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黄淮海麦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黄淮海麦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介绍了黄淮海麦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症状、致病病原、传播途径、发病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发生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措施;黄淮海麦区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139-01

小麦赤霉病又叫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调查发现,小麦赤霉病在我国的中、南部及北部、东北部均有发生。尤其是近几年在河南周口、驻马店、漯河以及周边地区发生较为严重。小麦从幼苗至抽穗均可受该病危害,病害严重时,造成病部以上枯黄,甚至不能抽穗;抽穗期感病形成枯白穗,感病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小麦赤霉病品质外,还含有致病毒素,人畜食用可出现中毒现象,严重时造成死亡。

1 发生症状

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可将小麦赤霉病分为4种:一是苗腐。一般土壤中病残体侵染或种子带菌引起,初见芽变黑,后根冠逐渐腐烂,轻者病苗黄瘦,重者死亡,枯死苗湿度大时产生粉红色霉状物。二是茎基腐。发病麦株,基部组织变褐腐烂,最后全株枯死。三是秆腐。多发生在穗下第1~2节,初在叶鞘上出现水渍状褪绿斑,后扩展为淡褐色到红褐色不规则形斑可向茎内扩展。病状严重时,造成病部以上枯黄,严重时不能抽穗。气候潮湿时病部表面可见粉红色霉层。四是穗腐。小麦扬花时,初在小穗和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病斑,逐渐扩展变黄褐色或呈青枯状,以后在颖壳合缝处或小穗基部生出桔橙色霉层,后期在病穗上可形成紫黑色小颗粒,用手触摸,有突起感觉,不能抹去。病轻时,局限有1个至几个小穗发病,多形成“半截穗”;病重时,全穗或大部小穗发病,造成穗部不同部位不同程度枯死,形成“枯白穗”,病部位容易折断,病穗籽粒干瘪,皱缩,丧失发芽力[1]。

2 致病病原与传播途径

小麦赤霉病由包括燕麦镰孢、串珠镰孢、禾谷镰孢、黄色镰孢、锐顶镰孢等半知菌亚门真菌引起。其中,对项城地区危害严重的是禾谷镰刀菌,其主要特性如下:很少产生小型孢子,大型分生孢子呈镰刀形,有3~7个隔膜,基部足细胞明显,顶端钝圆,单个孢子无色,聚集一起时呈粉红色黏稠状。在我国北部麦区,病菌能在麦株残体、带病种子和其他植物如玉米、大豆等残体上以菌丝体或子囊壳越冬、越夏,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子囊壳放射出子囊孢子并散落在花药上,经花丝侵染小穗,几天后产生大量粉红色霉层,在开花至盛花期侵染率最高[2-3]。

3 发病规律

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受气候、菌量、作物生物期、品种的抗病性以及栽培管理措施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气候条件、菌量及作物生育期相互配合程度,对病害的流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小麦抽穗至扬花期阴湿多雨,平均气温高于15 ℃,田间玉米、大豆根茬、秸秆残留量大,且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赤霉病就可能严重发生和流行。一是温度。此病的发生与温度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在春季气温7 ℃以上,即可形成子囊壳,气温高于12 ℃形成子囊孢子,平均气温低于13.7 ℃,一般不会发病。二是品种。不同品种发病程度差异很大,晚熟以及颖壳较厚的品种发病较重。据观察,在项城地区推广的小麦品种周麦18、矮抗58发病较重。三是湿度。在小麦抽穗扬花期,连续降雨2~3 d或空气潮湿、土壤含水量大于50%以上时,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的流行。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空气质量的逐步恶化,雾霾天气增加,为赤霉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四是前茬作物。近年来,由于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伴随着秸秆还田比例的大幅提高,病残体菌量逐年增多,给病害的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五是地势及土壤。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黏重土壤的地块发病较重。偏施氮肥、群体高、密度大、田间郁蔽的地块发病较重,反之则较轻。

4 防治措施

一是农业防治。选择抗病、耐病、高产小麦品种;冬春清洁田园,清除田间玉米、大豆、棉花、麦秸等秸秆或根茬,减少越冬菌源;晚熟品种要适当早播,有利于避开小麦扬花期遇雨,减轻此病为害;合理排灌,湿地要开沟排水。收获后要深耕灭茬,减少菌源;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肥,忌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4]。二是化学防治。种子处理。播种前用50%多菌灵100 g或70%甲基托布津60~80 g对水适量拌种50 kg,并可兼治根腐病、全蚀病等多种病害。在抽穗扬花期如气温偏高,据气象预报并有持续2~3 d阴雨过程,即应在降雨前采取喷药保护。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 kg/hm2,或70%甲基托布津0.9~1.2 kg/hm2,或33%粉锈纹枯净可湿性粉剂1.2 kg/hm2对水300~450 kg进行喷雾。如果雨前未来得及喷洒,雨后要及时补喷。如果没有进行喷药预防,当病害发生后,决不能掉以轻心,要适当加大剂量及时喷药[5]。

5 参考文献

[1] 农业植物病理学(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86-188.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作物病虫害(上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348-350.

[3] 华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4] 戴四基.沿淮及淮北2012年小麦赤霉病流行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6):17557-17558.

[5] 谢红联,汤露萍,石磊,等.2012年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原因与防治技术探讨[J].上海农业科技,2012(6):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