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针刺、艾灸、针加灸胃脘下俞穴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针刺、艾灸、针加灸胃脘下俞穴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评价针刺艾灸、针加灸胃脘俞穴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随机将79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针刺组(A组)、艾灸组(B组)、针刺加艾灸组(C组),取胃脘下俞穴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空腹血糖、24小时尿糖定量、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进行观察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24小时尿糖定量、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

[主题词]糖尿病/针灸疗法;艾条灸;针灸疗法/方法;穴,胃脘下俞

近年来,针刺治疗糖尿病取得了不少新进展,针刺胃脘下俞穴治疗糖尿病国内也多有报道。有趣的是,我们现在临床治疗该病多用针法,或配以药物;而古代则多用灸法,且强调多壮数灸。为探讨针刺、艾灸和针刺加艾灸胃脘下俞穴在治疗糖尿病疗效上的差异及相互关系,笔者做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观察对象

本研究79例均系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的住院患者,其中男46例,女33例;年龄32~74岁;病程1~23年;对原先服用降糖药的患者在严格饮食指导下停药3天后作为观察对象。

凡有下列情况者不在入选范围:(1)肝、肾功能损害者;(2)糖尿病酮症、高渗性昏迷者;(3)同时患有其他急、慢性不稳定严重疾病(如肿瘤、中风偏瘫等)者。

1.2 分组

入选的79例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针刺组(A组)、艾灸组(B组)和针刺加艾灸组(C组)。各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中显示各组患者基本情况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A组:根据患者的胖瘦程度,选用0.35mm×40~50mm的毫针,取胃脘下俞穴垂直进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在得气后、行针中和起针前施以平补平泻手法5分钟。

B组:取胃脘下俞穴艾条温和灸,距皮肤25mm左右,持续灸30分钟。

C组:在采用A组针刺治疗的同时施以B组艾条温和灸法。

3组均在每日8:00―10:00时、14:00―16:00时治疗2次,10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进行疗效比较。另外,患者每天锻炼2次,每次15~30分钟,以不感疲劳为度;患者治疗期间所需饮食热量,根据其病情、运动量和体重情况,按30~35cal/kg计算。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1)主要临床症状;(2)空腹血糖;(3)24小时尿糖定量;(4)糖化血红蛋白;(5)血脂,包括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

3.2 疗效标准

临床控制:主要临床症状消失;空腹血糖

显效:主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

有效:主要临床症状减轻;空腹血糖

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实验室各项指标未达到上述标准。

3.3 统计学处理

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数据用X±s表示,均数间比较之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

3.4 治疗结果

经过3个疗程治疗,3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2。

由表2可见,3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显效控制率C组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C组临床疗效优于A、B两组。

各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空腹血糖、24小时尿糖定量、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脂的变化情况比较见表3~表7。

由表3可见,治疗后A、B、C 3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但C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更具优势,其有效率明显高于A、B两组。

从表4、表5、表6中分别可以看出,各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24小时尿糖定量和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

从表7看出,A、B、C 3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变化,以C组变化最为显著,说明针加灸胃脘下俞穴具有较好的调控血脂作用。

4 讨论

胃脘下俞穴出自《龙衔素针经》,别名胃下俞、胃管下俞。《千金翼方》载:“消渴咽喉干,灸胃管下俞三穴各百壮”。该穴虽属经外奇穴,但位于足太阳膀胱经背部背俞穴循行径路上,在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共计2穴。目前已被公认,背俞穴是内脏器官生理、病理状态在体表机能的感应点。刺激不同的背俞穴,在正常情况下能促进和调整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在病理状态下能不同程度地促进脏腑机能的恢复,这和背俞穴与所属脏腑存在密切的神经分布一致性有关。

胃脘下俞穴主要由T2神经分布,支配胰腺的传人神经也主要是T8,传出神经为T6~T10,说明胃脘下俞穴与胰腺的神经分布有着高度的对应性,因此临床上胰腺疾病患者常在胃脘下俞穴处出现明显的压痛。动物实验研究证实,针刺胃脘下俞穴能显著降低实验性家兔的血糖,并明显改善胰岛的形态功能。所以,该穴的降糖作用首先依赖于胰岛素的升高,提示胃脘下俞穴能改善β细胞的功能。因此胃脘下俞穴与胰腺的关系完全符合背俞穴与脏腑之间关系的共性。

由于传统医学受历史局限,没有独立的胰腺器官,使得走行于背俞穴循行径路的胃脘下俞没有特定的器官与之匹配,故只得将其归为经外奇穴。现有人提出应将该穴归为背俞穴,命名为胰俞,并作为临床治疗糖尿病的主穴,笔者赞同之。

总之,通过对79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结果说明无论是针刺、艾灸,还是针刺加艾灸胃脘下俞穴,都具有降低血糖、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且针加灸组疗效最显著;另外它在降糖的同时可调控血脂中的各项指标,对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有明显改善作用。该疗法不但廉、简、便、验,并可降低因长期服用降糖药所致的毒副作用,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