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面瘫1号方内服加耳后热敷治疗Bell麻痹临床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面瘫1号方内服加耳后热敷治疗Bell麻痹临床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745.1R2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349(2011)05-0556-02

Bell麻痹,又叫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西医认为此病由于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引起面神经局部的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的缺血水肿,致使面神经受压和脱髓鞘。祖国医学称Bell麻痹为面瘫、口噼,多由于素体虚弱,禀赋不足,劳累过度,起居不慎,以至气衰血少,营卫不调,络脉空虚,外邪侵入面部阳明、少阳经脉,使面部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筋肉失其濡养,纵缓不收而致。病初多以风寒型居多。临床以“面瘫1号方”内服耳后热敷治疗bell麻痹伴耳后疼痛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2009年1月,本院针灸门诊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中医疗法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3岁~66岁(36.80岁±8.66岁);西医疗法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1岁~65岁(38.33岁±9.06岁)。

1.2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现代中医内科诊断治疗学》[1]确立口僻诊断标准。临床晨起发现面部僵硬,面颊动作不灵,可于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多为单侧,少数为双侧者。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额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不能作皱眉、闭目、露齿、鼓腮和噘嘴等动作。重者语言不利,进食时食物常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唾液自该侧外流。可伴多泪,舌前2/3味觉障碍,耳鸣、听觉过敏等。无神昏、肢体瘫痪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大多正常。

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前额皱纹消失,患侧面部麻木不仁,恶寒无汗,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疗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症状:发病突然,病前多有面部外感病史;往往在晨起洗漱时发现口角流水,或进食时食物积于齿龈之间,或因说话不便、闭目不全被他人发现患病。部分患者有耳后、耳内乳突区域或/和面部轻度疼痛或/和麻木感及汗出减少。体征: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表现为:眼睑闭合不全,或/和泪液分泌减少;皱额、蹙眉均不能或不全;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或张口时被牵向健侧;病侧角膜反射消失;示齿、鼓腮、噘嘴、吹哨任意一项不能或不全;可有舌前2/3味觉障碍,听觉过敏或听觉障碍。具有上述典型症状,不能皱额,且兼有示齿、鼓腮、噘嘴、吹哨任意一项不能或不全者,即可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通常根据急性起病的周围性面瘫即可诊断为Bell麻痹[3]。如病变定位于膝状神经节,除有周围性面瘫、舌前2/3味觉障碍和听觉过敏外,还可有患侧乳突部疼痛耳廓和外耳道感觉减退、外耳道或鼓膜疱疹,称Hunt综合征[3]。分期:急性期,发病1 d~7 d。静止期,发病8 d~20 d。恢复期,发病21 d~90 d。

1.3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Bell麻痹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口僻中医诊断标准;属风寒袭络证;首次发病;急性期;一侧面肌麻痹;面肌麻痹伴耳后疼痛≤3 d;年龄18岁~70岁;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项研究者。

排除标准:继发性周围性面瘫;合并有严重原发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溃疡病、痛风病、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合并有严重肝、肾、肺和血液系统等疾病及精神病患者;亨特氏综合征患者;面肌痉挛患者;血常规提示局灶性细菌性感染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1.4治疗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疗法组和西医疗法组,各30 例。

1.4.1中医疗法针刺疗法,主穴:阳白、太阳、颧、下关、地仓、颊车、合谷、翳风。配穴:鼻唇沟变浅者加迎香;抬眉困难者加攒竹;人中沟歪斜者加口禾;颏唇沟歪斜者加承浆。操作[4]:急性期,面部穴位取患侧,浅刺;合谷取健侧。平补平泻,轻度刺激。静止期,面部穴位取患侧,合谷取健侧;地仓、颊车、太阳、颧采用透穴法(地仓透颊车、太阳透颧),其余穴位采用常规针刺。平补平泻,中度刺激。恢复期:主穴基础上加足三里。面部穴位取患侧,合谷取双侧,足三里取双侧;地仓、颊车、太阳、颧采用透穴法,其余穴位采用常规针刺。平补平泻,中度刺激。急性期匀速进出针,针刺深度0.1寸~0.3寸,留针20 min,留针过程中不行针;静止期、恢复期匀速进出针,提插捻转得气后留针30 min,留针过程中每10 min行针1次,共行针2次,行针时间为每穴10秒/次~15秒/次,出针后按压针孔以防出血。

刺激参数常规针刺、横透法、平补平泻法、针刺强度等刺激参数的标准参照《针灸学》[5]和《刺法灸法学》[6]。

疗程入组第一周每天针刺,共7次。以后3周以每周针刺5次为一个疗程,共15次,每个疗程前休息2 d。

1.4.2药物治疗中药疗法组采用我院协定处方“面瘫1号”(防风、白附子、赤芍、当归、全蝎、僵蚕、细辛、 桂枝、白芷、葛根),以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煎服法:第一煎,文火水煎20 min取汁 200 mL;第二煎10 min,取汁 200 mL,午晚饭后30 min加热口服200 mL,每天两次,连服28 d;第三煎10 min,取汁 200 mL,用于患侧耳后热敷(热药毛巾),每次20 min,每日3次。热敷10 d。

西药疗法组参照《神经病学》[3]药物治疗,口服泼尼松50 mg/d,连服5 d。从第6天开始,每2天减10 mg,到第14天停药。维生素B110 mg,维生素B1225 μg,3次/天,口服28 d。阿昔洛韦[7]200 mg,每6 h 1次,服用7 d。患侧耳后热敷(热毛巾),每次20 min,每日3次。热敷10 d。

1.5观察指标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总体评分Global Score,局部评分Regional Score)[8]。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9]。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表[4]。入组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进行评价,自拟耳后疼痛程度量表。于入组前评分一次,入组后1周内每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进行评价。

1.6疗效评定标准参考《周围性面瘫的评价和疗效标准》[4]。痊愈:House-Brackmann量表测试总体评分和局部评分Ⅰ级;FDI量表测定:躯体功能评分≥20分,社会功能评分≤10分;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为100分。显效:House-Brackmann量表测试总体评分和局部评分Ⅱ级;FDI量表测定:躯体功能评分≥15分,社会功能评分≤15分;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75分且50分且

1.7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检验,取α=0.05为检验标准。相关性评价采用线性回归法。

2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中药疗法组痊愈14例(46.7%);显效9例(30.0%),有效6例(20.0%),无效1例(3.3%),总有效率96.7%。西医疗法组痊愈9例(30.0%),显效7例(23.3%),有效10例(33.3%),无效4例(13.3%),总有效率86.7%。中医疗法组疗效优于西医疗法组。治疗后两组耳后疼痛消除时间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医疗法相比,中医疗法能尽快地消除耳后疼痛。治疗组30例患者耳后疼痛病程与bell麻痹病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r=0.975,P

3讨论

Bell麻痹急性期及早进行治疗,尽快减轻水肿,改善面神经管内的受压状态,防止面神经变性,解除耳后疼痛,对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Bell麻痹治疗指南主张早期口服类固醇激素,推荐早期阿昔洛韦与泼尼松联合用药。但副反应较多,类固醇激素不宜用于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溃疡病等的Bell麻痹患者。阿昔洛韦容易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患者不宜耐受。

本研究用面瘫1号方内服加耳后热敷治疗Bell麻痹疗效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为Bell麻痹急性期治疗提供了一种治疗方法。

本研究中样本量不足,限于各种原因,本研究纳入样本量偏小,观察时间短。本次临床研究仅观察28 d,而本病的病程是1个月~3个月,从研究结果来看,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试验组的远期疗效可能更加明显,因而有必要延长随访时间。

参考文献:

[1]吴承玉.现代中医内科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92-495.

[2]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98.

[3]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1-82.

[4]杨万章,吴芳,张敏,等.周围性面神经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草案) [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9):786-787.

[5]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36-151.

[6]陆寿康.刺法灸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83-86.

[7]全世明,高志强.贝尔面瘫治疗指南[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30(4):274.

[8]House JW,Brackmann DE.Facial never grading systems[J].Laryngoscope,1983,93:1056-1069.

[9]VanSwearingen JM,Brach JS.The Facial Disability Index: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disability assessment instrument for disorders of the facial neuromuscular system[J].Phys The,1996,76(12):1288-1298.

作者简介:于金栋(1964―),男,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主任医师,现工作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邮编:300150);张静、曹世强、吕丽柯、张坤,工作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收稿日期:201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