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疆耕地质量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疆耕地质量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疆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水土光热条件好,农业开发潜力很大。但是由于干旱少雨,沙漠戈壁面积大,生态环境和基础条件十分脆弱。目前,新疆有近2/3的土地遭受荒漠化危害或威胁,80个县市分布有荒漠化土地,约有1000万(667m2)农田受风沙为害。由于大量引用地表水灌溉,造成绿洲内部地下水位上升,土地次生盐渍化严重,尤其是南疆灌区,土地次生盐渍化尤为严重,仅阿克苏河流域因盐渍化造成弃耕农田就达138万(667m2)。干旱、荒漠、风沙、盐碱导致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和农田生产能力下降,甚至导致表层土壤完全消失,耕地难以恢复。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新疆耕地资源,是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 新疆耕地质量总体水平

新疆耕地整体质量不高,中低产田比例大。现有耕地中,干旱、盐渍化、板结、贫瘠、风沙等类型中低产土壤占到80%以上。据2010年全国土肥专业报表统计,新疆高产田面积549万(667m2),占12%;中产田面积3012万(667m2),占63%;低产田面积1205万(667m2),占25%。各类中低产田面积中,盐渍化面积占27%,干旱缺水面积占20%,沙化面积占11%,瘠薄土壤面积39%。

从各监测点汇总数据看,新疆土壤肥力不高,粮食平均产量368.6kg/667m2、棉花96.2kg/667m2、油料152.3kg/667m2。由于新疆地处内陆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北多南少,西多东少;年内时间分配不均,表现出春旱、夏洪、秋缺、冬枯。结合新疆水资源现状,近年来开展了大面积以节水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活动。截至2009年底,新疆膜下滴灌面积已发展到1600万(667m2),其中地方系统751万(667m2)。目前已有82个县实现了农田林网化,45个县实现了平原绿化达标,平原林网化程度达到93%,绿州森林覆盖率达到14.95%。

2 新疆耕地质量变化情况

新疆耕地质量监测调查数据显示:凡是常年施用有机肥的地块,其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表现为良好状态,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偏施化肥的土壤,由于肥料种类和施用数量不同,差异较大;实行测土配方施肥的土壤,地力得到恢复,产量显著提高。而盲目施肥的地块,作物产量逐年下降。从肥料种类投入方向来看,由于设施农业、林果业收益较高,农民舍得投入,因此有机肥料及化肥的投入量较大。从化肥投入结构上看,主要是以尿素、二铵为主,因此土壤氮、磷含量较高,土壤钾含量相对较低。

3 新疆耕地质量建设开展情况

3.1 开展耕地质量调查

新疆在1985年完成第二次土壤普查汇总后,陆续编写了《新疆土壤》、《新疆土种志》两部专著,编绘了新疆土壤的类型、分布、土壤养分(有机质、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含量及土壤改良利用等18种图件,首次建立了新疆土壤及其养分含量等数据资料库。并提出了符合客观实际的有针对性的耕地土壤资源分区开发利用方向与综合治理的途径和措施。

2003-2004年,按照国家耕地类型区划分标准,结合新疆实际,对新疆的耕地进行了质量评价。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相比,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增加较快,有机质及全最养分提高缓慢,作物产量有所增加。各类耕地等级中四级地占9.5%,五级地占18.5%,六级地占22.2%,七级地占22.2%,八级地占16.7%,九级地占10.8%。

3.2 大力开展中低产田改造

新疆在基本农田改良与利用方面,重点以农田节水、盐渍化治理和瘠薄土壤改良为主要方向,主要依靠国土资源部门的土地治理项目及农业综合开发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2009年,新疆仅农业综合开发就投入资金54395万元,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3万(667m2),投入资金4110万元;中低产田改造49万(667m2),投资44804万元;生态治理项目10.5万(667m2)。投资5481万元。

3.3 实施科学施肥.改良培肥土壤

一是增施有机肥。80年代起,新疆每年组织开展“冬季积肥”、“夏季积肥”活动,不断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积肥经验,千方百计增施有机肥。同时,随着新疆农作物产量增加,秸秆也相应增加,加之沼气、节柴灶等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大了秸秆还田的推广力度。自治区秸秆还田面积由1989年的203万(667m2)发展到2008年的1370万(667m2)。

二是种植绿肥、实行秸秆还田。如:鼓励农户引进大型农用机械(深耕灭茬机、秸秆粉碎机、玉米收获机)并实行农机具购置补贴。在小麦收获后进行深耕灭茬,棉花、玉米收获后进行机械粉碎还田,提升地力。对采用秋翻冬灌、秋施肥和秸秆还田的农户给予免收50%的水费等措施。目前,复播绿肥在南北疆都达到了一定面积的发展,种植复播绿肥可为为农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饲草、饲料,农区畜牧业的发展又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源,形成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培肥地力的良性循环,伊犁地区的种草养畜肥田经验已成为新疆发展农区畜牧业的典型样板。

三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从2005年起,国家启动了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2009年实现了全面覆盖。截至2009年,新疆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3422万(667m2),平均节本增效48元/667m2,总经济效益16亿元。该技术的应用,将新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3.4 开展节水农业的试验示范推广

膜下滴灌技术是农业部农田节水工作的八项重点措施之一,是具有新疆特色的高效节水措施,具有省工、省时、省地、节水、节肥、节药、效益增长显著等特点。截至2009年底,新疆共推广膜下滴灌面积1600万(667m2),目前已从棉花向番茄、瓜类、玉米以及小麦等多种作物方向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4 耕地质量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耕地退化严重

近年来,新疆不断加大中低产田改造的力度,但是由于占优补劣、重用轻养的现象严重,建设用地占用了大量的城郊优质农田,使得耕地质量每况愈下。在实际生产中,农民对设施农业、林果业等附加值高的产品投入大,对大田作物、粮食作物投入少,导致部分土壤养分含量不均衡,缺氮、少磷、钾下降,耕地中中量、微量元素不足,30%的土壤有机质下降,中低产田所占比例仍然在2/3左右。土地沙漠化、盐渍化、贫瘠化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4.2 基础设施不配套

农田基础设施陈旧、损坏、老化严重,沟渠、田埂等田间设施不配套,水、肥利用率不高,农业整体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农田水土流失严重,土层变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状变差。长期的浅耕,使土壤犁底层变浅,造成作物根系下扎困难,农作物倒伏现象时有发生。从宏观结构看,平原地区的土地利用率高,山区和边远地区土地利用率低,这种格局限制了耕地利用的规模效益,由于耕地利用的分散性造成了土、肥、水利用率不高,产出效率低,单位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益较低。

4.3 耕地污染严重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土壤沙化、工业污染、矿区污染等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了耕地质量。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等乱堆乱放,不仅浪费了有机肥资源,而且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造成面源污染。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造成土壤残留污染严重,阻碍了土壤水分的运移以及各种作物的出苗和生长发育。污水灌溉,含有有害物质的固体废弃物,以及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造成农田污染,耕地质量严重下降。

4.4 耕地质量建设投入不足,手段缺乏

长期以来,耕地管理的方向主要侧重于耕地数量保护,对耕地质量的建设重视不够。在现有项目建设中,又存在“重工程建设、轻培肥地力”的现象,中低产田改造投入重点是放在水利工程设施、大型灌区输水配套、闲置土地整理等建设方面,而针对农田水肥偶合、改良培肥等提高农田内在质量的建设,国家、自治区、各县市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中,中低产田改造与开荒造田相比投入少、见效快,是最为可行的项目。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确实可行约束的措施,如有机肥料、秸秆还田的投入量、成本核算等。

4.5 土地开发利用难度增加

在土地开发建设中,一方面存在乱占滥用耕地,多卖地多收益、用地审批化整为零、先用后报、以次充好等现象,导致存量资源逐年减少,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由于水资源在地区之间、季节之间分配不平衡,开发利用土地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并建立完善配套的灌排渠系,土地开发的成本较高。第三,新的土地开发项目大都地处偏远,资源环境条件较差,开发成本相对前期开发项目投入成本高。

5 新疆耕地质量保护建议

耕地质量建设应从“增”(即增施有机肥)、“提”(即提高肥、水利用率)、“改”(即改良土壤)、“防”(即防止土壤退化)人手,以中低产田改造为对象,以达到提高耕地内在质量为目标,为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5.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严格遵守《宪法》、《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依法用地、依法行政意识,对破坏耕地的要依法惩处。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建立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同时,加强土地开发建设,土地整理项目的监管。尽快起草《耕地质量保养法》,实现耕地合理、可持续利用。

5.2 建立耕地质量变化动态监测系统

一是对耕地质量进行动态管理。首先要建设好耕地地力监测网络和监测点的配套设施,重点组织开展土壤检测技术研究,切实抓好耕地质量监测、管理等配套技术措施和项目的申报工作。二是建立健全耕地信息共享系统,优化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以提高信息的开发利用效率。三是建立耕地质量变化动态监测预报系统。

5.3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承载力

要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发展,必须为农业生产创造一个持续稳定发展的条件,提高耕地的承载力。强化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土地利用,实现以水定地,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是大力建设农田节水设施配套工程,降低灌水定额,大力实施膜下滴灌技术,提高水肥利用率。二是要提高现有土地的质量,大力实施沃土工程,有机质提升项目,提高农业生产后劲。三是以水定地,合理开发一部分土地。新疆土地利用应突出区域特色,调整土地利用的强度,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承载容量相符合,变外延土地开发为内涵、挖潜式的集约利用。

5.4 发展生态农业。为农业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首先要强化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其次,要建立可靠、稳定的投入体制,使农业在相对稳定、相对充裕的环境下,发挥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第三,建立优化、配套的技术评价、推广体系。第四,建立协调平衡的农业生态体系,采取综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第五,建立稳定、完善的农业政策体系,建立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并重、合理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