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生物教学中“问题”导学的原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生物教学中“问题”导学的原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在现代教学理念下,生物教学的模式层出不穷。我们学校实行了“问题”学案导学。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所得的一点体会。所谓问题,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一般的解释为不能即时达到的目标。美国心理学家吉多福特说,“每当你碰到不进一步作心理上的努力就不能有效地应付的情况时,你就遇到了问题”。问题在科学探索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是科学探索的出发点和动力。

【关键词】 生物教学 教学原则 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030-0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它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设置问题情境,逐步解决问题,突出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能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那么,如何设计“问题”才能发挥其导学的作用呢?

1 基本原则

1.1 科学性原则注意概念、定义的准确性。切忌使用模棱两可的含混字眼,以免造成概念的混乱,或用一些生活俗语来代替生物学的专用术谱。例如:“古代的猴子是怎样进化成人类的呢?”,这里的“猴子”应该改称为“类人猿”。

1.2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把理论讲授与生活实际结合,设置知识实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生长素的作用时,提出“我们在选购西瓜时,为什么要选择大而平整的西瓜?而在选择柿子时,为什么却有意选择歪柿呢?”再如,学习蛋白质代谢的过程中,结合肝功能化验单上的谷丙转氨酶指数来教学,充分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较好的效果。

1.3 启发性原则问题要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好的问题,犹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好的问题,好比水中投石,激起千层浪花,能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平静,使之涟漪阵阵,甚至波澜迭起。问题要问在关键处,要含有思维价值。例如在讲授“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时,可引导学生抓住“生长素的发生”这一问题设计一连串问题:生长素产生的部位在哪里?光与生长素的关系如何?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怎么知道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的尖端?而生长弯曲的部位是在尖端的下面一段?如何设计实验证明生长素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这样层层设问,多重启发能够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突出教学重点。

1.4 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一定意义上说“兴趣在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利用生物学中的趣味事实设置问题情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理解知识点,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如学习伴性遗传时以著名化学家道尔顿在圣诞节前夕买袜子送母亲引发颜色争论,设置色盲病因问题,要求学生学习道尔顿从一个小小的偶发事件中创新,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敢于执疑,敢于发现的精神。

1.5 可接受性原则正确估价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既不能对学生的发展估计太低,降低教学要求,使学生“吃不饱”,也不能估计过高,以至教学内容过难,使学生“吃不了”,要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的要求“跳一跳,够得着”,所以在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时,提问在生活中有没有实例?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都能回答出“腌萝卜干”、“糖伴西红柿”等。

1.6 系统性原则问题要能体现局部知识与整体教学内容的统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要具备有序性、渐进性和整体性,只有循序渐进、引线串珠、相互贯通,形成有机完整的系统,发挥整体功能,才能取得应有的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述染色体变异时,有关多倍体育种可结合前面的杂交育种、人工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等方法,在一起比较,设置问题:这四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有什么不同?常用的方法是什么?各有什么优点?各有什么缺点……?这样就使学生获得了系统的有关育种的知识。

1.7 巩固性原则历史上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掌握知识的巩固性问题。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夸美纽斯形象地比喻不巩固教学就像“把水泼到一个筛子里”一样。乌申斯基则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比例,在讲到酶工程应用时,提到用尿糖试纸测定尿糖时,可设置问题:结合以前知识总结测定尿糖的方法有哪些?它们的原理有什么不同?现象上有什么区别?这样能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 注意事项

2.1 根据目标设问题课标中的三维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的方向、根本,我们设计问题一定要切合实际目标。且要根据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知识基础经过努力可实现的问题。

2.2 编写高质量的“问题”导学案新授课一般以课时为单位,编写做到简洁、易懂;根据教学进度提前1周完成,在上课前一周,备课组全体教师集体研究讨论,并作认真修改后才能印发给学生。注意编写时应在“导”上下功夫。

2.3 搞好课前预习“问题”导学案要有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和提示。其上的“问题”在课前让学生预习,且通过阅读、讨论等解决部分问题。目的是培养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2.4 作好课堂精讲课堂教学的关键是精讲。只有精讲,意即只讲重点难点问题、只讲疑点、易错点问题。

能提出问题就是创造的开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来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意识,培养出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