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水泥碎石基层裂缝原因及解决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水泥碎石基层裂缝原因及解决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 干缩裂缝的产生及控制措施

1.1 没有覆盖保护而遭受曝晒

新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随着混合料水分的减少产生干缩应力,水分减少的越快,产生的干缩应力越大,水减少的慢,干缩应力缓慢产生,逐渐增长。由于材料的松驰应力和强度随龄期增长,抗应变能力增强,如果铺完后养生不及时,导致水分散失较快,干缩应力急剧增长,而此时的抗应变能力还能低,就易产生干缩裂缝,并随时间增长裂缝增加。因此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生。养生应采用覆盖养生法,用砂厚(7-10cm)或草帘、土工布均匀覆盖,并不断洒水,使整个养生期始终保持表面潮湿,特别要注重前三天的养护。养生期结束后,应及时铺筑沥青封层(或透层)和沥青面层防止曝洒,如不能及时铺筑上层,要继续养生。

1.2 混合料中土的含量及其塑性指数的大小

混合料中含泥量过大,特别是采用水泥稳定时很容易产生干缩裂缝,并且随土含量的增大和塑性指数的增加而明显增多。因此在用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时要严格控制集料含泥量和其塑性指数。

1.3 集料的平均粒径与水泥剂量的影响

水泥稳定碎石的水泥剂量在5%-6%时其收缩系数最小,超过6%时,混合料的收缩系数增大。水泥剂量过大虽然使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和稳定性得到提高,但却易造成基层的干缩缝裂。试验证明,在水泥剂量不变的条件下,改善水泥碎石的级配,可以大幅度增加混合料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在进行水泥碎石的施工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设计图纸对基层的强度要求,在水泥剂量不大于6%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调节碎石和细集料的配合比,使混合料既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又使水泥剂量不会过大,可以减少干缩裂缝。

1.4 含水量的影响

含水量过大,会增大水泥碎石混合料的干缩性,使结构层容易产生干缩裂缝。应严格控制压实含水量,使碾压时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超过最佳含水量的1%,以改善水稳碎石的缩裂性质。在碾压过程中如水分蒸发过快,可及时补洒水量的水,但不可洒太多的水,否则也会造成基层表面的缩裂。

2 温缩裂缝

试验指出,水稳碎石的温缩系数较干缩系数要大4-5倍,所以水泥碎石基层的温缩裂缝大多在冬季气温-5℃以下时发生,缝宽为0.2-2mm。可在基层施工中设置缩缝,缩缝宽5-10mm深为层厚的0.5-1.0倍,内填沥青砂。水稳碎石基层施工完成,如要过冬(第二年摊铺沥青面层)时,上面必须覆盖不小于20cm的素土或草帘保温,以防基层冻裂。

3 压实的原因

(1)压路机在碾压的段落上停顿、调头、转弯、急刹车。

(2)压实机械行驶方向错误,没有使驱动轮在前,从动轮在后。

(3)没有采用阶梯形的形式碾压,采用的压实组合不恰当。

(4)碾压速度过快。

以上各点都将使原本无任何缺陷的混合料在碾压过程中产生不可愈合的裂缝,但只要提高压实机械操作人员的操作知识和技术,正确选择压实机具及其组合,就可避免因压实不当而造成的裂缝。

4 其它原因

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中,不到养生期便过早的开放交通,会使基层因强度不够而造成破损和裂缝。尤其在大雨过后,其层表面局部存水,经过交通车辆的反复碾压,会使用不到养生期的基层表面形成一层软化层而使将来的沥青面层过早的龟裂破坏。因此,在水泥碎石基层的施工中,养生期间必须封闭交通。即使过了养生期,在基层上未铺面层以前,除施工车辆可慢速(不超过30km/h)通行外,也应禁止其它一切机动车辆通行。

在水泥终凝后再继续用压路机碾压,也会使水泥稳定基层形成破坏性的裂缝。因此,经摊铺、整平的水泥碎石,要在水泥终凝前完成碾压,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如果水泥已过终凝期,发现密实度不够,必须清除松散的混合料,重新摊铺合格材料。

5 结束语

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基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要让它达到应有的效果,必须严格控制施工程序,保证工程质量,特别是要把好原材料关。水泥作为唯一的稳定剂,要控制好它的质量和用量,并保证混合料自搅拌至摊铺完成不超过3h。集料的级配、含泥量以及混合料的含水量都是影响水稳质量的敏感因素,施工中要从严控制,做到集料级配满足规范要求,含泥量不超标,保证混合料在最佳含水量下充分压实,这样水稳基层的强度就能得到保证。另外,由于稳定剂――水泥的特性决定着这种混合料受时间约束比较明显,施工时工序要紧凑、连续不间断,确保在水泥的终凝时间内完成从加水拌和到混合料全部碾压完毕的全部工序。再者,摊铺、碾压、养生施工工艺也要进一步完善。鉴于目前的经验和设备水平情况,只有通过各方面的重视和控制,一种均匀、密实、平整、强度和厚度、弯沉等各项指标都能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水稳基层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江苏省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指导意见[Z].

[2]JTJ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S].

[3]CJJ1-2008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