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聚焦低效现象,建构纠正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小学英语课堂由于受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出现各种各样的教学低效现象。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发展。试对常见的一些教学低效现象进行个案分析,并初探其对策。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低效现象;对策
小学英语课堂往往受到大班额教学、教师专业水平有限、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出现各种各样的教学低效现象。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发展。下面笔者就英语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几种低效现象进行分析并就其策略建构进行初探。
现象一:单一的教学模式限制学生能力的发展
例如,课前进行warm up时,不少教师惯用师生之间一对一的问答;教学单词时,大多数教师采用“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的形式;操练句型时,同桌对话几乎成为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学课文时,总能看到教师针对课文内容提问,学生做出相应回答的现象。从表面看,这些方法简单易行,反馈及时,且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我们发现,在这些单一教学模式的长期“熏陶”下,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学习兴趣会逐渐减弱,学习潜能很难得到充分挖掘。
策略建构: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为学生建构“潜力课堂”
以warm up为例,从纵向来说,本环节的学习活动应该随年龄变化形成梯度变化,以满足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需求。如低年级学生学习了name,age,numbers,colours...之后,可以尝试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体验初学英语的喜悦。中年级学生可尝试当小老师,用英语与其他学生进行问答,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高年级学生则可以用一段话描述熟悉的人物或发生在周围的事件,并根据描述内容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体验创造性学习的成功。从横向来说,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层次性,以高年级学生为例,可以让低能力学生每天汇报一下日期、天气,或随意进行三言两语的表达。组织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表演一些自编的对话或较为简单的课本剧。让“吃不饱”的学生接受较高难度的挑战:朗读英语短文、讲英语故事、给动画片进行角色配音等。如此一来,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潜力开发和成功体验,学习热情和能力就会稳步提高。
现象二:TPR的不恰当使用导致课堂空洞浮躁
TPR,全称Total physical Response,译为全身反应教学法,它被认为是“感官的学习方法”,曾被许多英语教学专家研究和推广,也很受英语教师的青睐。但TPR实际上是英语母语和二语语言习得的一种方法,强调低龄儿童在学说语言前大量地听和做,以期先听―再理解―再反应―再表达,这是一种极端机械主义的语言自然习得方法。若使用不当,会使课堂变得空洞浮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效率。以牛津英语5B Unit 6为例,本单元是一个以“give orders发令”和“follow the orders听指令”为主要内容的单元。一名教师在授课时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指令,学生不时地听指令做动作,整堂课上显得热闹非凡,但课后让学生说上几句相关的指令用语,竟像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试问: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如此的TPR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需求呢?由此想到,在日常教学中常常看到教师扯着嗓门喊,学生热热闹闹演着TPR教学活动,很多时候只是追求一时的效应,是低效的甚至无效的教学现象。
策略建构:重视语言的内在习得,使活动“推陈出新”
面对我国目前没有学习英语的大环境,大班额教学和课时较少的实际情况,TPR教学法对英语教学起着一定的作用。然而如何尽其所能呢?我们可以尝试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作出创新。如,教学Point to the window.这一句型时,一方发令,另一方可以同时做出语言和动作的反应:Yes./OK.This/That is the window.这样就可以化单一的“先听―再理解―再反应―再表达”为“先听―再理解―再语言反应+动作表达”,增强了语言教学的实效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在实际交流中加强运用。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发这样的指令:Come to the front. / Please go back to your seat.学生在听到这样的指令后要做出相应的反应:OK. / All right.这样一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就变得自然贴切,语言的习得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实现。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聚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现象,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反思,积极研究改善对策,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为打造高效课堂注入正能量。
参考文献:
[1]张顺生.努力营造环境,促进英语习得.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2(07).
[2]马俊明.对TPR的一些反思.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