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深入,教学质量监控环节日趋弱化,学生考试作弊防不胜防,教学质量评价失去真实,教学督导环节存在僵化,教学信息反馈有失客。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大扩招下的生源质量下降,教学资源不能适应大扩招的需求,教学质量管理理念落后等。

【关键词】高校;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事业呈现出快速和大规模发展的趋势。高等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大,教学质量却在逐步下降[1]。高等教育不再单纯是传道授业与学术探究的场所,而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科技转化的“孵化器”、企业发展的“智囊团”、社会进步的“思想库”。在推动社会发展,引导文化变迁,促进社会公平,拓展国际交往,提升社会文明等方面发挥出重大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已成为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和民族伟大复兴命运的根本性问题。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还存在不少问题,分析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因素,对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教学质量下降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考试作弊防不胜防

学生考试模式缺乏创新。当前评价学生成绩多数还采取闭卷考试,比较注重学生最终成绩,不注重学生平时上课的出勤率、平时测评成绩和其他方面的综合表现。这种考试模式单一,缺乏灵活多样,导致学生只注重终极考试,忽略了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由于这种终极考试的导向作用,学生上课出勤率低,把精力用在考试前的临时抱佛脚,有的投机取巧做小抄,抱有作弊心理动机,伺机作弊套高分。这就涉及到考风建设问题,学生没有建立好的学习动机,缺少刻苦学习精神,课程学习肤浅,基本功不扎实,考试伺机作弊过关大有人在,作弊方法和手段也不断更新,几乎防不胜防。学生考试环节的监考至关重要,每次考试学校都要安排监考老师,大部分老师重视此项工作,少数监考老师对此认识简单,把自己的精力放在科研方面,不重视监考。表现在监考过程中看报,玩手机,监考者相互交谈等,对监考工作不严肃,不认真,有的甚至跑出考场外,擅离职守。由于监考不严格,给学生作弊可乘之机,破坏了考风,败坏了学风,影响了教风。

1.2 教师教学评价失去真实

对教师教学评价通常来自是教师之间评价、领导给教师评价、学生给教师评价三种综合结果。教师之间的评价、不记名投票的过程存在着随意性,如评价人和被评价人关系好,给出的分数高,如果不熟悉或者有矛盾的,给出的分数低,更有甚者给出恶评,严重影响了考核的真实性,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领导给教师评分是参照教师之间的互评分数,结合教师本人陈述和对教师平时的印象,给教师们集中打分,随意性强。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主观因素更大,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利益关系。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不以该教师上课的实际情况打分,而是带着个人情绪。有的教师认真负责,对学生要求较严,这些学生就对这样的老师心存芥蒂,故意给出低分。也有个别教师为了获得高分,考前给学生划重点,暗示学生教师的测评分高低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等。

1.3 教学督导环节存在僵化

教学督导在教学质量监控中很重要,起到防火墙和千里眼作用,如今教学督导环节已经弱化和僵化。教学督导工作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目前的督导方式仅限于课堂听课、检查相关的教学文档资料,对于如何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等实质性的问题,则没有深入研究,只注重“督”而忽略了“导”。院系的督导也不坚持,督导热已经变冷,有的名存实亡,缺乏持续性、有效性。督导队伍老化,成员多是校离退休教授和领导,来源单一,年龄偏大,理念陈旧,思想僵化。有些督导员脱离一线的教育教学数年,还沿用旧的理念和方法,缺少新思想、新思维,与年轻教师产生教学理念和方法上的分歧,甚至有的教师产生抵触情绪。有些兼职督导员本身还有其它任职,参加教学督导次数极少,不能真正履行其督导职责。

1.4 教学信息反馈有失客观

信息员提供教学信息存在问题。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比较松散,执行和落实方面有时不到位。部分信息员在收集信息工作的过程中,不认真、不负责,甚至带有个人感彩,导致教学信息的反馈有失客观性。

教师对信息员逐渐产生了抵触情绪。虽然学生信息员制度的建立已有较长时间,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好帮手,但很多教师对接受学生监督的事实有抵触情绪。

反馈的信息不能及时解决与回应。信息员反映的问题需要多部门的协调后解决,往往致反映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使学生产生了反馈信息没有用的错误想法,带来消极情绪。

2.问题分析

2.1 学生因素

高校的扩招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上大学,招生数量增加,录取的分数随之降低,大量的中等生也进入校园。他们上大学只是混文凭、求资格,生源的质量决定培养起点的高低,影响教育质量。

对于部分高考成绩很好的学生,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已经磨灭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对自己放松要求,以为进了大学,人生就已经成功,学习积极性不高。高校里社团很多,有些学生忙于参加社团活动,影响了个人的学习时间。

大学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也得不到发展,导致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还按照高中时期的学习方式,被动地接受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问得少,读得少,做得少,记得少,写得少这种惰性学习局面。

随着我国人事制度的改革,毕业生分配实行用人单位与学生的双向选择制度,双向选择成为毕业生寻求比较理想工作单位的主要途径。毕业生都要面临就业的问题,每年的毕业生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大多数用人单位已经不再录用本科生。面临这样的就业环境,学生压力很大,思想包袱很重。不少学生在刚开始的时候还认真学习,到了中后期则忙于考研、考证(计算机等级考试证、国家级英语四六级证等),也影响了本科段教学质量。

受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刚入学就忙于兼职、上网,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专业学习,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经常旷课、迟到,有的在考试之前突击复习,有的根本不复习,在考试中伺机作弊应付。有的学生平时不用功,作弊取得好成绩,对用功的学生不公平,考试成绩却不如作弊学生的成绩理想。久而久之,以前考试不作弊的学生为了个人面子、当学生干部、获得奖学金、争取入党等也渐渐存在侥幸心理,采取考试作弊的方式。社会投机分子为了牟取利益,兜售各种先进、隐蔽的作弊工具,大部分高校四六级成绩和学位证书挂钩,不少学生为了拿到学位不惜铤而走险,也助长了学生的作弊行为。

2.2 教学管理不到位

教学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大学的办学需要。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由于一直还是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僵化教学管理模式,没有自主性、灵活性和独立性。教学管理决策和制度的制订和执行,强调的是权威与服从,教师和学生作为被动的执行者,没有参与教学管理的自。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高校必须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实行多样化、民主化的教育方式,才能使高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教学管理部门的决策缺乏科学性,不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职能部门在高校不断扩招的情况下,疲于应付繁杂的各项管理工作,无法做到定期到基层教学单位走访、调研,对教学第一线的情况不能完全掌握,教学信息的来源不全面、不对称、不及时,部分制度和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导致教学质量监控不到位,使得教学质量监控有时成为走形式,走过场,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

高校管理者对教学重视力度不够,没有把教学工作放在中心地位。目前几乎所有学校和教学管理者都在强调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一切工作都要为教学服务,要服从教学,但是在具体制定政策和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确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充分体现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激励机制也不够健全,没有能够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共同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质量监控中[2]。

将教学质量的监控机构设在教务处,造成了执行者和监督者同为一体的尴尬局面。教务处作为教学管理的执行机构,同时又兼具教学质量的监控的重担,这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职能处室设置,不利于对教学工作的检查、整改和监督。

2.3 师资结构不合理

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主导,是影响教学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高校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是具有良好的师德和渊源的学识,他们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受扩招政策的影响,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教师队伍严重短缺。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高水平师资、专业学术带头人相对缺乏。过高的生师比使大部分的教师都在超负荷运转,无暇顾及知识的储备与更新,使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够很好的展开,这些都势必影响教学质量。

过重的教学工作压力使教师疲于应付学校安排的教学工作量,不注重个人道德品质的提升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导致教师的专业素质得不到更好的发展。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虽然也很认真的备课、授课,但对于新知识、新观念的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对外界社会环境的变化反应相对有些迟钝,跟不上社会的步伐,对社会的人才需求把握不准。

学校过多重视教学科研成果,把教师的学术能力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而忽视了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要求,使教师忙于科研,对教学工作处于应付状态。“教授不教书”的现象也是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因素之一,近几年,高校教授忙于科学研究、参与过多的社会活动,放弃了对本科生的教学。俗话说的好“名师出高徒”,没有名师指导,如何出高徒?

2.4 基本建设不能适应扩招需要

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物质基础是深厚的教学基本建设。虽然国家拨给每位学生的教学经费在不断提高,学校的投入按照国家的要求也在逐年加大,但是扩招的超常性,导致教学基本建设严重滞后与教育规模超常增长的冲突很激烈。教学资源并没有随着人数的增加做相应的增加,教学资源显得相对匮乏[3]。

对于实践性很强的高等医学教育来说,过度扩招带来的影响更为明显。从1998年开始扩招,每年报考医学院校的人数不断增多,造成医学院校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一般的本科教学都是四年制,医学院校实行的五年制教学,四年的理论教学,一年的临床实习。临床实习阶段非常关键,实习生增加了,这就要求每家医院接受的实习生人数要相应增长,但是各地的医疗机构,尤其是综合性的大医院数量增加有限,这就造成了实习生与带教教师、教学医院床位比例严重失调,使得原来合格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不能满足医学教育的需要。由此可见,教学医院可接纳的实习生数已经趋于饱和,具备临床实习教学条件的三级以上综合医院严重不足,而现实情况要求高校不得不开辟新的临床实习基地,因此一些教学条件相对较差的医院也被选为实习医院。这样的医院收治的病人和病种与三甲以上的综合医院相比都少了很多,实习条件受到了限制,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实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周琨武.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影响因素探析[J].黑龙江教育,2008(1):161-163.

[2]曹晓晓.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下降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内江科技,2001(2):41,123.

[3]高惊生.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修正[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123-125.

作者简介:任静波(1980—),女,江苏徐州人,公共管理硕士,助理研究员,现供职于徐州医学院教务处教务科,研究方向: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