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记者要善于从焦虑中解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记者要善于从焦虑中解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各行各业的人都有焦虑,焦虑本身是一种正常现象。记者的焦虑由其职业特性所决定,且焦虑产生后,记者一般不与外人语,而是通过自我克制来化解。我认为,记者要善于调整对自己的期望值,从而避免焦虑带来的不良影响。

记者的“入行类型”

通过我多年在广州这个“传媒基地”了解的情况来看,从事记者工作的人有四种“入行类型”:

一是糊涂型。这种记者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本不喜欢这份工作,但因媒体给予了工作机会,迫于求职压力而来媒体工作;

二是兴趣型。这种类型的人多半源于对新闻工作的好奇心,认为做记者很风光,想通过这份工作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增加对社会的了解;

三是谋生型。这种类型的人往往善于舞文弄墨,具有较强文字功底或摄影功底(比如文学爱好者),想将艺术才华转换成“口粮”;

四是事业型。这种类型的人想将新闻当作事业来做,期盼在业界树立自己的根基,甚而成为一代报人。

记者入职后,差不多都会很快进入职业倦怠期。他们工作大约一两年后(甚至更短时间),会发现做记者既要体力,又要脑力,非一般身体素质及精力者所能胜任。当下媒体基本上都是计件工资(由底薪加稿费构成),且有严格的考核淘汰制度,这令很多记者感到有职业压力。他们在厌倦产生的基础上,两三年内即会出现焦虑。

焦虑产生的另一个原因还来自职业“对比”。记者的社会接触面、知识面比一般人要广,接触到的人也纷繁复杂。在接触过程中,他们往往会发现自己与同龄人、同学、同乡存在许多格格不入的地方,特别是在待遇、职务方面有着巨大的落差。他们因此会产生心里失衡,在从业5年左右,或年龄逼近30岁时,焦虑会日甚一日地体现出来。此阶段内,他们会不断怀疑自己的择业动机,思考自己是否有异军突起的机会。

从业6~10年时,记者会高度考虑转型事宜,转型去向有两种:一是内部消化,在本单位做编辑或行政工作;二是辞职或调离原单位,实现自己暗藏已久的抱负。

日常焦虑涉及三个方面

我通过自身的经历及对身边同事、同行的了解,发现记者无论学历水平、出生背景如何,皆会产生日常焦虑。这种焦虑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越发强烈,若本人没有一定的职业规划,并且出现职业规划受限太大或进展不利的情况时,焦虑还会让人颓废,甚或让人利用记者的“特权”,行违法犯罪之事。

概其全貌,日常焦虑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来自生存压力。单是凭记者个人的工资收入,很难在5~10年内全额买下一套商品房。以广州几家大报的待遇为例,记者月平均工资约为6000~7000元左右,部分冷线(比如妇联、残联等线)记者的月收入,有时不过4000元左右。某些都市类报纸记者的收入,约为4000元/月。除了记者本身“正常的高消费”外,一年很难存下几万元钱。众所周知,记者工资与供职媒体的效益有极大关联,受互联网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工资上升幅度不大。今年拿到手的工资,与去年、前年拿到手的工资,基本上没有质的变化。何况记者不敢随便歇业,若是歇业,会因发稿数量减少影响收入。

二是来自上升空间的压力。上升空间(俗称提拔)问题是困扰记者发展的重大问题,它左右着记者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激情,以及创造力和责任心。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源于因官而“贵”(提拔意味着待遇上升,单位认可度增加),另一方面源于命有所依(未来发展有看头,退休养老得大头)。而这些想法,很大程度上显得传统而实用。

三是来自竞争环境的压力。这里谈的竞争环境有两层含义:一是媒体内部的环境。比如自身年纪大,新人不断涌现,还在同一起跑线干活;二是行业之间的环境。比如一座城市有好几张同质化的报纸,导致记者必须考虑和对手报纸的记者抢稿。

心理失衡与身体机能失衡

我上世纪70年代出生,依然战斗在新闻一线,对上述压力的体会特别深刻。12年的从业生涯中,任何一种压力都曾光顾过我。因是常人,我也曾焦虑过。并且,这种焦虑可能还会延续。

同时我发现,一旦待遇不好、晋升无望等一起袭向记者时,他(她)会不由自主地焦虑,会集中考虑未来的路该如何走。这种焦虑,普遍体现在29~35岁左右的记者身上。

给人记忆深刻的焦虑表现,是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和乐趣,对自己手里的工作感到没有兴趣,写稿找不到文感。有时还怀疑自己的身体疾病,与以前的艰辛劳动有关。偶尔还会和混得好的同学作对比,认为自己能力不差却混得差,在内心深处埋怨自己不会逢迎。

类似症状在29岁以上的记者身上表现明显,女记者更甚。她们会经常无故发怒,对家人或身边的很多人和事看不惯。严重者会心悸、心慌,全身疲乏,失眠、早醒,对任何采访写稿提不起兴趣,整个身体机能失衡。

值得注意的是,有这些焦虑之后,多数记者不愿跟别人讲起,喜欢把遇到的压力闷在心里。与上司沟通的过程中,一般人都羞于提及“压力”,担心讲出来后授人以柄、以讹传讹。同时,也很难有一位上司愿意倾听记者这方面的倾诉。据我所知,在我国媒体中,鲜有媒体主动建立心理干预机制,从上到下很少有人关心记者的心理健康。

降低自我期望是自身调节的关键

记者在期望值上升和价值观上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调控自己的职业心态。无论是糊涂入行型记者,还是兴趣型、谋生型、事业型记者,遭遇的终极压力其实都一样,除非你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获得了理想的收获。若非如此,遭受各种压力,应该是记者本身的一种“宿命”。这就需要记者敢于迎战压力。

迎战压力的最好做法,是善于降低自我期望。善于沉静,自然低调,有自己的目标美。因为从根本意义上讲,记者这种职业不是升官发财的职业,需要每个人都拿得起、放得下。如果自己该放下时没有放下,你就继续干下去。实际生活中,你可以把它当作谋生手段,以及增长见识、知识的桥梁。但前提是做好手里的活。

我在压力最大甚至感到陷于绝境,抑或遭到“压力羞辱”时,总会想起我命运多舛的采访对象。这些人中,有的身患绝症,有的双亲去世仅剩孤儿,有的天灾灭顶千金散尽……同他们比一比,我觉得自己很幸福,比不幸者有幸。活着,预示未来还有希望。善于反思自己也很必要,它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品位。

因为生活本来如此,我们不必因压力的存在就淡漠这份职业。非要通过记者职业获取某种功利目的,是因你还没有从采访对象那里悟出生命的真谛。多跟落魄不幸的采访对象比,有利于对困难的抗争。记者要善于承受委屈,别轻易为自己的委屈辩解。做到了这一点,你的内心会很强大。有了强大的心,默默地耕耘,日子才过得充实。

去留两难与规划之道

因有人面对记者职业去留两难,眼下我正在写一篇《从广州报界10年见闻漫谈记者转型》的文章,里面涉及诸多化解职业尴尬的问题。现在借此机会结合自己调研下来的感受,先给广大记者提个醒:一定要提前做好职业规划,让自己的记者生涯充满爆发力。

长期以来,我们走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在工作中忽视软硬件含金量的提高,比如评职称、出书、学外语、跨行业研究,很少有人愿意去做。其实,只有让自身的软硬件得到夯实,才不至于懵懂地生活在焦虑之中。从现有的竞争形势来看,中国记者吃青春饭、快餐饭的情况还会延续。特别是平面媒体记者,很有可能还会因市场萎缩遭受冲击,面临突然失业、解聘的危险。那么,到一定的时间提前转换自己的身份,应该是记者未雨绸缪的事。

我对“四种类型”的记者提出解除焦虑的如下建议:

糊涂入行型记者要及时转换角色。这类型的记者目前在年轻记者中很多,如果工作一两年后都还没有找到做新闻的感觉,你可以选择考公务员或别的职业,切记不要“赖”下去。在“赖”的过程中,你可能会丧失最佳转型时机,同时进一步削弱新闻激情、创造力和灵气。转型时,不必盯住大城市不放,可以考虑回到老家所在地、县级城市。通过利用父母身边的资源,减轻自己的生活成本和压力,然后再谋发展。

兴趣型记者要利用社会资源转型。此类型的记者容易在新鲜感丧失之后,出现“入错行”的遗憾。一旦你有此感觉,可以马上过滤你手里收集的信息,寻找真正适合你并且喜欢做的事。若暂时不能摆脱记者行当,可以朝企划宣传以及平时接触的对口行业发展。这时候,人脉是你掌握的最好变身“武器”。

谋生型记者可以向职业撰稿人转型。这种类型的记者文字功底、思想功底深厚,可以提前朝评论、编剧、小说创作方向下工夫,历练自己的创作内功。一旦厌倦做记者并且拒绝继续承受做记者的压力,可以全身而退,安心搞创作。或者通过已有的优势按部就班评好高级职称,读一个博士学位,在45岁以前向出版社、高校等单位转型。

事业型记者要把职称评定当作首要任务完成。该类记者大都在工作上甘于拼命,喜欢掌握整个行业的动态和走向,在新闻业务上有一定的水平和建树。但切记在焦虑全面来临之前,按照连续递进的方式,获取副高以上职称。一旦发现自己在本单位无更大舞台,可以向地市级媒体或专业媒体谋取副主编、主编职位。须知陌生媒体引进人才时,除注重你已有的“战功”外,还非常看重职称因素。

(作者为广州日报记者,曾做过卧底调查、政法新闻报道,参加过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南方冰雪灾害、开县井喷、凤凰塌桥等重大突发事件报道)

来源:青年记者2010年12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