枝条,可以作为育苗材料,但以一年生苗木为宜。以种条中部剪取的插穗为最好,基部较差,梢部插穗仍可利用。插穗长度17 cm左右,粗度以1.0~1.5 cm为宜。1 cm粗以下的苗干和梢部条,插后要加强水肥管理[3]。
3.2 埋干繁殖
秋末冬初落叶后翌春发芽前,剪取树上枝条或修剪的多年生枝条,粗2~3 cm,按粗度剪成20~25 cm长,顺埋在垄内,覆土厚度4 cm左右,埋后踏实、灌水,加强田间管理。
4 主要病虫害防治
4.1 白杨透翅蛾
一般1年发生1代,幼虫在枝干里越冬,4月中旬开始活动,5月上旬变蛹,5月下旬出现成虫,交尾产卵。6月下旬至10月中旬新幼虫开始危害。
防治方法:①性诱剂诱捕。利用白杨透翅蛾一生只交尾1次的特性,采取人工合成雌性信息素进行诱捕。②在成虫产卵、幼虫孵化期不修枝,以免产生机械损伤,利于幼虫入侵。③加强检疫,严禁采用带有虫瘿的苗木造林[1-3]。
4.2 光肩星天牛
成虫啃食枝干嫩皮,幼虫起初在产卵刻槽附近取食,3龄后蛀入木质部,严重的易风折枯死。一般1年发生1代,以幼虫越冬,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中旬化为成虫,成虫爬出孔直径约10 mm。成虫进行补充营养后不久即交尾产卵,产卵期长达2个多月,对胸高直径约7 cm的幼树,从干到大枝均可产卵,较大树木一般以在3~4 m高处产卵最多。
防治方法:①及时砍伐受害严重的树木,并消灭其中的幼虫。②幼虫蛀入木质部前,可用90%敌百虫800~1 000倍液喷射树干,以杀灭幼虫。③人工捕捉成虫[1-3]。
4.3 腐烂病
腐烂病危害树木主干及枝梢,幼树发病最重。管理粗放或受自然灾害侵袭的树木易感此病。北方4月开始发病,5―6月为盛发期,7月以后病势渐趋缓和。发病初期,树干出现水渍状病斑,以后病部皮层腐烂,干缩下陷,后期长出许多黑色针头小突起,当环绕树干1周时,树木上部死亡[1-3]。
防治方法:①挖除病树,剪掉病枝,并集中烧毁或深埋。②早春涂白树干。初发病树可在病斑上割成纵横相间约0.5 cm的刀痕,深达木质部,然后喷1∶10~12碱水、5%苛性钠水溶液、1∶4∶200氯化汞、平平加水溶液、70%托布津200倍液、蒽油等杀菌剂。③营造混交林,加强抚育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④合理整枝并在伤口涂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⑤可在林带迎风面营造1~2行紫穗槐、榆树等树种作保护行[1-3]。
4.4 杨干象鼻虫
被害枝干上有横的刀砍状裂口,裂口周围常呈油渍状,并伴有白色木屑。1年发生1代,以卵或幼虫越冬。翌年4月中旬在木质部化蛹,6月中旬成虫出现,7月下旬产卵,2~3周后化为幼虫,幼虫当年不取食[1-3]。
防治方法:①实行苗木检疫,防止蔓延。②点药杀灭幼虫。幼虫开始活动后,把虫粪推到洞口,往洞口点80%敌敌畏乳剂50倍液,或倍硫磷乳剂(或50%杀螟松乳剂)20~30倍液,毒杀幼虫。③喷药毒害成虫和幼虫,从“夏至”到“立秋”,喷1次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剂、50%马拉松乳剂)500~600倍液,以杀死成虫。6―7月,每10~15 d喷1次50%杀螟松乳剂(或50%倍硫磷乳剂)1 000倍液[1-3]。
5 参考文献
[1] 李凯峰,陈霞,杜宝昌,等.杨树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33):43-44.
[2] 方有海.小青杨造林及其病虫害防治技术[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35):37-38.
[3] 张帆,赵凤文,夏伟建,等.如何用小黑杨营造薪炭用材兼用林[J].科技创新导报,2007(35):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