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情境教学是指在一定情境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为学生创设富有感彩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给学生提供广泛的数学活动的机会,有利于解决小学生形象思维弱与数学学科抽象性概、括性强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情境教学;有效思维;激发兴趣;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49-02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特别是冀教课标版教材启用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理念的渗透,亦或是教学方法的运用,乃至学生的上课听讲、课下预习,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情境”一词,也迎着着这股浪潮,应运而生。那么,该怎样理解情境教学呢?几年来的教学经验使我认识到情境教学是指在一定情境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

“创设情境”是我们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和策略。《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若能不断为学生创设富有感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求的欲望,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有利于解决小学生形象思维弱与数学学科抽象性、概括性强之间的矛盾。

那么具体在教学中应该怎样把握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创设简单有趣的教学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行为因为年龄的原因受兴趣影响很大。所以上课初始导入阶段的设计就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关注学生兴趣。我经常采用声情并茂的故事导入、有趣的谜语导入、和学生生活相关的游戏导入等。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6的乘法口诀》时,我这样引入新课:大屏幕出示,美丽的花丛中,飞舞的小蜜蜂正在采集花蜜的情境。教师提问:请看屏幕――花丛中,勤劳采蜜的是谁呢?一共有几只小蜜蜂呢?学生脱口而出:七只小蜜蜂在采蜜。教师请学生观察思考:1只小蜜蜂6条腿,2只呢?3只呢?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并编出6的乘法口诀吗?然后顺理成章的引入课题:6的乘法口诀。我这样做,省去了繁琐的故事情节,也不用过多的气氛渲染,有的是一个轻松愉悦、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能在短时间内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尽快的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

二、创设蕴含“数学味”的有效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有一双能用数学视野观察世界的眼睛,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因此,教学中创设各式情境,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并延伸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情境创设要有“数学味”,要紧扣数学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

如:教学8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可这样创设情景:老师用激情语言讲述:小王师傅找了三根木条,想钉成一个三角架,请同学们想一想,小王师傅找的三根木条能不能钉成一个三角架?学生有的说能,有的说不知道,有的学生说试一试。于是让学生人人动手体验,学生将准备好的4种长度的小棒3根,用这些小棒摆成各种各样的三角形。

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开放的教学情境,增添了“数学味”的教学氛围,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这个情境中,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且激励学生去“做数学”的热情。学生在这样情境中积极地去探讨新知,每一个孩子的活动都充满了观察、操作、猜测、验证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三、创设能走进真实生活的教学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终将还原到生活中去,所以我们老师的任务是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数学知识,并能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应用。现在,冀教课标版教材已经从教材的编写上实现了生活化,大量的生活情景贯穿着整套教材的始终。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创造民主、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通过丰富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第四册《克与千克》一课,导入新课时,首先请同学们交流事先调查好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质量。生1:我妈妈买的美加净护手霜是30克。生2:火腿肠一根50克。生3:一袋食盐重500克。生4:一袋盘锦大米重25千克……引导学生发现重的东西用“千克”作单位,比较轻的东西用“克”作单位。

第二步借助一位小客人――“蜗牛”认识“克”。教师先用天平称出这只蜗牛的体重重1克。接着请学生以蜗牛为标准,猜一猜一枚2分硬币有多重,初步感知后,再让学生说出大约重1克的物品有哪些。

第三步称物品的质量。称一称身边的物品,尺、橡皮、铅笔、数学书、字典、文具盒、两袋盐。先估计一下,然后再用天平称出物品的质量。

四、创设能引导学生探究的操作情境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改革重点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在“听”中学,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经历操作的过程,促使手、脑、口等多种器官的协调发展。创设操作情境是“做”数学的前提,它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把抽象的意识形态物化成具体形象的表现形式,从而降低了思维的难度,提高了探究的可行性。

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教师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直观操作材料,合理地组织学生的课堂活动。课的开始先利用教材中两个小朋友分桃子的情境图引出“一半”也就是12。接着再安排学生做折纸活动。

第一步:让每个学生用1张长方形纸片平均折成2份,并把其中的一份涂颜色。

第二步:在初步建立分数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以及绳子等实物中找出自己想到的分数。

这样通过创设实验情境,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学生不仅能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能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

总之,数学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数学新教材的实施为情境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舞台,而情境教学又为充分阐释数学新教材提供了武器。教师应充分挖掘情境教学的潜能,因材施教,因时施法,不但可以将教材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增强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优化教学过程,而且还能全面提升学生多方面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