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你的参与,我们的精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你的参与,我们的精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已经是以师生为主体对课堂内容开发、生成、转化,课堂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不同角度进行不同性质的交往、不同类型的互动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通整合、反思体验、领悟建构的过程。政治课堂教学要实现上述过程,就必须讲究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技巧。生活是最大的智慧之源,学生是最为生动的智慧主体,结合教学实际,笔者就如何让学生结合生活参与课堂,让课堂更精彩做一简单阐述。

一、参与课堂导入,知识自己掌握

1.复习导入,学生参与更明白。“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复习提问是教师最习惯的导入方式。在复习提问时,教师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对上节的理解情况。但是,复习不等于简单的提问。复习的过程应该是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参与的过程;应该是过程中有新的收获的过程。因此,我的复习提问有两个原则:(1)分层次分目标提问。首先,学生的程度不同,对知识的接受过程有快有慢。因此,在复习提问时,一定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重点问题可以多次提问,但每次都渐次选择不同层次学生,这样,使得所有学生可以依次掌握重点。(2)分目标提问。初次提问知识简单的识记知识,下一次就可以转换方式,以材料分析题或者辨析题或者其他类型题目的方式落实目标。达到识记、能力和价值观目标都能逐渐实现。

2.课前预习,学生参与调动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的兴趣是保证课堂有效性的关键。平时的授课中,只要是学生可以做到的,我就积极地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例如:在讲到“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一框题时,因为学生已经知道哲学上的世界由三部分构成,那么如何才能得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个结论呢?很自然地学生就知道要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的思维世界三个方面求证。于是,我就把这个任务分给了三个小组,要求他们从各方面举例证明,并且写出证明过程、依据、结论。课堂上,这个问题就交给学生自己解决。在学生的论证过程中,难免有疑惑,这个时候,我只需要点拨就可以了,并且在学生的论证中,可以很自然地得出这节课的重点: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二、参与课堂教学,知识愉快掌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智慧不仅仅是传授一定的知识,而是如何激发学生自己寻求知识的动力,也就是帮助学生寻到通往智慧之堂的大门,在纷繁与迷茫中找到那条知识路,并且照亮它。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讲授,一定要充分相信学生、调动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尤其是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从学生生活的实际出发设置问题,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轻松、熟悉的情境中掌握知识。 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普通的劳动者,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在劳动中创造并实现着自己的价值。学生的生活中,劳动也是无所不在的,应该让他们认识到劳动的快乐、劳动的价值。于是,我设置了几个小的采访。第一,以班长和普通学生为对象,从普通学生眼中的班长,和班长眼中的工作着手,设置问题。普通学生:你觉得班长为班里做了哪些工作,你如何评价班长的工作?班长:听完同学的评价,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从班长工作中有什么收获?第二,以值日学生和同班同学为对象,从值日生眼中的劳动和大家眼中的值日成果着手,设置问题;值日生:你们做了哪些事情?其他学生:对他们最终的劳动成果如何评价?值日生:听说你们卫生评比名列前茅,有什么感受?第三,以参与艺术节表演的学生为对象。设置问题:你做了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你的收获有哪些?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引导他们自己真正理解到“劳动者的人是幸福的”“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并且也感受到“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更关键的是,让学生开始从内心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三、参与课堂练习,知识扎实掌握

课堂练习本来就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但是,传统的习题演练已经让学生们没有了新鲜感,因此在练习时总是兴致不高,对知识的有效掌握帮助不大。于是,在每一节课后,我都会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讲完“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一框题后,我就以“吉利的明天在哪里”为题,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解决。对于自己的家乡,学生有太多的熟悉,但是对于家乡的发展,他们既充满热情又不知所措。我引导他们:联系是普遍存在的,那么,吉利区的地理环境、地形环境、人文素养……从东南西北方向谈、从地处黄河岸边的地形谈、从洛阳石化带来的利与弊谈、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谈。思路一经打开便一发不可收,在这个类似聊天却超越聊天的过程中,联系的特点以及相应的方法论甚至“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系统优化的方法”等知识点都渗透其中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变得很轻松。

从此开始在讲到“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以及创新思维,我都是从“四十三中的发展”“洛阳牡丹如何能够花开富贵满洛阳”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入手,让知识融入学生生活,让学生在枯燥的理论学习中获得生活的真谛!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进的过程,我真心地希望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收获到更多的,不仅仅是书本所带来的知识。记得教育学会的一个专家说过:一节课留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书本上的知识,更应该是获取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也是我永远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