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由《末代皇帝》看导演风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由《末代皇帝》看导演风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影片《末代皇帝》是由外国著名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的“东方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是《小活佛》、《沙漠的天空》。他的很多作品都指向人类社会不同文化背景和历史环境下的人的复杂的情感世界,内涵较为丰富。而且,他在声音、镜头、构图、光影、色彩等造型方面也颇具特色。这就形成了他自身独特的风格

关键词:末代皇帝;贝纳尔多・贝托鲁奇;造型风格

影片《末代皇帝》在第六十届奥斯卡国际电影节上夺得了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在内的九项奥斯卡金像奖,这是奥斯卡颁奖有史以来第一次把最佳导演奖授予一个意大利人。这部电影无论在叙事上还是在艺术上都颇具特色,鲜明地体现着导演的风格。溥仪的一生正是中国社会急剧变革和剧烈动荡的时代。在这样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作为末代皇帝所遭受的冲击和其多舛的命运,便可想而知。如何清晰地将其一生的坎坷经历和众多纷纭的历史事件娓娓道来、有条不紊,就需要导演具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和较好的艺术功力。

一、并列蒙太奇

导演运用并列蒙太奇来有序地驾驭时空结构。导演将影片结构分成两块,并列交替展现,显得思路清晰,晰而不乱。整部影片都是围绕溥仪的回忆展开的。现在时是从1950年溥仪被押往东北抚顺战俘管理营开始进行,过去时是从1908年溥仪登基仪式开始进行。后续事件都是在这两个时间点上陆续展开。随着现在时的推进,过去时也在持续推进,双重时空同时并列推进。在现在时的回忆框架下,过去时事件也顺次展开,双重时空展现众多事件,并且秩序井然,晰而不乱。而且,这也有对比的意味。现在时是溥仪在监狱被改造的情景,而过去时是他的帝王生活的情景。现在时的监狱生活虽然艰苦,他的高贵地位虽然被剥夺,但他可以接受劳动改造,在新社会里和大家平等相处,毕竟享有了人的尊严、权利和安宁的生活。过去时看似地位高贵,但他处处被人掣肘,受到限制,享受不到皇帝地位的高贵与至高无上的权威给他带来的快乐。在现在时祥和生活的映衬下更显现出了过去生活的荒诞意味、世事的沧桑变迁和命运的颠沛起伏,这也是导演在双重时空的构架下所灌输的哲理内涵,引人深思。

二、声音

本片对声音的运用颇具特色。第一,运用声画分立来表现剧情。所谓声画分立就是观众听到的声音并不是出自于所看到的画面,声音和画面不同步,互相独立,各自分离。运用声画分立可以间接的表现剧情,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在库房着火那场戏中,镜头并没有去展现火灾,始终定位在溥仪的寝室内,但是通过窗外闪动的火光、救火的喧嚣声、太监的禀报及大火熄灭后烟雾缭绕的灰烬,可以明确看出刚刚发生了一场大火。而事实上,观众并没有看到过大火燃烧的情景,却好似亲身经历了一场大火。对导演来说,这可以减少成本,毕竟不用去展现一间宫殿被烧的场面;另外,伴随着溥仪的内心独白“他知道这肯定是太监放的火,怕他查出宫内被盗物品的数量”,可以看出当时皇宫内部管理混乱,盗贼猖獗,无法查证,皇帝的威严已经名存实亡了,这更突出了溥仪的悲剧命运,与影片的表现主题是一致的。第二,影片的音乐也很具有特色。音乐的创造在渲染特定的环境氛围时,起着明显的感染效果。我国电影作曲家王云阶曾说过:“影片里的音乐不仅仅起艺术上作用,它还能使画面给人以生动自然的印象;音乐给画面以气氛,并使画面仿佛具有第三度空间感。”由此可见,恰当的运用音乐,对影片叙事表意具有重要作用。而本片就做到了这点。影片的开场序幕用的一段纯音乐――《main title theme》,悠扬清婉,让观众听着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在溥仪的宫廷生活里,运用一种轻松悠扬的音乐来反衬他内心的孤独无奈与悲惨处境;在监狱生活里运用剧中广播来突出故事发生的时代色彩。通过运用音乐较好的达到了导演需要的艺术效果。

三、镜头、光线、色彩和场景设置

本片在镜头、光线、色彩和场景设置上都具特色。第一,在镜头运用上,形式多样,灵活多变,尤其是移动镜头的运用值得称道。在小溥仪登基的那场戏中,群臣跪拜,小溥仪从跪拜的群臣中穿过,就是运用了移动镜头。这种看似皇权威严的登基仪式与后面溥仪皇位的被剥夺和皇权的丧失形成鲜明的对比,也突出了他的悲剧命运。在溥仪前往东北被日军扶植为傀儡皇帝而登基的那场戏中,也是运用移动镜头来表现溥仪无限风光的从整齐站立的仪仗队中穿过,看似极其威严的登基仪式反衬了溥仪沦为日军阶下囚的荒诞,达到了良好的讽刺效果。另外,他的登基仪式场面都是运用全景式的构图。皇帝高高在上,而群臣跪拜,队列规整,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封建时代皇帝的登基仪式,也利于表现主题。第二,光线和色彩的内涵较为丰富。在回忆的皇宫生活里都是运用暖色调,这象征着皇权,显现出皇权的威严;而在战犯管理所里都是运用灰冷色调,让人对他的遭遇感到同情。不同色彩的运用有利于体现时空的转换,达到空间的互补与和谐;也体现了溥仪从一个帝王身份转为一个阶下囚所遭遇的巨大人生变故的境遇。另外,色彩的鲜明对比有利于烘托氛围,体现主题。紫禁城红色的封闭的围墙象征一种封闭束缚的空间,也和溥仪的孤单内心形成一种强烈的呼应,在这“暖”的氛围下,更体现了他“冷”和“暗”的内心世界。而管理所的生活看似“冷”,他却在忏悔与改造中,渐渐醒悟,逐渐获得世间与人生的“暖”。另外,“溥仪入宫这场戏中,画面空间是从小溥仪和奶妈的出现开始,进而转到紫禁城的午门外,在时间的表述上是从黎明之前到天空破晓,时间的推移蕴含了光线的变化,也暗含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主人公的心理变化。”①在开头,幼小溥仪进入宫廷被慈禧封为皇帝,这时有一束光照射在他的身上,暗示了他的身份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完全不懂世事的幼童无力把控自己的命运,悲剧人生由此开始。在结尾处,老年溥仪驼着背走向太和殿,走向他曾经登基的地方。在他曾经走过的台阶上留下长长的身影,以及之后他走进太和殿时那一束束的阳光照射在地上。这两处光的运用,体现出时代的变迁,人生命运的变化。这前后的对比,显示了光线作为造型元素起到了良好的叙事作用。第三,在场景设置上颇具韵味。溥仪在床上与皇后和妃子的情景没有直接表现出来,而是被置于被褥之下,只看到手的游动和听到打闹欢笑声,这样就去除了过于俗套的老式手法,幽默含蓄地传达了三人间的情韵,又与后面三人的分离形成对照。这是溥仪情感生活的一个写照。另外,蝈蝈在剧中出现过两次,这也贯穿了溥仪人生的两次大的转折。第一次出现是在登基仪式中,一个跪拜的臣子送给幼小溥仪作为礼物,这隐喻了溥仪作为末代皇帝被囚禁的一生;第二次出现是在老年溥仪从战犯管理所获释后,重回太和殿的场景中。他从龙椅下取出蝈蝈送给了小孩,象征着他已经打破了牢笼和束缚,已经脱离了曾经的囚徒身份,已经获得了自由和解放。这颇具对比意味的两幕场景体现了溥仪人生命运的变化,也体现了导演设计的精致巧妙与匠心独运。由此可见,导演注重细节,在场景设置上生动有趣,的确给作品增添了不少艺术色彩。

四、结语

导演灵活的运用蒙太奇、声音、镜头、光线与色彩等技巧来加强表现力,巧妙的与叙事相结合,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艺术观点。这是欣赏本片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它能得到众多观众的欣赏和喜欢也是实至名归、理所当然。(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谢芳.意大利导演伯纳多・贝托鲁奇电影艺术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4

注解

① 闫苗苗:从电影《末代皇帝》谈影视艺术中的造型元素,《大众文艺》,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