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财务面临的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财务面临的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笔者认为,高校财务部门应把握后勤社会化改革给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理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财务面临问题,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2000年1月,国务院转发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从2000年起,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符合高等教育特点与需要的新型高等学校后勤保障体系。”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高校后勤服务运行的社会化,其显著特点是后勤实体等同于社会企业的运行规则和管理标准。因此,学校财务部门应把握后勤社会化改革给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选择、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后勤财务管理体制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就是按照企业化管理的原则,将学校的行政管理职能与经济服务职能分开,组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逐步减少学校投入。目前,高校后勤集团几乎囊括了学校的所有后勤部门的服务单位和经营实体,从经营管理的特点来看,可分为三类:

(一)服务型(以我校为例:校园、房产、热力、动力、学生公寓)

这类单位划分成中心以后,业务范围、业务量没有多大变化,此类实体的核算特点是以划拨事业经费为主,不具备竞争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内部保护。

(二)服务经营型(以我校为例:饮食、运输)

此类单位划分为后勤实体以后,部分实行竞争机制,有增加经营能力的潜力,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的压力。随着学校分配制度的改革,职工增资的压力也比较大,其核算特点是以收定支,经营效益具有一定的弹性。

(三)经营型(校办企业)

此类实体属于后勤社会化过程中(或以前)成立的独立法人实体,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和人才优势,有的甚至是经过十几年、几十年磨练而成的学校校办产业的支柱。此类实体是承担学校学生实践教育的场所,学校科研成果的试验基地,学校对外技术服务的窗口。多年来,它一方面为后勤服务实体社会化做出开拓性成绩;另一方面也为高校后勤社会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摸索出了符合市场规则的运行机制。从财务会计角度讲,后勤社会化包括的范围较广,涵盖了商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医疗卫生业等各个行业。因此,学校应根据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后勤实体财务管理的实际需要,选择、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财务管理体系,对经营型和服务经营型实体,使用企业财务制度实行管理;对服务型实体而言,由于产权、费用的关系,本身的运作还带有事业型单位的色彩,其核算方式尽可能靠近企业财务准则。

二、做好产权界定,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后勤社会化改革要依靠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后勤资源,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重组和改制,不断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学校应将房屋财产、债权债务以及货币资金列出明细,形成专门的文件,办理严格的移、接交手续,进行必要的账务处理,明晰产权关系,为后勤社会化提供物质保证。后勤实体要加强经营管理,通过对设备维修或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形式,明确对国有资产的保值责任,积极促使学校把闲置资产、不需用资产或无形资产向经营性资产转化,利用资源参与市场竞争,并渗透到经营的各个过程,使学校投入的资产在资产保值的基础上,实现一定幅度的增长,达到国有资产的增值。

三、对后勤会计人员实行委派制

后勤社会化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一个培育、发展、成熟的过程,需要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内逐步走向市场、走向社会,因此,它仍然是学校的一个二级核算单位,具有学校二级财务的属性。为保证学校资产的损耗得到合理的补偿,保证学校资产的保值不流失,可由学校派出自己利益的代表者来监督实施,即:由学校财务向后勤实体财务机构委派财务负责人或委派会计,具体负责后勤实体及下属各中心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严格按照《会计法》及其有关财经法规要求,规范后勤实体会计核算工作,履行会计监督职能。这样一方面为后勤实体领导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只有为学校正确地评价和考核后勤实体经营成果提供重要依据,才能确保会计资料、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地反映后勤实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四、把握后勤实体财务管理的重点

(一)重视基础核算工作

常言道,算为管用。后勤实体的基本核算工作是财务管理的切入点和重要基础。为规范各实体的财务运行流程,必须:1.科学划分会计核算体系,正确区分服务型实体、服务经营型实体、经营型实体,根据不同类型实体的核算特点,分户、分项目、分类型进行财务归口管理。并且,无论在那个会计核算体系下所反映的经济业务,都要能够体现出遵守并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维护国家、集体的利益;体现出收支两条线,不截留国家资财,不私设小金库,不乱用资金;体现出如实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做到账目清楚,内容真实,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以提高财务运行质量与效益的特点。2.认真设计适合完全成本核算体系的会计核算科目,做到所有成本费用列支无遗漏,归类科学合理,达到准确反映实体的真实经营成果。3.严格区别资本性开支和成本费用开支。过去由于事业性机制的核算习惯,往往将资本性开支(如固定资产、递延资产等)一次性列入当期成本,结果掩盖了核算单位当期的真实利润,造成会计信息不真实。4.合理确定后勤实体服务的范围、服务的项目、服务的质量和收费标准,建立后勤经济核算和服务收费的办法。国家有明确规定的,应严格执行有关申报、审批手续来进行;国家没有明确规定的,以实际成本核算价为基础,参照同行业市场价,制定最合理的价格。

(二)切实做好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单位的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基本的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该核算单位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其目的是在了解过去的基础上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帮助财务信息的使用者改善决策。之所以在后勤社会化的财务管理中强调财务分析,是由于过去受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高等学校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教育经费属于无偿拨款,学校事业支出不要求对任何会计事项进行成本核算,也就无所谓对哪项指标进行分析,而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求转变这种观念,新的管理体制要求实施有效的财务分析。因为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检查后勤各实体完成财务计划指标的情况,考核各实体的工作业绩,以便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管理水平。

对后勤实体进行财务分析所依据的资料是客观的,但是,不同的后勤实体管理者所关心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因此,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也各不相同。例如:以我校为例,动力部门是按计划划拨经费来运作的,水费、电费是否超计划,是其最为关心的问题。我们通过《水费、水排污费统计表》、《耗电统计表》的详细记录,以价格、用量作为分析对象,找出水、电费用变动问题的所在,以供动力部门管理者参考。比如,统计表反映出某一期间水的费用比上期高,如果不是因为价格变动或有新的增容所致,那么会不会是“跑、冒、滴、漏”所致,这时就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伙食、运输等服务经营型实体最关心的是年度收支情况,收大于支,日子过得去。如果入不敷出,管理者就有了压力。我们采用《收支明细分析表》,对至少三年的记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所得结果供管理者参考,帮助其判断出单位的发展趋势,预测出实体的经营前景。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财务分析和评价往往是高校后勤实体步入良性循环的重要前提。

(三)保障财务管理职能的实现

高校的后勤改革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为保障财务管理职能的实现,其原因如下:1.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是不可缺少的,包括从制度的建设与实施,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支持财务管理工作。这是财务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的必要保证;2.会计人员的素质提高是不容忽视的,包括道德修养、业务水平、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等,高校后勤社会化需要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它所需要的不仅仅只是会记账、算账、报账,更需要具有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一流的会计人员,以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以“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当好家、理好财;3.主管部门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指导是必要的。对后勤实体进行必要的监督是为了及时发现后勤经营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以确保可靠的财务记录和财务资料,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帮助后勤实体尽快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学校教学、科研各方面的工作得到保障。

五、掌握并运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后勤各实体信息库

知识经济是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的,网络在知识经济时代不仅仅是信息交流的方式,而且是一种先进生产力的代名词。目前我们只实行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网络,而真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还没有引入计算机网络,建立起需要的数据信息库,搭起后勤实体管理者与财务管理者运用网络进行交流并实施管理的桥梁――网络会计。所以,从现在起我们要培养既懂管理、又懂会计;既熟悉会计电算化知识、又熟悉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逐步实现网络会计目标,建立后勤实体信息库,采用现代管理技术,如此,无论对经营者或是财务管理者而言,真正实现对后勤实体的管理都是方便、准确、快捷的。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高校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必将面对许多新的问题。高校财务部门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加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财务管理的新路子,才能为高校后勤实体的蓬勃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财务环境,促使高校后勤真正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