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时期加强高校班导师工作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校建立班导师制度对于新的教学改革形势下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定位不准、职责不明、责任心不强、沟通交流不畅、考核评价不够等问题。可以从明确定位和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和完善评价考核制度入手,采取对策加强班导师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022-03
高校班导师制是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加强学生的教育培养,而推出的一种新的举措,已经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一种新的机制,对高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是根据作者从事班导师工作的经历,谈一些关于加强班导师工作的粗浅思考。
一、加强高校班导师工作的意义
1.加强高校班导师工作是新形势下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需要。高校的本质任务是培养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规模迅速扩张,特别是高校学分制学籍管理模式推出后,原有的辅导员承担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模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上课的班级不再是原来班级的概念,学生的素质也随扩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物质生活有了较大改善的情况下学生中各种心理问题也不断出现,要培养出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贡献的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需要在辅导员管理学生的基础上,配备班导师作为补充,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指导”、“督导”和“疏导”,培养出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素质、掌握了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2.加强高校班导师工作是新形势下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班导师从笔者所在的学校来看,是由正在承担教学任务的专业老师来担任的,由专业老师担任的班导师既可以通过自己承担的教学课程更好地了解教和学的情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本专业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等情况,以便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高校班导师工作是新形势下有效实施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的必要举措。高校实施学分制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无论是教学体系、教学方法,还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等许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样一种学籍管理制度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管理模式,加强对学生教育引导。
4.加强高校班导师工作是新形势下构建和谐校园培育良好师生关系的有效载体。推行班导师制度,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现行的教育管理模式使传统的师生关系受到极大冲击,造成专业老师与学生缺少交流而关系淡漠。另一方面,笔者所在的学校辅导员管理的学生一般都在200人左右,与学生的交流也非常有限,再加上辅导员大多数不是本专业领域的,多半无法给学生有效的专业指导,在这种状况下很容易带来学生群体与教师群体关系的疏远和冷漠,建立班导师制度,通过班导师对学生的“引导”、“指导”、“督导”和“疏导”等,学生会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情,增强对教师的尊敬和感恩之情,而教师也会由此增强自信和激情,实现教学相长,改变师生之间的疏远和冷漠状态,构建和谐校园,培育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高校班导师工作的现状
高校实行班导师制度无疑是适应学分制学籍管理的重要举措,是辅导员工作有益的、必不可少的补充。但是,在现实执行过程中就笔者所在的学校来看确实还存在以下问题。
1.定位不准、职责不明。班导师制度是为了在学分制学籍管理下更细致地实施因材施教,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而推出的一项举措。但现实中存在定位不准、职责不明的情况,将班导师定位、职责仅限于学业的指导。从笔者所在的学校来看,学生管理工作主要由辅导员担任,但辅导员往往缺乏专业背景,年纪又较轻,对学生教育管理就显得影响力不够,辅导员作为学长(学姐)的身份较容易和学生沟通,在不少方面可以给予学生帮助,但由于阅历等因素在生活、学业、职业生涯规划、心理等方面问题上他们也无能为力。笔者认为班导师的定位、职责应该是:对辅导员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对学生进行大学生活的引导、职业生涯的指导、学业的督导和心理问题的疏导,使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定位不准、职责不明,导致各个学院在班导师的配备上做法不一,有的学院仅为一年级学生配备班导师,没有按照任期一届的要求落实,即使是一年级学生配备的班导师也仅停留在对学生学业的指导,没有对迷茫的大学生起到必要的引导。
2.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到位。从笔者所在学校配备的班导师情况看,班导师的工作情况参差不齐。有的班导师能比较好地履行班导师的职责,得到同学们的肯定;有的班导师工作责任心不强,把班导师工作不当一回事,仅仅是挂个名,从来不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情况,有的学生反映根本不知道有班导师这回事,也从来没有见班导师与他们沟通和交流,给他们指导;有的班导师虽然也承担一些工作,但由于时间和精力等各种原因工作不到位,仅仅是利用上课时间给学生一些关心和指导,没有真正起到班导师应有的作用。
3.沟通渠道不畅。现在的不少高校采用两地办学,笔者所在学校也是两地办学,老师们往往是两校区之间来回奔波,匆匆忙忙赶来上课,上完课又急匆匆回家或回另一校区,学生和老师课外沟通交流的机会很少,从班导师制度设计上要求班导师经常深入学生了解实际情况,不定期召开会议,组织学习、学术等活动,但实际执行上很难做到;另外,从班导师的制度设计上还要求班导师要告知学生每周在办公室的时间,让学生主动与班导师交流沟通,但实际上绝大部分班导师没有这样执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很少;虽然不少班导师采用了其他一些通信沟通交流的方式,但有些问题通过电话或者QQ等通信工具无法说清楚,也不可能达到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效果。因此,实际上存在着沟通渠道不畅的情况。
4.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评价体系。从各个高校班导师制度设计来看都有相关的考核评价的条款规定,但往往又缺乏可操作的细则,没有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来设计考核评价制度,缺乏科学的评价;对班导师工作开展的情况,仅凭印象,既没有班导师本人全面的总结汇报,也没有到学生中去了解班导师工作的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对于班导师工作虽然也有职称评聘上的要求,但实际上没有担任过班导师的照样可以评聘高一级的专业技术职称,条例规定缺乏严肃性。虽然在条例中也提到了对优秀的班导师奖励,但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几乎没有看到过对优秀班导师的表彰和奖励,没有起到榜样示范的引领作用。
三、加强高校班导师工作的对策建议
高校班导师工作的现状,客观存在一些问题,问题的形成有多种原因,解决问题需要多种条件,对策建议也应该取多维视角。
1.准确定位、明确职责。高校班导师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下推出的加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新举措。班导师工作有其特殊内容,同时也有与辅导员工作相同的部分,是对辅导员工作的必要补充。一是对新生大学生活的引导,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大学生活是迷茫和陌生的,如何度过大学四年学习生涯,使大学生活更加有意义,班导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人生理想,明确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爱国、爱校,遵纪守法的作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二是职业生涯的指导,不少学生选择专业带有盲目性,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将来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不是很清楚,班导师熟悉本专业的情况,可以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指导,让学生尽早确立目标,尽早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三是学业的督导,班导师都是本专业的任课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熟悉本专业的培养方案,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班导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容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班导师还可以承担学生专业实习指导的工作;四是心理问题的疏导,现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依赖性比较强,对于独立生活一下子难以适应,再加上进入大学后教学环境、教学模式、教师的授课方法、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容易带来一些问题,也会使部分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班导师有辅导员所不具备的年龄等方面的优势,阅历丰富,可以用生活中事例帮助和引导学生,解决一些问题,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积极疏导。
2.选优配强、强化责任。从笔者所在学校班导师工作的情况看,班导师的选择显得非常重要,班导师的工作之所以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主要原因一是是否自愿主动,二是工作责任心是否强。所以,要选优配强班导师:首先,要选择愿意主动承担班导师工作的专业教师,愿意主动承担班导师工作的老师,会主动开展相关的工作,对自己不是很了解的也会想办法去主动熟悉,而不愿主动承担班导师工作的即使让他来担任班导师,也只能是应付了事,“拨一拨动一动”,“推一推进一进”;其次,一定要选择责任心比较强的专业老师来担任班导师,班导师工作从某种角度来看也是一项“良心”工作,好与坏不一定马上显现,做与不做不一定就能看出不同,但最终必然是有区别的,因此,有强烈责任心的人担任班导师,他(她)必然会认真做好班导师的相关工作,甚至他(她)还会主动去做班导师职责以外的有关工作来帮助、引导学生的成长、成熟、成才。
3.拓宽渠道、畅通沟通。班导师的工作重在“导”,“导”必须要通过沟通和交流的方式进行,因此,必须要有沟通交流的渠道,并确保沟通交流渠道的畅通。首先,要确保传统的沟通交流渠道的畅通,面对面传统的沟通交流还是非常有效的,特别是现代社会下显得更加需要,因此,班导师要充分利用承担课程教学的机会,在课前、课中、课后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特别是对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教育,应定期召开不同学生群体参加的座谈会,了解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应设置每周在办公室接待学生的时间,接受个别学生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为他们释疑解惑。其次,要拓展沟通交流的渠道,充分发挥现代通信技术的作用,拓宽沟通交流的渠道,可以通过电话、邮件、建立QQ群、微信、飞信、微博等现代通信手段来了解学生的动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从而帮助和引导学生。
4.完善制度、优化评价。一是班导师制度本身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班导师工作的考核评价标准需要进一步细化,应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班导师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对不合格者及时予以撤换,并作相应的处罚,对优秀班导师,学校予以表彰及奖励,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二是应该完善制度执行的相关条款,对不执行制度有处罚的相关规定,确保制度的严肃性,制度一旦制定出台,一定要严格执行,否则比没有制度还不好。
参考文献:
[1]曲水军,姜丹.关于完善高校本科生班导师制度的几点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11,(12).
[2]惠有利.班导师在高校学生教育培养工作中的作用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0).
[3]李岩,王中兴,黄影.本科生班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7).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规划项目(BKA110089)
作者简介:唐芳仙(1965-),女,汉族,上海人,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