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浙江气电抢建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济水平一向在全国各省份中领先的浙江省,仍未脱离“缺电”窘境,希冀通过“抢建”天然气热电项目解决这一困难的主管部门遭遇尴尬。
自杭州向北100公里,是位于长三角中心位置的长兴县,长兴隶属浙江省湖州市,地处西气东输浙江省首站,是太湖西南岸一座美丽的小城。
然而,这座被称为能源“交通枢纽”的城市却隐藏着巨大的电力缺口危机。就在2013年,一场“电荒”始料未及地席卷了这座拥有得天独厚优势的城市。
在《能源》杂志记者调查中发现,由于浙江省2013年的迎峰度夏时间正值湖州电网的特高压施工,该工程建设使得湖州电网系统上的两条主线路全部停运(湖州地区共有四条并网线路),从而导致输入的外来电非常少,当地只能通过自己的发电机组来平衡地区的用电量。湖州成为2013年浙江省缺电最惨重的地区。
此外,不仅湖州地区,由于极端高温天气的侵袭,2013年也正是浙江省于“十二五”期间缺电最严重的年头。
据浙江省能源局(下称“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浙江省的用电量为3211亿度,2013年的用电量为3453亿度,同比增长了7.5%。而浙江省2013年的用电负荷达5800万千瓦,迎峰度夏的电力缺口高达400多万千瓦。
《能源》杂志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所有的受访者均表示缺电一直是浙江省经济发展的老大难问题。由于浙江省本身缺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所需的资源大多来自于省外或者进口,如此便阻挠了省内的电力利用。
缺电像一道魔咒制约着浙江省的经济发展。由此,解决“电荒”则成了浙江省政府急需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但是由于环境的压力,长三角地区遭遇的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近几年浙江省已没有大型火电站投产,燃煤电厂的供应减少以及日趋紧张的电力缺口成为了主要的矛盾。因此,采用天然气为燃料的清洁能源发电项目开始逐渐成为浙江省能源政策的趋向。而“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就是当时作为紧急供电的首选解决方案。
“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是能源局在2011年4月份的省政府常务会议中提出来的,当时我们认为浙江省在2012-2013年将存在很大的电力缺口。省长听了以后给我们很大的压力,要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浙江的缺电问题。”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能源局局长陈智伟对《能源》杂志记者说。
2011年7月,能源局提出的“浙江省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抢建行动计划”方案开始实施,决定全省建设14个共793万千瓦天然气热电联产抢建项目,预想用两年的时间解决浙江省迎峰度夏的缺电问题。
如今两年多过去,该抢建计划对于浙江省解决电力缺口问题是否起到关键作用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看点。
紧急“抢建”
湖州市是缺电的“重灾区”,处于有史以来最薄弱供电时期。而浙江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下称“长兴电厂”)的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投产确是为湖州地区带来了一场“及时雨”。
2013年7月25日,长兴电厂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首台43.5万千瓦机组(下称“1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当时湖州电网缺电30-40万千瓦,如果没有这个机组,湖州地区就会拉闸限电30-40万千瓦,情况非常严重。”长兴电厂燃机生产部副主任张爱民对记者表示。
该1号机组运行后,每天有近1000万度的新增电量注入华东电网。而且其正好能确保仅剩两条主线路的稳定运行,即便发生小线路跳闸,对地区用电也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不过,由于缺电的压力较大,1号机组自投产后的半个月均是满负荷运行,在没有停机的状态下才艰难地把湖州迎峰度夏的高峰期撑了过去。
5个月后,长兴电厂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2号机组于12月30日也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至此,该工程两台43.5万千瓦机组全部建成投产发电。
“长兴电厂的天然气热电联产机组投产得很及时,刚好顶在了迎峰度夏期间,算是达到了我们当初所设计的‘抢建’目的。”陈智伟说。
据记者了解,2011年能源局提出的“浙江省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抢建行动计划”来自于其在‘十一五’期间对浙江省未来用能用电所作出的预测。
实际上,能源局从2009年成立之初,即开始做浙江省的“十二五”能源规划。在做规划的过程中,他们根据浙江省的用能总量、用能结构、用电总量、用电结构、电网结构等研究,同时结合产业结构的演进、城市化的演变以及人口规模的变化等指标,找到了浙江省用能用电的高峰时点,并预测浙江省将在2025-2030年间出现用能用电的最高峰值。这个节点找到了以后,能源局即开始重点规划浙江省在2011-2030年这二十年间的电站布点与结构。
然而,规划全省的电站布点并非一蹴而就,建一个燃煤电厂,从选址到建成投产至少需要五年的周期。而这正是近几年来浙江省无大型电厂投产的重要原因。为了“十二五”的经济发展,浙江省布点建设了一批大型电站,但由于工程建设周期较长,这些电站至少要到2014年才能投产,如此便导致了浙江省在2012-2013年间缺少电力的补充。
对于能源局而言,既要满足环保的要求,又要在两年的时间内补充数百万千瓦的用电负荷,能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气电”。但是,由于气电项目上报国家审批的周期很长,也根本无法在紧急的预计时间内完成供电的要求。
2011年,浙江省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开始为产业、项目以及企业的引进和培育提供空间载体,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能源局由此看到了曙光,因考虑到产业集聚区内的大部分企业均有供热需求,能源局决定联合天然气供热及供电的技术条件,提出“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来解决省里的电力供应问题。最重要的是,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的实施周期比煤电、气电要短得多。从而,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为浙江省紧急供电的“抢建”计划终于定型。
据了解,该“抢建”计划里的14个项目分布在浙江省的五个市,各实施电厂的要求包括天然气管道通达、用电负荷较高、有供热需求以及方便接入电网等几个条件。陈智伟说:“从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上半年来看,整个抢建计划的实施还是比较顺利的。”
僵局
然而,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一部分抢建工程的进度开始慢了下来。主要的原因在于电价消纳。由于天然气气价成本高,天然气发电的上网电价也随之增高,导致电网公司不愿意大量购买天然气所发的电。
于是,浙江省经信委有关部门开始规定抢建机组的年发电小时数,提出所有天然气热电联产机组一年内发电不得超过1000小时。此规定下来后,部分投资抢建机组的业主积极性大大受挫。
据调查,由于限制的原因,长兴电厂的天然气发电量仅占总发电量的10%左右。气价高发电量少导致项目的收益仍达不到投资的成本。
同样地,对于其他电厂来说,“仅发1000小时”的规定也注定要亏本。由此,将近一半的抢建项目的进度开始变慢。
记者了解到,该抢建计划最初的确有14个项目,但由于选址以及当地政府阻碍等原因取消了2个项目,后来能源局又强制性地暂停了另外一个项目,理由是该项目进度太慢,无法达到“抢建”的目的。
此外,由于电网的架构问题,电网的输送能力仍然有限,长兴电厂目前已投产的两台机组无法同时发电。“我们现在只能开一台机组,希望到了2014年底,电网公司的输电线路可以梳理清楚,能承担我们这两台机组的输电能力。”张爱民说。
该“抢建”计划碰到了包括经济和技术层面上的阻挠。据了解,浙江省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在2013年所提供的电负荷仅为200多万千瓦。2011年能源局提出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抢建计划时,预计其将为浙江提供700多万千瓦的电负荷,但由于抢建工程没能完成,导致了仍然有400万千瓦的缺口无法弥补。
浙江省为了解决这400万千瓦缺口,利用了“有序用电”的手段,即通过对企业的拉闸限电来强制性地弥补电力缺口。比如对一些工厂实施“开四停三”或者“开五停二”的规定。
如此看来,“抢建”计划似乎尚未能完全达到为浙江省迎峰度夏期间弥补电力缺口的目的。
《能源》杂志记者为此走访了杭州四季青服装批发商城,这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服装批发与流通市场之一。2013年夏季,杭州被极端高温天气侵袭,而四季青商城也受到限电的压力。高负荷时,部分商城在早上九点后就把商城的通道灯关了,而在情况严峻时,也会在早上四点就提前开空调预冷,到了白天则关掉空调。“但这种情况很少,我们基本能保证商城电力的正常运行。”四季青服装集团市场五科的蒋科长对记者说。
能源局相关人士也对记者明确表示,“有序用电”仅用于工厂以及企业,而商场用电、居民的生活用电基本不受影响。
陈智伟对记者算了一笔账, 2013年浙江省电力缺口达400多万千瓦,如果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能完成剩余的500万千瓦的发电负荷,则正好可以弥补迎峰度夏的电力缺口。这与能源局所做的预测是吻合的。然而,由于行政管理体制和能源经营体制的问题,导致了抢建计划未能完成预期“电力的规划、建设项目是能源局管,电力运行的调度是经信委管,其实我们两个部门还存在着不衔接的问题。此外,我们的能源结构也要调整。所以还是要改革,体制不改变就是不行。”
实际上,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抢建计划的经济价值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弥补2012-2013年的电力缺口,二是促进清洁能源的利用。然而,现在的困境在于气价导致的电价疏导问题。政府从政策上是鼓励能源结构的清洁化转变,促进节能减排工作,但其经济上的困难仍不容忽视。
“政府在政策取向上也有一些矛盾,既要加快工业发展,也要促进节能减排,如何去寻找一个平衡点,对于政府来说也是个很大的难题。”能源局相关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