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青少年的犯罪问题困扰着当今世界各国,是社会治安的重中之重。青少年犯罪不仅体现在现行罪行对社会的影响,也是成年犯罪的重要预测指标。随着社会控制理论、依恋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问题行为理论等犯罪理论的不断发展,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关系的研究也由最初的家庭结构变量转向了家庭功能变量。本文集中总结了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家庭结构 家庭功能 家庭因素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010-01

有关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研究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早在1912年,Breckinrindge和Abott的里程碑著作《犯罪儿童与家庭》出版以后,对于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研究,家庭就成为了一个重要因素。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大约有3.67亿,因为改革以来的社会结构变迁、传统观念与社会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价值观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在如此之大的基数上小数点的任何变化都会对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社会各界学者在对青少年犯罪的研究中,提出很多影响因素,其中预测指标最高的为家庭因素。

一、家庭结构与青少年犯罪

(一)单亲家庭

对于来自缺少父亲或母亲的青少年群体,犯罪率要高于普通家庭。尤其是单亲家庭造成原因为离婚、遗弃、父母分居而不是死亡造成的时候,单亲家庭对犯罪的预测力最强。

父亲缺失和母亲缺失哪一个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更大的问题始终是青少年犯罪的研究重点,Bowlby特别强调母亲的作用,他认为母爱的缺失是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预测指标,会直接导致行为。之后,他又和Ainsworth共持相同观点,认为依恋在青少年犯罪中也起到重要作用,许多人的精神机能障碍包括犯罪行为的发展是由于在婴幼儿时期对于主要抚养者未形成安全依恋的结果。因为婴幼儿的主要抚养者一般为母亲,Bowlby实际上是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强调。Michael夫妇发现,母亲是孩子最重要的适应社会的力量,而父爱不过是母爱的补充,他们也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结果,认为儿童如果得到母亲的足够关注,父亲的不良影响就不会对青少年产生作用。但是Bandura和Walters认为,对于青少年犯罪来说,起到更重要作用的是父亲的角色,鉴于男性占整体犯罪比率的绝大多数,父亲对于儿童的示范作用是毋庸置疑的。Ivan对于这一观点也予以了支持:父亲的行为与(儿子的)青少年的犯罪行为的关系,往往比母亲的行为更重要。之后的学者又提出了均衡理论,认为父母的角色同等重要:Antry在1960年提出了父母相互作用论,该理论一方面对母爱剥夺的破坏作用予以肯定,另一方面也强调父亲对于儿童性格的塑造起着关键作用;Hirschi的研究指出父母的作用是一样的,了解父母一方的态度也就等于了解了另一方的态度。

(二)家庭经济状况

根据Baker和Adams的研究,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青少年时期对于物质的需求若得不到家庭的支持和满足,青少年会向家庭外寻求支持,而青少年基本上都不具备通过合法劳动获得经济收入的能力,则容易走上犯罪道路;第二,家庭条件限制,会使青少年难以得到社会控制的机会,绝大多数经济较差家庭住在治安较差社区,受到不良榜样的影响;第三,经济较差的家庭的父母双方更容易产生矛盾,暴露在矛盾纠纷较多环境下的青少年更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二、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犯罪

早期关于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家庭结构上,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实际上是家庭功能。一部分家庭尽管结构尚不完整,但并不缺少父亲、母亲的代替性角色,同时也能具备家庭的功能。

(一)一般问题行为与家庭功能

Shek的研究发现,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的一般问题行为存在显著的相关,家庭功能不良的青少年有更多的问题行为。国内的相关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方小艺等以北京市一所普通中学初一到初三的学生为被试,考察吸烟行为,发现来自于不良功能家庭的青少年吸烟比例显著高于来自具有正常功能的家庭。

(二)犯罪行为与家庭功能中的不良因素

研究者一般将家庭的影响因素分为保护因素与危险因素或称不良因素。Loeber等人对一些追踪研究进行了元分析后发现,父母情感卷入低是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最强预测指标;次之为父母的榜样作用;而父母与青少年的相处时间长短预测能力较低。

三、小结

综上所述,青少年犯罪与家庭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家庭结构对青少年的影响归根到底还是要归结到具体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影响上。我国在这方面经验性总结较多,少数几篇实证性研究的样本也过小,过于局限性,研究方法也过于单一。犯罪青少年的家庭影响因素是非常复杂的,联系到我国的具体国情与西方世界的差距,在这些研究中,照搬西方经验得出的结论与实际的差距也是非常大的,所采取的变量也不尽合适,在未来的研究中,应着眼于大样本多角度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蒋索,何姗姗,邹泓.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3):394-400.

[2]张春妹,邹泓.人格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2):24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