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效途径之我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效途径之我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研究性学习与语文的学科整合研究,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分类、观点整理、分析研究,来对文本教学中所涉及的文学现象进行理解、阐释、发现和探究的文化行为。也是现行课程中的一大亮点。虽然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设计并运用,但效果却不尽人意,究竟什么是研究性学习?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效性途径有哪些?只有切实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才能将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推向深入,提高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效性。

关键词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策略

一、单篇课文的研究性学习

单篇课文的研究性学习,比较适合于课本中讲读课文的学习。比如《内蒙访古》,作者翦伯赞以其独特的视角记游内蒙,借古喻今,旁征博引,记游中处处流露作者的历史观,这就使此文的教学有了一个独特的切入口:《内蒙访古》的史学意义,也自然成了本篇课文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又如《祝福》,这是一篇经典课文,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来学习这篇课文,教师不再从课文局部着手,而是组织学生先确定研究课题:课文标题的内容和结构意义、祥林嫂的反抗之我见、祥林嫂死因分析;再分组讨论、研究课题;最后完成研究报告并交流。这里所说的“课题”实际上是一个学习的专题。上述两个专题,前者需要学生在“面”上广泛涉猎(至少需要阅读翦伯赞《内蒙访古》的全文),后者需要学生在“点”上深入推进。广泛阅读积累,深入研究探索,符合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

二、研究性预习

预习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传统的学生预习几乎离不开文章的字、词、句、篇。即学生的着眼点仅是教材中的文章。而教师让学生预习,大多以“了解”、“懂”文章为目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自己的讲读课,才有可能让学生配合自己的教学,从而营造出——个所谓生动活泼,气氛热烈的课堂,所以传统的学生预习作为学生是被动的,常常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似的;再者学生对近乎一成不变的预习形式,往往会产生一种厌倦心理,长此以往,学生预习效率差,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

三、研究性上课

1.指导学生阅读《名作欣赏》,从中寻觅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比如,在《项链》的教学中,我就将顾农等先生的九篇论文(参见《名作欣赏》2002 6;2003 2——说明:下面只注明年份和期号)复印给学生,学生在阅读作品的同时阅读了这九篇论文,不但对《项链》有了比较全面的准确的认识,还能够根据所读的文章来形成自己的理解。不少的同学由此对莫泊桑产生了兴趣,并选择了莫泊桑的作品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

2.指导学生阅读《名作欣赏》,从中收集自己需要的资料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中国当代诗歌中的名作,现选入高中《语文》第二册。同学们对这首诗歌非常感兴趣,但同学们手头的资料太少,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学习这首诗歌,我将《名作欣赏》上的七篇关于海子的论文介绍给学生(参见《名作欣赏》2002 4;2003 1;2003 4)。同学们不但比较准确地理解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意蕴,还从中感受到了海子的理想主义精神。在学习穆旦《赞美》时,我将《肉体、心灵与玄思的交响》(李俏梅,2002 3)和《现代文化的读本:中国新诗的几个文本》(李怡,2002 4)介绍给学生自学,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和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在教屠格涅夫《门槛》时,我将《〈门槛〉的象征意蕴质疑》(2002 3)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体味和比较。

三、研究性作业

其实真正能体现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是上完课后的作业。我常采用以下二种形式的作业。其一是布置片段式的小论文、小评论。要求学生以自己在课堂上最满意的发言为内容基点,进行整理、扩充,形成一篇有一定数量的,行文通畅的小文章。其二是或是从文章的中心入手,或是从文章的写作特色入手,或是从作者的创作角度入手,提出自己的论题,然后写一篇论文。自然对于前一类小文章应让学生及时完成,而后一类论文,教师应给学生充足写作的时间,事实上学生对课文的预习,上课交流,仅仅是为他们选题打下扎实的基础,要让学生能写出论文,尤其是写出好的论文,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看更多的课外书,了解更多的别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