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迈克尔•迪克曼:安联安度金融危机的秘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迈克尔•迪克曼:安联安度金融危机的秘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8至2009年那场横扫世界的金融危机让世界上很多金融公司深受其害,雷曼兄弟破产、美林被收购、AIG陷入信誉危机⋯⋯

不过,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的安联公司(Allianz SE)却是个例外,它不仅在金融危机中保持了不错的业绩,还一举取代了AIG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公司。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个叫迈克尔•迪克曼(Michael Diekmann)的德国人。

2010年3月19日,身为安联公司董事长兼CEO的迪克曼在公司股东大会上对股东们说道:“我们很有信心,公司能够在2010年再次取得良好的业绩,就像我们在2009年做的那样。对于我们来说,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现在,只要资本市场不再发生大的波动,国际金融市场不再出现大灾难,我们就能做到这一点。”

迪克曼的“豪言壮语”不是空口无凭,根据安联公司在2010年2月初的季度财报,该公司在2009财年第四季度净盈利为10.9亿欧元,远远好于前一财年同期亏损1.45亿欧元的成绩。

迪克曼2009年的年薪为482万欧元,比2008年上涨了27%,不过,绝大多数的德国媒体都认为这是迪克曼应得的,因为“他拯救了安联”。

曾经的理想主义者

迪克曼1954年12月23日出生于德国的比勒菲尔德(Bielefeld),他的家族经营着一家不大不小的建筑公司,他还有一个孪生兄弟。19岁的时候他进入德国哥廷根大学(University of Gttingen)学习哲学,在大学的时候,迪克曼与他的三个室友通过回收翻新旧家具来赚钱,因为迪克曼有一手不错的木工活,不仅能将室友们从废品站回收来的旧家具修饰一新,还把他们在哥廷根大学的寝室装修得十分漂亮。

迪克曼的室友们说大学时代的迪克曼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哲学系学生――善于思考但缺少激情。当时的他们经常在寝室聊一整晚上的神学与世界观,但迪克曼大多数时候是一个人闷在那里,长时间不说话,不过,当他开口时,通常是第一句话就能将改变讨论进程,将话题带入自己的掌控范围内。

“他是一个观察家,一旦得到机会,他就会条理清晰、字字斟酌地将对手击垮,让他们无可辩驳”,迪克曼的一个室友说道。

“他(迪克曼)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大学哲学系学生,他总是试图逃离他中产阶级的家庭背景,并一直在寻找生命的意义。在大学时期里,他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绝对比他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要长,我们经常在一起弹吉他,聊理想。他在学校里认识了他的妻子。在我们面前,他总表现得像个理想主义者。”

1982年,迪克曼结束了他在哥廷根大学为期9年的学习生涯,走进了社会。初入职场的他依然保留了他在大学时期的“理想主义”。在家人和妻子的资助下,迪克曼成立了自己的出版公司Diekmann / Thieme,圆了他儿时当作家的梦想。他还自己写了一本介绍在加拿大进行独木舟漂流的书,并通过自己的出版社将该书出版。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艰难维持了几年后,Diekmann / Thieme出版社于1988年倒闭。

较真的求职生涯

没有了经济来源的迪克曼不得不为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而放弃理想、面对现实。1988年他加盟安联,成为安联公司汉堡分公司的总裁助理。

据时任安联公司汉堡分公司总裁的乌尔里希•斯密特(Ulrich Schmidt)回忆说,迪克曼在整个面试过程中表现得都很自信,或者说是太过自信了,一开始提供给他的薪水是5000德国马克,但他却淡淡地表示自己的理想薪水是6000德国马克,一分都不能少。不过,斯密特却很欣赏这份自信,迪克曼也顺理成章地得到了这份工作。

但安联公司内部却对斯密特的用人决定不太满意,迪克曼已经33岁了,没有在任何一家金融机构的从业经验,英语也说得不太流利(在德国,70%以上的金融行业工作人员会说英语),更糟糕的是,在这33年时间里,他与保险的唯一一次结缘是在9岁时父亲给他买的一份意外伤害险。但斯密特认为,迪克曼虽然缺乏经验,但他“善于倾听、包容和学习,所以适合这个岗位”。

事实证明斯密特的话没有错,迪克曼顺利地开始了他在安联的晋升生涯:1990年,斯密特提升迪克曼为汉堡分公司的销售总监,1991年迪克曼已经成为安联公司汉诺威分公司的总裁,而这仅仅是他通往安联CEO之路的开始。所有与迪克曼共事过的人都对他的严谨和效率赞不绝口。1993年,对迪克曼有知遇之恩的斯密特推荐迪克曼到安联慕尼黑总部工作,但安联总部给他的回复是“很遗憾我们这里没有适合您的岗位”,不甘心的迪克曼直接飞到慕尼黑面见时任安联CEO的海宁•舒尔特-诺埃尔(Henning Schulte-Noelle)。一天后,迪克曼顺利地进入了安联总部工作,负责管理个人客户关系维护工作,在这个职位上工作了两年后,迪克曼又被任命为北莱茵河至维斯特法利亚地区的销售总监。

海外业绩得到欣赏

1996年,舒尔特-诺埃尔将迪克曼派到了新加坡,管理安联新设的亚太区业务,临行之前,舒尔特-诺埃尔给迪克曼下达了明确指标,就是要让安联在亚太地区快速地增长。

刚到新加坡时,迪克曼的日子并不好过,对于亚太区业务的不熟悉以及自己糟糕的英文让他很难与员工和客户交流,而妻子和孩子也不太适应在新加坡的生活。种种不利因素让迪克曼的压力很大,他选择了去澳大利亚沙漠徒步旅行这种方式来排解压力,同时,他也一直通过邮件与斯米特保持联系。

1年后,迪克曼的日子好过了很多。在逐渐熟悉了业务之后,迪克曼如鱼得水,将亚洲区业务安排得有条不紊。在他的操作下,亚太地区成为了安联业务增长最快的地区,迪克曼也凭借其成绩于1998年跻身安联董事会管理委员会。

2001年,安联与印度Bajaj集团旗下的Bajaj Finserv有限公司合作成立Bajaj Allianz General Insurance Company Limited,成功进军印度市场,这次合作被评为安联公司2001年年度事件,迪克曼本人也获得了安联最高管理层的充分认可。

在新加坡的成功可以说是迪克曼通往安联最高管理层的钥匙。2000年,迪克曼又兼任安联北美及南美地区总裁,此后他又参与了挽救安联澳大利亚分公司的行动。2002年,迪克曼再度被委以重任,担任安联公司中欧、东欧、中东、非洲及美洲地区总裁,同时他还负责掌管国际人力资源。

改革之风吹遍“安联的每一个角落”

就在迪克曼在海外取得佳绩的时候,安联公司自身却遭遇到了不小的麻烦,由于管理的失误和创新型产品的缺乏,安联的竞争力逐年下降,市场份额也不断减少, 2001年,安联公司收购了德国德累斯顿银行(Dresdner Bank),将其与自己的资产管理部门合并成为安联全球投资公司(Allianz Global Investors),这被认为是安联日后种种麻烦的根源所在。

2003年4月,安联曝出其在2002年亏损了12亿欧元,成为公司有史以来亏损之最。年事已高的舒尔特-诺埃尔无力扭转败局,决定退休。退休前他向安联董事会推荐迪克曼为其继任者。董事会经过磋商,决定任命迪克曼为安联公司新的董事长兼CEO。

2003年4月30日,迪克曼正式担任安联董事长兼CEO,他在就任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在新加坡的时候就曾经有人问过我,如果由我担任公司CEO的时候我会怎么做,我回答说‘不知道’。但在两天前,舒尔特-诺埃尔先生问我愿不愿意接手公司的时候,我认为我已经准备好了。”

迪克曼对媒体表示他面临着一系列重任,他不仅要将公司从之前的一系列错误投资造成的混乱中挽救出来,还要改变公司内部盛行的作风。他会立即采取行动以扭转局势。

迪克曼说到做到。刚上任不久,他就在安联慕尼黑总部召开了一次全体员工大会,在会上他说安联之前“毫无理由的傲慢”导致了现在“不得不为维护荣誉而奋斗”的局面。正当所有员工都以为他指的是前任CEO舒尔特-诺埃尔时,迪克曼毫不客气地指出他所指的是“所有人”。他表示今后将会有一股改革之风“吹遍安联总部的每一个角落”。

首先采取的措施当然是裁员,迪克曼首先拿拖累了安联的德累斯顿银行开刀,在2004年一年裁掉了该部门4700个职位,尽管迪克曼称这是一项很难做出的决定,但他在2005年还是这么做了,又有近千名安联员工失去了工作,但安联的市值和利润在2005年有了明显的上涨;2006年迪克曼再度手起刀落,在欧洲地区裁员7500人。如此大规模的裁员让德国媒体感到震惊,他们纷纷批评迪克曼的管理风格过于严厉,并指出安联的根本问题是资产管理而不是人员结构问题。一向重视本国就业率的德国政府也向安联和迪克曼发出了警告。不过迪克曼坚称,裁员是削减运营成本、改变公司结构的有效方法之一。

当然,迪克曼更多的精力是放在改变公司产品和资产结构方面。在迪克曼上任时,有人形容安联就像一个大型对冲基金――靠着一些分公司的收入和客户手里的钱来勉强维生。公司的股价越来越低,市值更是缩水了750亿欧元。迪克曼分析认为安联之前在各个分公司投入过多,而且缺乏适度的调配,导致出现一个分部亏损时,另一个就不得不挣更多的钱来弥补的局面。迪克曼当然要改变这种局面,他适当地改变了公司的投资战略,增加在亚洲,特别是印度和中国的投资;减少了在南美和非洲地区的投入;增加在欧洲,特别是德国及其邻国的投资。2005年,安联全面收购意大利RAS保险公司,拓展意大利市场。

2006年2月,安联参与高盛集团收购中国工商银行的股份,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工行2.5%的股份。“一年多以来,我们竭力与工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这次签约仪式以前的每一步都不怎么顺利。”迪克曼如此评价这次交易。通过此次交易,安联得以与工行合作,在中国开展银行保险业务。

迪克曼的措施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2004年是安联盈利迅猛增长的一年:公司经营利润由原来的28亿欧元增长至69亿欧元,增幅高达68.9%,总收入额969亿欧元,较上年增长31亿欧元。而到了2006年,安联的业绩则更上一层楼,总收入由2005年的1009亿欧元上升至1011亿欧元;经营利润则从80亿欧元增加到了104亿欧元,增幅达29.8%;净利润更是猛增60%,从2005年的不足44亿欧元跃升至70亿欧元。迪克曼因为其上任以来的出色表现被德国《经济周刊》评为2005年度德国最佳企业管理者。

甩掉烫手山芋

尽管迪克曼在安联做出了成就,但很多人,包括他自己,都认为安联并没有解决掉其最大的问题德累斯顿银行,因此安联的前途还充满了不确定性。

其实,在迪克曼上任以后,他就一直想甩掉德累斯顿这个烫手山芋,在2006年的时候曾有英国Lloyd TSB集团表示有计划收购德累斯顿,但到了当年7月这桩交易无疾而终。而且,德累斯顿这个季度亏损,下个季度盈利的情况也让安联不敢轻易放手。不过,迪克曼并没放弃出售德累斯顿的计划。

2007年,安联盈利80亿欧元,比2006年增长13%;营业额从前一年的1011亿欧元增至1026亿欧元,似乎德累斯顿并没有拖累它。

但其实麻烦已经出现了,根据安联2008年2月发表的财报,安联在2007年第四季度盈利为6.65亿欧元,而德累斯顿银行因次贷投资损失当季减记资产9亿欧元,并出现季度亏损。

因此,迪克曼不得不加紧出售德累斯顿的节奏,2008年8月31日,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宣布将以98亿欧元的价格收购德累斯顿。随后,迪克曼宣布,经过一个谈判与董事会议交织的疯狂周末,安联决定将德累斯顿银行出售给德国商业银行。

宣布消息后的迪克曼显得很高兴,出售德累斯顿不仅解决其任上最棘手的问题,还让安联得到了30%德国商业银行的股份。同时,该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也得到了扩大。

“我很高兴我们找到了解决办法,从德国人的角度看,我认为这一切早该发生。这对德累斯顿也是件好事,因为我们永远不会像德国商业银行那样重视它。”

2009年5月11日,德国商业银行正式完成对德累斯顿的收购,安联彻底甩掉了这一包袱。

随后爆发的金融危机更是让迪克曼觉得庆幸不已。“当次贷危机爆发时,我曾经以为这很快就会过去。但雷曼兄弟的破产让我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我感到很庆幸,因为我知道我们不可能带着德累斯顿度过金融危机。”2009年年底迪克曼在接受德国《资本》杂志时说道。

金融危机爆发后,迪克曼带领安联轻装上阵,对抗金融危机。值得庆幸的是,与哀号一片的美国华尔街相比,欧洲的情况要好一些,加之德国及欧盟的及时援助,大多数金融机构还是安然挺过了这次危机。

当然,迪克曼并不是一个仗着地域优势和政府援助而勉强度日的人。他着重强调了公司主要产品保险业务对于公司生存的重要性,在接受《南德报》采访时表示:“客户在购买有效期会持续几十年的金融产品时,本能地会信赖该公司。”尽管在德国和欧洲范围内有了很多的竞争敌手,但迪克曼和安联一直注重长效的保险。“当我们将人寿保险卖给一个30岁的人时,我们会向他保证在50或60年后他的家人能够拿到应得的钱。”

除了在传统欧洲市场继续保持良好业绩外,迪克曼想在美国保险市场寻找更多机遇。他还提到一些成长中的业务,例如可以补充其保险条款的个性化支持服务。“我们不仅提供经济赔偿,还要组织个人无法轻易提供的服务。这将我们置于一种全新的局面。”他表示,“该业务让我真正喜欢的正是这一点――解决真实的实际需求和问题,而不是在那些能够带来经济回报却无法让你获得信誉的衍生结构上耗费精力。”

在迪克曼的领导下,安联在2008年短暂的低迷后又迎来丰收的一年,安联在该年度取得净利润47亿欧元,好于2008年度亏损22亿欧元的成绩。而其2009全年的营收同比增长5%以上,由2008年的930亿欧元增至974亿欧元,在“传统强项”人寿保险和健康保险方面,安联取得了500多亿欧元的收入。在亚太地区,安联更是表现出色,2009年更各地区保费收入达到85亿欧元,比上年度增长15%,寿险和财产业务险均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长。

放眼未来

安然度过2009年,取得世界保险业第一的宝座,这些都足以让迪克曼和安联骄傲。迪克曼在2010年3月19日的股东大会上说:“虽然全球经济持续好转,但我们依然着眼于内部增长。整体而言人寿保险业务的业绩良好,资产管理的业绩出色⋯⋯,我们已看到了公司持续增长的机遇,特别是人寿保险、资产管理和亚洲市场的机遇。”

而就在一天前,也就是3月18日,安联宣布将100%控股法国AGF保险公司,并回购子公司安联人寿的股份以全资拥有该公司。至此,安联覆盖全欧洲的保险网络已基本形成。

安联在1997年通过部分控股AGF公司进入法国市场,而在2006年迪克曼访问该公司时,这家处于安联半控制状态下的法国保险公司的员工询问迪克曼对于安联和AGF的未来有什么看法,迪克曼表示“AGF这个名字将在5年内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将会是安联法国分部”。

现在,迪克曼做到了这一点,他正在带领安联创建一个用以服务欧洲客户的更强大的平台,并进一步提高运营利润。

“关于2010财年的主要业务数据,我们认为经营利润将与2009年持平。但是,鉴于市场环境尚不稳定,不能作出准确的预测。综合费用率1个百分点的波动就会给经营利润带来4亿欧元的影响。”狄克曼说,“2010年我们管理的重点依然是投资表现和综合费用率。”

据悉,迪克曼与安联的合同在2011年到期,这个喜欢安静,征服过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和金融危机的德国人拒绝猜测他会在首席执行官的位子上呆多久。不过,他把持安联这几年的成就也足以让他成为德国,乃至世界上所有保险公司效仿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