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世界梨专利技术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世界梨专利技术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为了解国内外梨产业专利申请的情况,把握梨相关产品的研发趋势,为我国梨产品的研究与市场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技术依据,【方法】在三大专利数据库中检索1985―2012年间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瑞士等国家以及欧洲专利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简称“七国两组织”)的梨专利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从2007开始,梨专利取得了较大的技术突破和飞跃式发展;检索获得梨专利1048项,主要专利类型为发明专利,占68.54%;专利有效年限:发明专利平均5年,实用新型专利平均4年,外观设计平均1年;专利内容的IPC(国际专利分类)主要隶属于A类(人类生活必需品领域)占61.3%;世界梨主要专利国家为中国、美国、日本和韩国,占申请量的89.50%;中国专利申请热点地域为江苏、山东、河北、安徽、北京、辽宁、浙江、广东、新疆、云南。预计未来专利申请热点是梨功能食品开发及生物技术推广应用。【结论】 我国的梨专利数量排名靠前值得欣喜,然而在专利的基础性及专利应用于产品转化方面,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地区仍有差距,我国梨技术研发应更加重视基础性研究,同时不断推动梨技术专利的转化。

关键词: 梨; 专利; 统计分析; 生产趋势

中图分类号:S6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9980?穴2013?雪01-0127-07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专利文献中包含了世界上95%的研发成果,涵盖了较全面的科研情报信息。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专利情报,不仅可以缩短60%的研发时间,还可以节省40%的研发经费[1]。

梨是世界范围内最受消费者喜爱的水果之一,世界上栽培梨树的国家有76个,梨属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国内外保存的种质资源有4000多份,但主要分为西洋梨和东方梨2大类[2]。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数据,2010年世界梨收获面积和产量分别为152.658万hm2和2264.476万t。同年,我国梨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分别为104.062万hm2和1 523.186万t,分别占全世界的68.2%和67.3%,均居世界首位[3]。梨树种植产业规模的不断发展,促使很多个人、科研院所、企业等对其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并申请了相关专利。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针对梨树专利的分析报告,从我国梨树及其衍生专利保护现状出发,对世界梨树整个产业专利技术进行分析至关重要。

本文对国内外的梨专利进行检索并对数据库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梨专利申请情况与授权现状进行了综合比较,并对梨相关的专利技术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掌握其专业领域发展动向;通过国内外比较,提出我国发展梨产业的战略观点,为我国梨研究及专利预警提供依据。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采集源为CNIPR中外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4]、国家知识产权局政府网站专利检索平台[5]、上海知识产权(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6]三大专利数据库。专利检索范围为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瑞士等国家以及欧洲专利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内的7个国家和2个组织(简称七国两组织)在1985年9月10日至2012年2月22日的已公开的梨专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如果发明专利申请人不申请提前公开的话,专利在申请之日起18个月后公开[7]。因此在这里提到的日期,实际上是指专利申请日。实际上还有一部分申请时间晚于2010年9月底的专利由于没有公开而未列入本次分析中。

1.2 数据筛选

根据研究目的与特点,选择使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排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的检索流程概括如下:

1.2.1 初步分析主题,选择主题词,确定技术分类

以主题词为检索条件,通过IPC分类查询进行专利信息检索,结果表明:以“梨”为关键词的专利主要分布在A01N65/24(樟科,例如月桂,鳄梨,檫木,肉桂或樟树)、A23N4/14(用于苹果、梨或其同类物)、A61K31/047(含2个或多个羟基的,例如山梨糖醇)、A61K31/34(有仅以1个氧作为环杂原子的五元环的,例如异山梨醇)、A61K36/33(仙人掌科,例如刺梨或仙影拳)、A61K39/018(巴倍虫属抗原,例如泰累尔氏梨浆虫抗原)、C07C57/10(山梨酸)、F16L51/04(弯头的使用,如梨形的)等的八个IPC大组中。

1.2.2 初检 根据IPC分类表查询结果,以正则表达式“pear or pears or 梨 not 鳄 not 刺 not 凤 not 藤 not 山梨糖 not 山梨醇 not 山梨酸”这一关键词进行初步检索。

1.2.3 根据初检获得的梨树专利,确定和完善相关技术关键词和技术分类 对初检的结果,依据内容与梨相关性进行二次分类整理,去除与梨不相关专利。以每条专利中的专利名称、申请日期、公开日期、授权日期、申请人、专利摘要等作为本研究的基本数据来确定和完善相关技术关键词及其技术分类。

1.2.4 通过专家咨询,修改初步检索式,确定完整的检索策略并检索 检索式共4个:标题关键词检索式;主分类号(IPC)检索式;摘要与相关分类号组合检索式;标题与相关分类号组合检索式。

1.2.5 人工排查,确定数据库 通过前面的4个步骤,可以最大限度地覆盖所检的技术点,也即确保检索专利的广度;再通过第5步相关技术人员的人工排查,并在3大检索平台中系统检索查漏补缺,则可以使检索到的专利技术更为相关,也即确保专利检索的精度。经过以上步骤,最终确定了梨专利数据库。

1.3 主要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是根据专利类别、申请人、申请日等专利著录项目进行科学计量统计,分析和预测行业发展趋势;定性分析是对每条专利信息进行分类标引,并进行科学计量统计,分析和预测不同技术类别的发展趋势;图表分析是将数据分析结果以各种图表形式表达,包括清单图、生命周期图、技术发展图等。

2 梨专利信息分析

经过人工排查去除类似梨晶体等的无关信息,获得了1048项与梨产业相关的有效信息。其中中国发明专利338项,约占总数的32.25%;实用新型专利39项,约占总数的3.72%;外观设计专利147项,约占总数的14.03%(图1)。从公布的3种专利类型所占比例来看,中国以发明专利为主,外观设计专利其次,说明梨形的外观设计有很强的物理学和心理学优势,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不过真正具有核心技术含量的专利所占比例并不高,尤其实用新型专利太少,仅占8.74%。根据专利申请人国别划分,中国446项,占42.56%;其次是美国160项,占15.27%;然后是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德国,英国,法国分别占12.69%,4.96%,2.19%,1.43%,1.05%,0.86%。这反映了“七国两组织”对梨产业及梨衍生产品开发的现状及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重视程度。

2.1 发展趋势分析

2.1.1 梨专利申请及公布年度统计 我国梨专利从1985年开始只有1项专利申请,世界仅共有4项。从图2可以看出,20世纪80―90年代一直处于梨专利申请的起步阶段,专利申请数量并不大。而从2000年开始世界梨产业发展上升趋势明显开始进入快速上升阶段。在此期间,年增长率为40%~70%。截止到目前为止,申请的专利量到2010年到达顶峰(178项)。申请量的快速增加表明,梨产业及其衍生产品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化步伐日趋加快,发展前景良好。

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在全球范围的2183项林业育种专利技术中,排名前列的依次是美国、欧洲、中国和日本。其中,美国共申请专利909项,占总量的41.6%;其次是欧洲,共有498项专利技术在欧洲或其成员国申请了专利,是美国的二分之一;中国紧随其后,共有299项专利技术,几乎占到美国的三分之一;日本列第四,仅有186项专利申请。此结果可见美国在林业育种方面占据相当大的优势[8]。从全球林业育种技术发展趋势看,专利申请量在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保持较低的平稳水平,自90年代中后期起开始迅速增长,1998年的申请量达到1990年申请量的3倍,并在此高度上保持相对平稳发展的申请量水平。从中国梨发展趋势看,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所占比重很小,但是此后保持着迅速增长的态势,尤其是近年来,该领域技术的中国专利申请量显著超过欧洲和日本,增速更为迅猛;而欧洲和日本的专利申请量所占的比重呈现逐渐萎缩的趋势。

2.1.2 专利权限统计与分析 根据中国专利法,发明专利的专利权有效期限为20 a,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专利权为10 a,专利超过专利法的规定期限便成为失效专利[9]。对已公开的梨专利的平均专利年限分析表明:发明专利平均年限为5 a;实用新型专利平均年限为4 a;外观设计专利平均年限为1 a。其中时间较短的专利如砀山酥梨果实单果重主效QTL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专利号(下同):CN201110031842.X)专利有效期为1年。专利年限较长的如一种梨酒的酿制方法(CN91107967.X)其有效期为20 a。通过CNIPR中外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分析与梨相关专利已失效专利137项,其中中国外观设计专利(失效)117项。占85.4%;中国发明专利失效17项,占12.4%,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失效)3项,占2.2%。

2.1.3 梨专利申请人分布 表1为梨专利申请人分布情况。总体而言,专利申请人相对分散。通过对梨相关专利区域申请人分析进行统计,区域申请人中,中国主要为大学,美国主要为公司法人。在479项国际专利申请中,共有436个申请人,其中主要为法人申请人。国外申请人主要有美国的阿特拉斯公司、卡尔顿苗圃公司,国内申请人中主要有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以及陈慧婷个人等。这显示出梨领域专利布局处于萌芽阶段,未显示出单个申请人具有明显意图的专利战略。中国梨专利申请人的平均专利年限普遍偏低,多数情况是由于专利批准后,每年需要交纳一定数额的专利保护费用,使得很多人放弃了专利保护,以至于表现出年限的差别,这并不说明这个专利使用期短或没有价值。

2.1.4 我国梨专利在各省分布情况 图3为梨专利在中国各省分布的情况。对我国梨专利申请人地域分布进行分析,在国内446项发明专利中,江苏、山东和河北的申请量位于前3位,其中江苏省申请了78项专利处于领先地位。江苏地区虽然不是梨主产区,但是其拥有良好的经济和技术基础。梨产品的申请情况与其地方相关政策导向、产业布局以及研发技术力量等因素密切相关,反映出该省对知识产权的重视。

2.2 梨专利技术构成分析

2.2.1 梨主要专利大国专利技术构成类型分析 梨专利技术构成分析如按照IPC大类分组则结果如下:“七国两组织”梨专利技术构成主要在A23L即“食品、食料或非酒精饮料及它们的制备或处理”、A01H即“新植物或获得新植物的方法;通过组织培养技术的植物再生”、A23B即“保存,如用罐头贮存肉、鱼、蛋、水果、蔬菜、食用种籽;水果或蔬菜的化学催熟;保存、催熟或罐装产品”、09-03即“盒子、箱子、集装箱、防腐罐或盒等”。由此可推测出世界梨研究重点是梨果的深加工如梨汁、梨酒、发酵等方面,其次是梨栽培和生产相关技术,如梨整形、贮藏等方面,然后是梨商品的包装、设计等的外观设计方面。

如表2所示,中国、韩国、日本专利与美国相比,在梨的加工、生产、包装、贮藏、栽培、育种分布相对均衡,没有明显的偏重。中国在A23L、09-03和C12G等IPC小类所占的百分比与“七国两组织”基本持平,而在A01H IPC小类的梨新品种获得的方法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与中国相比,日本梨专利在A23B IPC小类的梨的生长调节剂所占比例远高于中国及“七国两组织”所占的百分比。韩国在A23L所占比重大于“七国两组织”的平均水平,说明韩国在梨食品、食料或非酒精饮料及其的制备或处理汁液的提取,发酵和冷藏领域占有优势。美国梨专利明显不同于“七国两组织”里任何一个国家或组织,其分布相对集中在A01H IPC小类下,其专利在A01H1改良基因型的方法占有相当的比重,如梨半乳糖苷酶基因,果胶酶基因,扩展蛋白基因以及它们的实际推广运用(us20030362091等);在A01H5有花植物即被子植物类专利具有明显偏重,如梨新品种命名(US20080074086、US68479776A等)的专利。以上分析可知,美国作为林业育种大国在梨新品种育种及其冠名权保护的重视程度高于中国,日本和韩国。

2.2.2 聚类分析 按照专利申请内容对专利进行聚类分析,相关关键词为:苹果梨、梨小食心虫、制备方法、工艺、发酵、莱阳梨、雪梨、梨膏、保鲜方法、装置、保鲜剂、梨树、果实、花粉管等。此结果说明,目前世界梨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梨的采后加工工艺、贮藏保鲜及品种选育等几个领域。

3 中国梨专利技术构成特点分析

目前,我国梨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农业领域的栽培技术及梨树的育种领域(占31.7%),此部分涵盖了梨树的专用肥配方(CN1245157)、梨果袋(CN1062823)、梨基因克隆(CN101736024A)。其次是梨果实衍生产品在贮藏保鲜及食品加工领域的制备方法,工艺及发酵领域(占27.2%),此部分涉及了梨深加工生产的梨浓缩汁(CN94115185.9),梨酒(CN91107967.X)及梨罐头(CN200910263954.0)等生产领域。再次是以花粉管、梨花粉、梨树、基因、梨火疫病等为关键词的梨科学研究领域,如快速鉴定梨自花结实性植株的分子标记法(CN200910032896.0),梨火疫病菌和亚洲梨火疫病菌的padlock探针及多重检测方法(CN200910030129.6)等。

从具体专利内容上看,我国梨发明专利主要在农业领域的梨树的嫁接、修剪方法、快繁育苗、保鲜剂开发和贮藏方法等方面,如:一种促进梨幼树提早结果的方法(CN201110169199.7)、隆丰巨梨培育方法及繁殖栽培技术(CN93115579.7)、一种方便快捷的梨树枝接方法(CN201110159552.3)、梨树矮化苗木快速培育方法(CN201010288353.8)、梨树3加1树形及其整形方法(CN201010230570.1);实用新型专利则主要为梨果采收器和梨树栽培相关,如:果槽防破碎卸梨系统(CN201120159349.1)、气动式梨花授粉器(CN98227717.2)、一种多功能梨果实袋(CN200820077821.5)、一种南方蜜梨专用水果袋(CN200620141050.2)、一种梨树双层棚架结构(CN201120072477.2)、苹果(梨)削皮机(CN89210392.2)。食品轻工领域中专利主要以梨为主料的新型食品开发、制作调味品、酒类及饮品,同时涉及加工过程中的工艺改进等,如:一种鲜榨莱阳梨汁的制作方法(CN200510043471.1)、一种从梨果肉中提取纯化木质素的方法(CN201110104453.5)、悬浮颗粒梨汁饮料的制作工艺(CN200910069224.7)、 安梨酒酿造工艺(CN200410064534.7)、梨啤酒及其制造方法(CN99112592.4)等。

4 讨论与展望

近25年中国梨发明专利申请逐渐增多,在传统的栽培生产、采收保鲜、加工技术及相关机械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从中国专利文献中有关梨专利的分析表明,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1)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较少,使得梨树生产管理的机械化及标准化生产上同其他同类产品相比,缺乏竞争力;(2)同内容专利申请较多,技术参数单一,如外观设计专利中90%以上为包装箱和标贴的设计;(3)公司企业作为专利权人的专利数量少,折射出其对新产品研发投入不足的同时,也势必减弱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个人对专利权的大量持有也增加了企业对个人专利转化的难度;(4)缺乏对梨新品种保护。1999年4月23日,我国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UPOV)[10],作为UPOV成员更应该加强对梨品种冠名权的保护。(5)国外主要申请人都比较重视在中国的专利布局,而中国的前5位申请人却仅仅局限于国内。这与我国在生物育种领域的研发实力相对较弱有很大关系。同时,我国大部分研发重点是非转基因技术,因此,国外市场非常有限,这也是制约我国扩大对外专利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8]。总之,我国生物育种产业界应当转变观念,加大对生物技术辅助育种的研发力度。

分析“七国两组织”专利情况,对中国梨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中国是一个梨生产和加工大国,但不是强国,在梨开发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拥有的核心技术不多。梨产品涉及非常多的领域,包括酶技术、食品科学、基因技术、纳米技术等,因此在重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梨的研究和开发的同时,应该注意建立相关行业的产业联盟,强强联合,取长补短,垄断该领域的知识产权和市场,但是通过检索可以发现国内的公司没有形成规模,申请最多的青岛恒润源通果蔬专业合作社也只有11项申请,这样在国际上无法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相竞争。

(2)加大知识产权的宣传和保护力度,提高专利申请质量。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已申请的专利中存在很多“成果专利”,即为了满足课题和计划制定的相应规定,盲目申请专利,很多专利申请的技术含量和可实施性差,很难通过实质审查,应该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的宣传力度,鼓励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和科研单位申请专利,减少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开发。

(3)中国未来的梨专利技术发展,应当注重与新型技术的结合,如基因技术、纳米技术等,克服梨研究技术存在的不足。

综上所述,中国梨相关专利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但专利整体理论水平较低,绝大多数专利都是围绕梨产品包装、梨粗加工等方向展开,但在梨专业领域理论创新方面专利较少。同国外申请进入中国的专利,如:梨果实自动切割分拣机(automatic pear processing machine)(us2004025716),编码梨β-半乳糖苷基因、细胞壁果胶甲基酯酶基因、多聚半乳糖基因,扩展蛋白基因及其使用(pear genes codifying for beta-galactosidase, pectin methylesterse, polygalacturonase, expansins and their use(US20040049809),通过基因诊断技术筛选梨自交不亲和植株(method for selecting self-compatible individual in pear by gene diagnosis(jp2003245022))等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5 结 论

通过对七国两组织梨专利的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梨专利申请量进入2007年后才快速增长,年增长率为40%~70%;(2)检索获得1 048项有效梨专利,主要是中国发明专利,占32.25%,其次是中国外观设计专利,占14.03%,再次是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占3.72%,(3)梨专利有效年限:发明专利平均5 a,实用新型专利平均4a,外观设计专利平均1年;(4)梨专利内容涉及面较广,主要为农业和食品轻工领域,占申请量的79.13%;(5)世界梨主要专利国家为中国、美国、日本和韩国,占申请量的89.50%;(6)中国梨专利申请热点区域为江苏、山东、河北、安徽、北京、辽宁、浙江、广东、新疆、云南这些梨树主要栽培种植区域。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WANG Xiao-lin. The analytical study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Chinese patents over the years[J]. 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 2008(2): 77-78.

王晓琳. 中国历年专利数据统计分析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2): 77-78.

[2] LI Xiu-gen, ZHANG Shao-ling. World pear industry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analysis[J]. Yantai Fruits, 2007(1): 1-3.

李秀根,张绍铃. 世界梨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 烟台果树, 2007(1): 1-3.

[3] ORGANIZATION FOOD AND AGRICULTUR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EB/OL]. [2012-07-09]. http:///site/342/default.aspx.

[4] THE NATIONAL COPYRIGHT PRESS. CNIPR Foreign and Domestic Patent database service platform [EB/OL]. [2012-07-09]. http://59.151.93.244/.

知识产权出版社. CNIPR中外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EB/OL]. [2012-07-09]. http://59.151.93.244/.

[5] The State Intelectual PRroperty Offic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of the patent search database[EB/OL]. [2012-07-09]. http:///zljs/.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数据库[EB/OL]. [2012-07-09]. http:///zljs/.

[6] SHANGHAI CI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BUREAU. Shanghai IPR information platform[EB/OL]. [2012-07-09]. http:///Search/login.do.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 上海市知识产权信息平台介绍[EB/OL]. [2012-07-09]. http:///Search/login.do.

[7] MA Wen-jun, WANG Zhong-ming, ZHANG Hong. Patent Analysis of China′s Wood Flooring[J]. China Wood-Based Panels, 2011(7): 1-4.

马文君,王忠明,张红. 我国木地板专利信息分析[J]. 中国人造板, 2011(7): 1-4.

[8] DEPARTMENT 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Patent statistics bulletin 2011, 15 (total 114 )[J]. Patent Statistics Bulletin, 2011, 15(114): 1-13.

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 专利统计简报2011年第15期(总第114期)[J]. 专利统计简报, 2011,15(114): 1-13.

[9] FENG Yi, GAO Ping, RAN Liang. Special rules for patent application in biological technology in china[J].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11(5): 490-492.

冯怡,高萍,冉亮. 中国生物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问题探讨[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5): 490-492.

[10] LIN Yue-jun. Discuss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new plant varieties in China[J]. China Invention & Patent, 2011(11): 32-33.

林月俊. 浅谈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1(11): 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