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符号拼贴与技术拼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符号拼贴与技术拼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可持续”的思想逐渐成为共识的今天,本文以“后现代主义”建筑潮流中的“符号拼贴”现象作对比,提出绿色建筑设计应警惕走入“技术拼贴”的误区,而是要把“绿色”纳入整体的建筑文化语境中去思考,必须认识到它绝对不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社会、文化问题,只有将之有机地融入建筑思想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

关键词:绿色建筑 技术拼贴 建筑文化

中图分类号:TU0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8537(2011)06-0172-00

Wolfcjang Sachs曾说:世界不再会按照意识形态分成“左”、“右”,而是分成接受生态限制的人和不接受的人。气候和环境问题已经逐步被城市设计师和建筑师深刻认识,“可持续”成为设计师所必须坚持的新底线。

现在大量的书籍、文章、作品介绍都在宣扬生态问题会给我们的设计带来大的变革,这让我想起了20世纪8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建筑,那也是个被预期的“大变革”。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建筑思想因几十年的断裂而一片空白,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来势汹汹,国内建筑师因对其人文、社会背景解读肤浅而消化不良。结果在中国,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最终几乎沦落为符号的拼贴,当时的“符号拼贴”主要可划分为两类;一类直接照搬西方符号的拼贴,一类试图有所突破,用中国的传统符号拼贴。本意是延续文脉、为城市奉献人性化的细节,但因无文脉可呼应、细节失去尺度,后现代在中国只是演出了一场张牙舞爪的形式秀。

20年后,绿色建筑又轰轰烈烈登场了。这一次,政府是强力推手,在政府的主导和引导下,以规定加鼓励(胡萝卜、加大棒)的模式,绿色建筑迅速成为“显学”。如果说“后现代主义建筑”作为一种形式风格是中性的,绿色建筑一出生就“政治正确”,更容易变成标签、口号,最终很有走入“技术拼贴”的危险,和建筑文化层面、形式层面完全割裂。

因为“拼贴”是最简单的。

西方社会,在后现代主义建筑出现的同时,还有“高技派”,和“后现代主义建筑”一起,在面临现代主义的困境时分别向过去和未来求助。二者均试图对现代主义校正,但都落于风格的转变,很难为现代建筑开辟出新路。在后现代和高技派喧嚣的时候,以AlvaroSiza为代表的一批建筑师却仍坚持对功能、空间、行为关系这些现代主义建筑根本议题的探索,在现代主义的根基上开花结果,形成一种理性、又呈现出多样化的现代主义,经过20多年的时间,生命力愈发蓬勃,被社会及评论界广泛地接受。正如Robert Venturi所说,“后现代主义和它反对的运动一样是排外的”。奇历史作为模仿的集锦、缺乏文脉和内容,最终自己也只能成了历史的一个断裂带。

符号和技术,表征不同,但背后的危机有可类比性。

现在世界范围主流的建筑大师、设计公司,都在作品中对绿色有所响应但他们的设计思想未见得有什么变化,其中一部分也就是把技术贴上,而原来的“高技派”大师们正好延续他们的技术崇拜,如Glenn Murcutt这样的地方主义,虽可敬可贵,但在全球化大潮面前显得可以启迪、无法参照。现在大肆宣传的绿色建筑,仍未能为建筑指引清晰的变革之路。

在中国,甚至还出现了这样一种糟糕的状况,一个常规意义上的“差”的设计,妄图通过“染绿”,获得在另一种价值体系中的褒奖,实际上有一些已经得逞了。“绿色”成了一套话语权力,但又提供不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是时候把“绿色”纳入整体的建筑文化语境中去思考了。从技术的角度,新建的建筑已经能够做到对环境影响非常小,但为什么无法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变革?造价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就是“割裂”的存在,在社会和文化的层面没有介入,而只有产生文化的影响,才能对环境问题带来根本影响。

“绿色”只有有机地融入建筑思想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必须认识到它绝对不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社会、文化问题,否则,“绿色”很难进入建筑思想。

我们看早期现代主义大师,LouisKahn是自然光的热情倡导者,甚至坚持每个房间都要有自然光,光、人性、场地和功能一起构成了他的建筑思想,气候是Le Corbusier做设计的前提,他善于重新发现建筑的传统方式,重新定义了人类、环境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在《生态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中列举了三个主题,传统、技术、城市提出将传统和技术对立是一个错误的逻辑,一种更准确的方式是尽力去发现它们在何处会合、重叠。

“后现代”和“绿色建筑”在中国更容易产生拼贴现象的原因,在于这个潮流不是我们自发的,我们是跟潮者。在西方,人文科学、环境科学、艺术和建筑学之间的地带向来成果丰厚,而建筑学的理论基本上都是从这些上游领域衍生出来的,归本溯源总能摸到根基。比如“可持续”这个概念,发轫于生态学家,然后引起社会、人文的讨论和思考,整个城市都面临着调整,从而才波及到建筑行业。而我国社会人文研究和建筑基本上是各说各话,甚至在建筑行业内,先行动的都不是设计行业的牵头专业――建筑师,而是技术专家,研究及规则的制定也是先从技术开始,出现唯技术论也是在所难免的了。

反过来说,对于处于宏大叙事中的中国建筑师,“环境”恐怕不能算作他们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工具的身份和角色使得建筑师大多处于两种处境,一是业主或政府没有绿色的诉求,有这个觉悟和理想的建筑师,大多因为未将“绿色”纳入其整体设计观念,以堆砌和拼贴技术为“绿色”途径,“绿色”的努力会受制于造价的问题,二是业主或政府一旦考虑了绿色,首先向建筑师要求的就是一个技术集成式的作品,他们要的是被“标识”、被“示范”的绿色。如果说,建筑的“被关注度“是现在中国建筑师的最大目标,那么“绿色”也被安排服务于这个目标。

要突破以上困境,将“绿色”纳入整体的建筑思考是唯一出路。我们把“可持续”这个问题和其他的这个时代的问题一起思考,把绿色纳入理性的对物质文化的重新理解,才能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形成一套完整的建筑思想去指导设计。把物质层面的环境问题和现代人所谓“大城市生活的窘境”放到一起去想,我们岂止没有新鲜的空气了,我们的生活如此丰富又如此无聊以至“百货商店是闲逛者的最后逗留之处”(Waiter Beniamin语),当然除此还有一个虚拟层面的“网络”,我们的社会、生活及自己和大自然的疏离是全方位的。

试着想象一下,那种完全依赖技术支撑的“可持续”,很像科幻电影的场景,当环境和气候问题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被我们“缴械”了之后,我们是否就获得真正的自由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