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镇域范围内村庄整理建设的实践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镇域范围内村庄整理建设的实践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通过对双柳镇域现状村庄分布及建设状况的分析,提出了对策思路、规划镇域层次体系、控制用地规模等解决问题的策略,科学的进行村庄合并,促使村庄适度集聚,控制村庄为合理规模。促进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复垦节约的建设用地,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利用格局。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集约配置,最后提出实施措施。推进村庄建设及城乡统筹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村庄整理;适度集聚;节约用地;集约配置;城乡统筹

1 前言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农村居民点整理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着力点[1]。通过村庄整理整治建设,后续的土地整理,有利于高效配置城乡土地资源,缓解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矛盾,促进土地要素在城乡间的高效流动,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利用格局[2],确保村庄建设资金的投入。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理念指导下,推进乡村经济建设、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的全面开展,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村庄建设之路。我们在承担武汉市新洲区双柳街镇域村庄布局规划规划设计中,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寻求新的解决方法。

2 项目概况

双柳街位于武汉市东、新州区南,距新洲城区驻地20多公里,南临长江与鄂州相望,北滨张渡湖区,东接黄冈市团风县,西临阳逻开发区,境内水系有一江(长江)二河(倒水、举水)三湖(张渡湖、七仙湖、桃花湖)环绕。双柳街地处湖区与长江之间的带形冲积平原,沃野平川,绿树葱茏,地质条件优良,地势平坦.双柳街的规划范围是双柳街的行政管理范围,总面积107.34平方公里,辖镇区和42个行政村,总人口5.42万人。

3 问题与对策

3.1 现状问题

行政村数量较多,各行政村人口规模基本在1500人以下,自然村规模多在300人以下,各村的居民点规模小,布局又分散,不利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村民对基础设施的享用,虽然建筑质量较好,但整体居住环境有待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薄弱,特别是农村用水和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蔬菜种植历史悠久,基础强,但还需要推进规模化。

3.2 现有的优势

以阳大公路为轴向的村镇布局基本形成。阳大路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是全街对外交通联络的重要通道,全街大部分的村庄沿这条路分布,沿线的村庄基本上也都以蔬菜种植为主,蔬菜产业优势明显,水产养殖有一定规模。

3.3 思路和对策

根据乡镇的特点,发挥蔬菜和水产的产业优势,打造品牌农业;根据村庄的实际,综合考虑其社会宗族关系、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村民意愿以及村民生产出行要求,科学的进行村庄合并,控制村庄为合理规模[3]。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对现状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提高土地利用率,集约使用土地。增强镇区的发展极核和辐射作用,综合考虑城镇与农村建设的协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切实改善乡村的生活条件[4]。

4 规划镇域层次体系

规划对村庄进行撤并,将现有散乱布局的村民居住点整合为紧凑分布,进一步归并土地,实现农村的集约化发展。共合为中心村为32个,人口规模一般在600以上。基层村15个,人口规模一般在300以上。

按中心集镇、中心村、基层村三级配置双柳街村镇层次体系。

中心集镇:刘镇街区,它是全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带动全街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集镇,集中发展工商业和服务业。中心村32个:是以农业为主,适当发展为生产或生活服务的三产服务业,村委会等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分布在中心村。基层村15个:是一般的农村聚集点。

5 控制用地规模

镇域总用地面积为107.34平方公里,现状建设总用地972.63公顷,其中镇区26.6公顷,农村建设用地946.03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79.6平方米。根据《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双柳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按第二级控制为80~100平方米,规划镇区按人均90~100平方米控制,村级居民点按人均80~100平方米控制,确定镇区建设用地规模为108公顷,农村建设用地403公顷,总建设用地511公顷。平均每个行政村建设用地11.2公顷,中心村建设用地规模平均约5-9公顷/村,一般村级建设用地规模平均约2-5公顷/村,通过村庄规模的整理,适度集聚,复垦节约土地达到461公顷。

6 实施措施

6.1 近期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扩建刘大公路和新大公路达到镇二级道路标准,同时建设镇区内的长途车站等道路交通设施。

给水:改造完善现有双柳水厂,使其达到设计规模达到0.6万m3/d,提高供水压力。配套道路建设布设输水干管,解决刘镇及附近村庄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

排水:近期对现有明渠进行疏通整治,同时配合近期道路建设修建该地区排水管道。

电力:以镇区变电站35kv电源为支撑,近期新建35kv大埠变电站,沿主要公路架设10KV主线电缆,清理高压走廊,支线沿至各村庄的道路南侧或东侧架设,解决双柳供电不足的矛盾,提高村湾主变电容量。

环卫设施:对每个村庄结合设施的服务半径要求,对垃圾收集箱等均按规划要求合理进行配置,对每个村湾的杂物间、牲畜圈、私厕进行拆除,对公厕、牲畜圈等进行新建;每个镇区设一个垃圾转运站。

水体整治与绿地景观建设:根据村湾整治规划的要求,每村至少有一口当家塘。通过招投标形式,对村湾现状水体砌坎、围护及步行道建设,河道两侧种树植草。清理荒地,拆除乱搭乱盖的棚户,对房前屋后及宅旁的空地进行绿化。

6.2 近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每个村庄设一个文化站(室),可兼作村民活动室,建议文化站(室)与村民委员会设在一起。每个村庄设卫生所、计生站一个。设多功能活动场一个,布设一定规模的健身器材。

6.3 建设引导

建议要严格控制非保留村庄新建住宅,凡申请在非保留村庄建房的一律不予批准,因道路、交通、水利、招商引资建设拆迁的农民一律安排到镇区和规划的村庄居住;利用基础设施配置的调控手段,新建和改善规划和保留村庄的基础设施,非保留自然村庄的基础设施不再配套和完善。要限制村办企业的发展,凡村组新办工业一律到镇区工业小区建设。

6.4 空间清理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清理多余的道路和废弃老住宅、电力架空电缆以及其他不再使用的基础设施。凡通往非保留村庄的道路、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设施在非保留村庄完成撤并后,均应及时清理拆除;在规划村庄内新建住宅后,原老住宅应及时清理拆除。

7 结论

从双柳现实状况的实际出发,遵循因地制宜、规模适度、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节约用地、集约发展的原则,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土地等资源节约利用,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集约配置,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态空间的整合[5],实现新农村村庄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衍毓,刘彦随,王业侨等.统筹城乡视角下村庄整治建设的模式与途径.[J]地理科学进展.2009,(11):977-983

[2]栗滢超.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路径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11,(2):5-7

[3]余小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村庄建设.[J]农业经济.2008,(7).9-11

[4]宋均梅,陈利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与土地集约利用.[J]农村经济.2006,(3):26-29

[5]张清军,曹秀玲,鲁俊娜等.河北省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0,(7):31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