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阳光私募“陨落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阳光私募“陨落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速成长的阳光私募正在落潮,出现业绩大滑坡、发行不顺、离职潮频现等现象。

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低迷,特别是中小盘股的暴跌,令曾经风光无限的阳光私募基金走下神坛。

业绩滑坡 出现清盘潮

回望去年,阳光私募以9.41%的投资业绩,跑赢上证指数和公募基金。但今年以来,阳光私募的业绩一落千丈。壹私募网研究中心统计显示,截至6月30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目前900多只阳光私募产品中,上半年整体平均收益跑输上证指数。其中,近八成阳光私募产品为负收益,且约有6.85%的阳光私募亏损超过20%。

部分阳光私募由于各种原因,比如说操作失误等,导致今年业绩大幅下滑,最大跌幅竟然超过40%。值得注意的是,排名倒数的国淼1期、天星2号、中财明利1号都是属于民间派私募,而且天星2号、中财明利1号都是刚成立于去年度次新私募。

明星私募也在劫难逃,不少冠军级别的私募纷纷“跌价”,新价值、世通、瀚信、从容等明星私募在今年上半年的表现欠佳。旗下产品跌幅多超过10%,甚至部分的跌幅更是超过了20%。尤其2009年与2010年的私募冠军齐齐沦陷,令人唏嘘。

在业绩重压之下,今年以来已有11只基金清盘离场,并且首次出现发行失败的案例,有私募人士坦言,目前已处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为困难的时期。

据了解,阳光私募的止损线一般在0.7元左右,当触及30%的亏损额时,投资者有权提出清盘。私募基金清盘有两种,一是到期主动清盘,二则是因连续一年资金规模低于2000万元或单位净值跌破0.7元止损线被动清盘。今年私募基金遭遇的清盘危机,大多属于后者。

壹私募网研究中心统计,今年前五个月共有11只遭到清盘,他们分别是新东风成长、梦想8号、深蓝1号、以太3号、宝华1号、永圣慧远、新泉1期、同威1号、鼎弘义1期、爱康1号、东方一期。

受困于当前的业绩表现,客户资金仍在持续赎回,未来还将有更多的阳光私募产品被清盘。截至2011年6月底,除上述清盘的数量外,目前还有二十多只产品单位净值已跌破0.8元,接近清盘线,其中净值低于70%的私募产品有18只徘徊在净值红线以下,皆为非结构化产品。其中市值最低的为阮杰操盘的鑫鹏投资,该产品成立于2007年12月20日,产品最新净值为31.24。

发行亦不乐观

因业绩惨淡,阳光私募的发行也很不乐观。从2007年到2010年,阳光私募发行的产品数量几乎以每年100%的速度成长,但是今年阳光私募发行市场逐渐归于平静。壹私募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各大信托平台上发行的非结构化阳光私募产品为112只(未含TOT产品),平均每月成立数量达18.66只,较去年同期下滑了26%。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单月成立数量也呈现环比下滑趋势。

近期,深圳一家券商系阳光私募遭遇发行失败,成为阳光私募首次发行失败案例。据了解,该私募发行的是一款主动管理型的阳光私募产品,4月份开始发行,发行期满募集资金才2000万元,离信托公司一般要求的5000万元甚至更高的成立规模相距甚远,最终该基金产品因募集资金太少而未能成立。

一只阳光私募产品的成立,投资顾问公司需要与信托公司走完关于信托证券账号使用的流程,期间信托公司需报银监会等,然后办理银行托管业务以及证券经纪业务,层层审批之后仍要经过一个月的募集期,信托产品方能成立。

而由于目前信托证券账号成本很高,信托产品的成立一般不低于5000万。市场赚钱效应减弱和信托公司募集规模要求提高都让阳光私募在这半年显得很不景气。

因募集资金困难,不少阳光私募被迫延期募集。今年以来,延期募集的阳光私募数量达16只,其中不仅包括尚雅、云程泰等明星私募,2011年上半年收益冠军呈瑞投资也遭到“冷遇”。

洗牌开始

壹私募研究员陈尚淮注意到,在种种因素的制约下,阳光私募的发行遭遇不小的挑战,然而一些多年未发新品的老牌私募却“老树发新芽”,纷纷在这一时期成立新品。

壹私募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的7月11日,包括重阳、中国龙、武当、淡水泉、景林、睿信、长金等老牌明星私募今年动作不断,产品密集发行。例如今年5月底到7月初,在不到40天的时间里,重阳投资相继成立了两期产品,其中重阳7期募集规模高达9亿元,创下了今年以来阳光私募单只产品发行的新高,并超过同期发行的多数公募基金。而武当资产也在7月成立两只产品。

这些逆市扩张的老牌私募的过往业绩大多比较稳健,在近2年、3年的业绩排行中大多排名前列。以重阳投资旗下的重阳1期为例,该基金成立于2008年9月,截止到6月30日,单位净值达到2.7414,在运行33个月里,累计收益率高达174.14%,年化收益率超过40%,最大回撤率仅为12.21%,在同期成立的私募中排名前列。此外,武当、中国龙、景林等老牌私募管理的产品表现同样以稳健著称。

陈尚淮认为,在目前的低迷的行情下,要成功发行新品的难度并不小,这不仅涉及到发行的渠道,还要得到投资者的认同。今年上半年,在疲弱的市场行情下,不少在去年表现出色的激进派私募损失惨重,稳健派重新受到银行销售渠道和投资者的青睐。

在市场观察人士看来,这为阳光私募未来的行业整合埋下伏笔。通常情况下,阳光私募机构的收入模式是资产管理规模0.5%的管理费+盈利提成20%。发行不利,加上全面亏损,实力薄弱的中小私募面临生存危机,而逆势成长的私募在危机过后将更上一层楼。

链接:危机促使私募“内在式”成长

我国私募基金业进入门槛比较低,行业内良莠不齐。有些私募一味追求规模的扩张,尽管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但很多私募基金在投研、人才等方面的成长却是滞后的,远跟不上产品数量和资产规模扩张的脚步。

比如在人才方面,今年私募界频现核心人员离职事件。深圳金中和投资公司在2008年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称道的“熊市冠军”,但今年年初该公司原投资总监邓继军、研究总监彭迅离职。此外,还有向日葵投资总经理兼投资总监金晓斌离职,孙燕军离开北京弘酬投资,彤源投资基金经理顾峰低调出走,柏坊资产投资总监谢柳毅辞职等。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私募核心人员离职事件已经发生了10起以上。

“今年的私募核心人员离职风潮,大多数是由于激励不足所致。”一位离职的投资经理表示,其获得的收入远低于为公司创造的价值,在其任职私募基金经理两年期间,管理的产品为公司实现上亿元的净收益,而该公司给予的报酬仅百万元,远远低于自己的预期。

在饱尝了人才流失的被动局面后,私募公司已经开始重视激励,尤其是股权激励,用“金手铐”将大家绑在一条战船上。2008年的“熊市冠军”再度崛起,深圳金中和投资公司的“重庆国投•金中和西鼎”取得了今年上半年业绩第五名,目前该公司的股权已经能够覆盖到了所有的核心人员,而全员股权激励也正在筹划中。

从这个角度来说,光环褪色以及有可能发生的洗牌,对于私募基金业的未来发展来说却并非坏事。

部分业绩不佳的私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