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谁给了洋品牌嚣张的理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谁给了洋品牌嚣张的理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老油门、豆浆门扑面而来,但肯德基依然门庭若市;骨汤门人声沸腾,味千拉面却钞票照赚。在美国,老太太被咖啡烫伤,麦当劳赔付60多万美元;在中国,消费者吃到“蛆虫鸡翅”,麦当劳打发2000元了事。

当丰田召回问题汽车,并支付给美国政府5000万美元罚款的时候,中国只有部分车主用西天取经之辛劳,方争取到赔偿:每人300元代金券。

南橘北枳!

视品质为生命的洋品牌到中国之后,为何减弱了一个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企业是“经济动物“,它追求利益最大化,骨子里有一种原始欲望,叫“就低不就高”。所以,同样是食品安全监管,如果你的标准定得比别人低,它就会钻空子。

中国有两种情况,一个叫“中国国情”,一个叫“与国际接轨”。进入中国的洋品牌,我们没有拿“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对其严格要求,而是用“中国国情”自动降低监管标准――这种“双标准”自然给了洋品牌嚣张理由

显然监管问题是核心原因。文化思维的强势、品牌DNA的先天优势,使得洋品牌在中国本来就很傲慢;再加上中国的品牌监管环境太过宽松,洋品牌的尾巴就翘得更厉害了。

不过,在对国人崇拜洋品牌现象嗤之以鼻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考虑到,正是因为国内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无法让人放心,消费者不得已才转向洋品牌?没有树立起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信心,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企业最大的失误。为什么一碗牛肉面非要披上“美国加州”的外衣?为什么“Made in China”的达芬奇硬说自己“出生”于意大利?正是本土品牌不争气,国人不再相信本土品牌,最终导致了这些现象的产生。

但是几经折腾,我们发现问题比想象中还蹊跷:每当我们经历一次品牌劫难之后,洋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反而会有一个提升。

要知道,即便洋品牌有问题,其消费者也会继续相信洋品牌。如果连洋品牌都会出问题,本土品牌岂不是更糟糕?四五天才换一次的油总比地沟油要好一些;豆浆粉冲豆浆总比小工厂的劣质豆浆要强一点……“豆浆门”、“骨汤门”之后,带来的反而是洋品牌的持续升位。这到底是悲是喜?我们只能寄希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各种品牌事件的发生,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会逐渐理性和清晰。

其实,洋品牌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也有走下坡路的例子。

被皇室贵族及社会名流拥戴的品牌――华伦天奴在意大利是一线品牌,但自从1987年进入中国市场,它迅速地被抽去了高贵的筋骨。种种“华伦天奴”的产品充斥着城市的闹市街区,“价格低廉款式多样”,令人眼花缭乱。失败的品牌管理导致其最终以撤出中国收场。

以引领潮流、贵族风范、成功精英为品牌诉求的皮尔・卡丹,曾经风靡全中国,被人们标榜为:来自法国的世界名牌。当年,谁拥有一件皮尔・卡丹的西服,谁就拥有有钱人的高品位享受。但如今的皮尔・卡丹满大街都是,贵族气息早已经被市侩味道给淹没。

如果人们都是贵族,反而没有了贵族。因此,提升品质、制定合理的品牌策略是关键。本土品牌要想拉下洋人傲慢的面孔也不是没有方法。首先就是要树立品牌自信,修炼内功。加强自我监管的力度,秉承先人的优良传统,保持精益求精的工匠心,用高标准来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其次,要有完备的品牌策略,因地制宜。就像哈根达斯、星巴克,这些在国外都是非常大众化的品牌,但进入中国后定位高端,都是在走“奢侈品”的路线。哈根达斯在中国采取的完全是一个店铺式营销、星巴克主打体验式消费,这些策略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信经过这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本土品牌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寻找到机会,冲破这种品牌乱象,真正打造出属于我们中国人的好品牌。当然,本土品牌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提升并保证自己的品质,把自己的承诺兑现了,消费者自然会买账。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