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解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解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既定意义上对某一事物进行解析的最佳切入点当然是对其所包含内容的理解,所以本文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含概做一下阐述。从概念上的定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也是国家实施宏观管理的需要,更是单位规范内部管理、确保单位经济活动、经济业务正常进行,达到预期目标的需要。在明确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后,本文将就其内容与设计原则进行浅析。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一般说来可以将其分为基础控制、纪律控制和实物控制。它们是实现控制目标的最终途径。

(一)基础控制。基础控制是通过基本的会计活动和会计程序来保证完整、准确地记录一切合法的经济业务,及时发现处理过程和记录中出现的错误。基础控制是确保会计控制目标实现的首要条件,是其他会计控制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凭证控制。凭证控制就是利用会计凭证对经济业务进行的控制。会计凭证是证明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原始凭据,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工具。良好的凭证控制制度是其他内部控制有效运作的前提。

要做好凭证控制,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单位发生的一切经济业务活动都必须填制或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一切原始凭证反映的经济业务都必须是真实、有效的;(2)要设计良好的凭证格式和内容;(3)规定合理、有效的凭证传递程序;(4)在入账之前对所有的凭证都应严格审核,无效凭证一律不得入账;(5)做好会计凭证的保管工作。

2、账簿控制。账簿是全面、连续、系统地进行归类和整理经济活动数据的重要手段,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因此,账簿控制对保证会计报表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账簿控制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账簿体系要适应企业的规模和特点,切合企业管理的需要;(2)账簿的内容和格式应详简得当,既要保证记录系统的完整、准确性,又要注重会计工作的效率;(3)登账应以合法凭证为依据,遵循规定的会计处理程序,将会计凭证的经济业务分类记入账簿,做到全面、连续、系统、及时地反映和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4)所有的账簿都必须内容完整,手续齐备,按规定使用,并要妥善保管。

3、报表控制。会计报表是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载体,会计报表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报表控制的作用不言而喻。一般来说,报表控制应注意以下几点:(1)会计报表的种类、格式和内容应符合国家会计法、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2)报表的编制必须以核实后的账簿记录为依据,并做到数字准确,内容完整;(3)定时、按时编制规定的报表;(4)报送及时,为有关决策者提供相关信息。

4、核对控制。它是利用记录与记录之间的勾稽关系以及记录与实物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的控制,包括账实、账证、账账、账表及表表之间的核对。完善的核对制度对有效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纪律控制。纪律控制是会计控制的前提,但要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切实地加以贯彻执行。纪律控制就是为保证基础控制能充分发挥作用而进行的控制,它主要包括内部牵制和内部稽核。

1、内部牵制。内部牵制是一种以事务分管为核心的自检系统,通过职责分工和业务程序的适当安排,使各项业务内容能自动被其他作业人员核对查证,从而起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作用。

2、内部稽核。内部稽核包括由单位专设的内部审计机构进行的内部审计和由会计主管及会计人员进行的内部审核。与内部审计不同,内部审核则是由会计主管及会计人员事前或事后、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有关会计记录,进行相互核对,确保会计记录正确无误的一种内控制度。除了内部牵制和内部稽核外,纪律控制的内容还包括来自企业领导、其他横向职能部门及广大职工的内部监督。

(三)实物控制。实物控制是指为了保护企业实物资产的安全、完整所进行的控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严格的入库、出库手续。

2、建立安全、科学的保管制度。其中,安全保管要求在选择库址、库防设施、安全保卫方面都要有相应的制度;科学保管要求对财产物资分门别类地存放在指定仓库,并且进行科学地编号,以便于发料、盘点。

3、财产物资要实行永续盘存制,随时在账上反映出结存数额。

4、建立完善的财产清查制度,妥善处理清查中发现的问题。

5、建立健全档案保管制度。

基础控制、纪律控制、实物控制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对任何一方面的疏忽都会影响其他控制作用的有效发挥。总的说来,基础控制侧重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实物控制侧重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而纪律控制则是前两者得以最终实现的保障。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原则

设计企业内部控制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因企制宜、灵活兼顾。此外,与以下基本原则也是密不可分的:

(一)相互牵制原则。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如果是经过两个以上的有相互制约环节对其进行监督和核查,其发生错弊现象的几率就很低。具体来说,相互牵制必须考虑横向控制和纵向控制两个方面的制约关系。从横向来讲,完成某个环节的工作需要有来自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协调运作、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证明;从纵向来讲,完成某个工作需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或环节,以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

(二)成本效益原则。企业最关心的是经济效益,如果单纯从控制的角度来考虑,参与控制的人员和环节越多,控制措施越严密复杂,控制的效果就越好,其发生的错弊现象就越少,但因控制活动造成的控制成本就越高。因此,控制点设定的数量需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设立、易于操作,千万不要因不必要控制点的设立,造成投入产出的得不偿失,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三)岗位责任原则。内部控制的设立是与企业的管理模式紧密联系的,企业按照其推行的管理模式设立工作岗位,并赋予其责、权、利,规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处理程序。责任和权力是岗位责任原则中的关键因素,岗位责任主要解决的是不相容职务的分离。通过不相容职责的划分,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相互审查、核对和制衡,避免一个人控制一项交易的各个环节,以防止员工的舞弊行为。另外,应该让员工理解各自的控制责任,一方面要让员工懂得操作规程和处理程序;另一方面要让员工明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履行职责的重要性。

(四)协调配合原则。协调配合原则要求各部门之间、人员之间应相互配合、协调同步、紧密衔接,避免只管相互牵制而不顾办事效率的做法,导致不必要的扯皮和脱节现象。为此,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保证经营管理活动连续、有效地进行。

(五)系统网络原则。按照系统网络原则的要求,各项控制点应在企业管理模式的控制之下,设立要齐全,且点点相连、环环相扣、不能脱节。各个控制点的设立必须考虑到控制环境、控制活动对它的影响。控制环境和控制活动构成了企业的氛围,一旦出现问题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而,建立必要的风险评估、信息沟通和监督机制,随时适应新情况,适时调整不适合的控制点,以保证整个网络下的控制点连成一片,协调、顺畅地发挥作用。

(六)审慎性原则。审慎性原则是指内部会计控制应以审慎经营和防范、化解风险为基本出发点,如针对人员频繁流动带来的管理风险,企业应在一级法人内保持统一的业务标准和操作要求,避免由于管理层的变更而影响其连续性和稳定性。

(七)合法性原则。是指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体现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以保证控制系统的权威性。企业是一切行为必须限制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内部会计制度控制系统的建立也是如此。坚持合法性原则应该是系统建立的前提条件,在合法的基础上提高其有效性,企业员工必须竭力维护内部控制的权力。

(八)适时性原则。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指定应该具有前瞻性,并与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的需要相适应,应随着企业经营战略、经营方针以及内部管理需求等内部环境的变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等外部环境的改变进行适时调整。

总而言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是管理系统的子系统,而管理的要义在于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即管理具有权变性,因此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深入以及内部会计控制方法和体系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内部会计控制将从实体企业转向虚拟企业,从自动化转为智能化,从微观走向宏观。所以,作为企业经营者只有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才是其长期、有效运行的基础与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