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注重研究化学教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注重研究化学教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生对化学不感兴趣,别说自觉地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了,恐怕连正课时间也不会专心致志,这自然难以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反映在教学上就是老师的教学效果。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越高,学习化学的效果就越好,老师的教学效果也越好;反之,学生对化学不感兴趣,老师的教学效果也就差。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与老师的教学效果成正比。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环境影响和老师教育的结果。化学老师是化学教学环境的营造者。老师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营造出不同的化学教学环境,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刺激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力度是不一样的。作为化学教师,当然希望自己的教学效果好一些。要使自己的教学效果好一些,就必须认真研究化学教学的方法,创造出能够产生强烈刺激的化学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实验探究

在文化课教学中,化学是要求学生借助于实物动手操作比较多的学科。除信息技术外,化学课对学生动手操作的要求也比较多。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化学实验比其他学科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鲜的事物能够给人以比较强的刺激,而强烈刺激能够使人兴奋,对该事物产生兴趣。数学作业,学生可能一周要做五六次,而化学实验一周可能做一两次,或者一次也不做。做化学实验对学生来说那就是新鲜事,能够使他们产生激情。另外,化学实验常常有奇迹发生,出乎意料的实验结果往往能使他们兴奋不已。例如,教学硝酸的氧化性。让学生在两支试管里各放一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立即用带导管的胶塞塞住试管口,并将导管插入另一个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里。反应片刻后,将加稀硝酸的试管上的胶塞拔掉,使空气进入试管,再塞好胶塞。学生会看到,加入浓硝酸的试管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加入稀硝酸的试管,反应并不明显,按照常理思考,拔掉胶塞后,试管里进入无色的空气后,反应应该更加缓慢,结果反而有红棕色气体出现。像这样出人意料的迷团,常常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对于化学实验,老师要放开手脚让学生独立操作,自主探究化学的奥秘。因为实验是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他们在发现新知识后,会有一种成就感,这种胜利的感觉,会驱使他们更加喜欢化学。

二、设扣激趣

设扣就是人为地制造出其不意的结果。在一些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表现手段。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情绪与心理落差有关,心理落差越大,人的情绪变化就越大,心理落差越小,人的情绪变化就越小。人们在接受事物的时候,总会根据当时的情况,结合自己的经验,对事物做出自认为合情合理的推测,如果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所料,就会产生自豪感;如果事情的发展出乎自己的预料,就会造成比较大的心理反差,使人为之一振,产生一个兴奋的高峰。设扣的目的就是误导人,故意把人的思想引向歧途,制造出较大的心理反差。所以,设扣能够激发人的兴趣。

化学知识有很多地方可以设扣。就拿金属来说,在人们的心目中金属是固体的,可是,偏偏汞是液体的;多数人认为,金属元素以化合物状态存在于自然界的理由是金属比较活泼,然而,黄金偏偏是以单质的形态存在于自然界的;一般人认为,铁是坚硬的,掺进杂质会降低它的硬度,事实却恰恰相反,在铁里加入适量的碳,铁将更加坚硬。水银的物理性质,黄金的自然存在形式,铁的属性,都有超乎常理的情况。正因为它们超出人们的常规认识,才容易造成心理反差。也就是说,比较容易设扣。设扣的前提是所教学的知识与人们的常规认识之间存在差异。如果所教学的化学知识与人们的常规认识是一致的话,那么设扣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老师的任务就是设法加大这个差异,在学生的心里造成更大的心理反差,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联系实际

化学课的教学不能够照本宣科,老是让学生观察实物,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做实验归纳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的实际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学生对化学感兴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外界的强烈刺激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有比较大的心理反差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有对化学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在这种动力的推动下诱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在这些因素中,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是产生学习化学兴趣的不竭动力。

追求有效劳动是人的本能,也就是说,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劳动是有用的。如果人能够感受到自己付出的劳动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是有用的,他就会积极投入到这项活动中。如果他不知道自己的劳动有什么用处,当然不会热情地去干这些事情。学习化学也一样,学生知道自己学习化学的用处,就会喜欢化学,积极投入到化学学习中;如果他们不知道自己学习化学的意义,就不愿意为此而付出无谓的劳动。反映在学习上,就是对化学不感兴趣。化学教学,联系学生的实际,学生会感到学习化学对自己有用;联系生活实际,学生会感到学习化学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有用;联系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实际,学生会感到,学习化学对自己将来的工作有用。这些都会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

结合实际教学,化学能够使学生获得强烈的荣誉感。化学充满整个世界,我们都生活、工作在化学的包围中,但是很少有人去研究自己周围的化学物质、化学现象以及物质生产的化学过程。我们的学生研究了自己周围的化学,并有所收获,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就比别人更透彻、更深刻,就能产生优异的感觉。这种感觉会使他们对化学表现出比较高的兴趣。

参考文献:

丁成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J].新课程:中学,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