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八十二岁老人办报,“家庭主编”活出生活别样滋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八十二岁老人办报,“家庭主编”活出生活别样滋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何让亲情不因时空的距离而淡漠,江西省金溪县八十多岁的老人王玉同创出办“家报”维系亲情的新方式,近7年来,老人亲任“家庭主编”,笔耕不辍,创办的《家庭导报》以分布于全国各地的200余名王氏家庭成员为读者对象,平均每次以电邮及印刷方式出版发行30多份,至今已出版88期,不仅丰富了晚年生活,平添了乐趣,而且让王氏家庭结出绚丽的精神文明之花,在当地传为佳话。

让亲情不因时空的距离而淡漠,离休老人萌发办家报之念

今年82岁的王玉同是江西省金溪县农行的一名离休干部。他1927年9月出生于江西鄱阳,老家在江西省金溪县,解放前,王玉同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县公安局、供销社、县农行工作。1984年,王玉同从县农行人秘股股长岗位上退下来。

离休后,王玉同和老伴住在县城,平时在家养花种菜打打门球,物质上充足无忧,虽然如此,但他总觉得自己还应当再干点有意义的事。

1998年夏季,神州大地遭遇特大洪水,王玉同从电视报纸上看到江西省鄱阳县一些乡下遭受洪灾,庄稼颗粒无收,猛然想起自己还有一个妹妹王小琴在鄱阳县乡下。

王玉同一共有五个亲妹妹,他排行老大,在他童年时代,正处于抗战时期,当时,王玉同和几个妹妹随祖父辈流落到鄱阳,解放后,王玉同和几个妹妹才返回了家乡金溪,唯独二妹王小琴嫁在了当地没有回来。

想起阔别多年的二妹王小琴一家因这次洪水遭受严重损失,王玉同揪心般难受,决定带上家人去看望他们。为了帮助二妹一家渡过难关,他又发起号召,希望县城附近的王氏家庭成员为二妹家捐款。

这年7月,王玉同带着老伴、大儿子王行盛等,包了一辆车来到鄱阳,见到了阔别多年的二妹王小琴。令王小琴感激涕零的是,大哥他们还给她带来了2000多元捐款。

从鄱阳回来的路上,王玉同思潮起伏,他想起像二妹王小琴这类亲戚,王家还有很多,有200多名分布于赣、湘、辽、闽、陕、粤、黔7省工作或创业,由于这些亲人远隔千里,沟通机会少,一些亲人几年难得联系一次,亲情难免出现淡漠。虽然现在通讯发达,但还是存在缺憾,还不足以把远在四面八方亲戚的信息告诉大家。要是有一种沟通渠道该多好啊!要不自己亲任“家庭主编”办一张“家报”,让亲情在这一平台上倾诉?

王玉同把这一想法告诉在县农发行工作的大儿子王行盛,听到老爷子一大把年纪放着清福不享要办什么“家报”,这可是要花人力精力和财力的事,王行盛便没有表示支持。

王玉同回到家又召开家庭会,跟子女小辈们商量办家报的事,可是大伙都没什么热情,有的甚至说有空不如玩玩扑克,打打麻将,劝他不要去操那份闲心!

虽没有得到儿女小辈们的认同,王玉同仍没放弃办“家报”的念头,时时瞅准机会等待计划出炉。

2001年7月13日,老伴黄伏莲过六十大寿,王家这一天喜气洋洋,远在各地的王家亲人都赶来祝贺,家中好不热闹。而就在这一天,王玉同全家从电视里看到了中国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这消息激动人心,尤其是平日爱好运动的王玉同更是感到无比高兴,当场叫小辈们在院落里放起了一长串鞭炮。而就在这一天晚上,王玉同老人按捺不住兴奋,并打定主意:此时不办这份“家报”,更待何时?

王玉同开始行动了,为了不让这个计划中途流产,王玉同没有告诉家里任何一个人。他偷偷地买来刻字用的钢板、蜡光纸,凭着自己多年做文秘写材料出简报的经验,开始一笔一画刻写稿件,白天黑夜趁老伴和儿女们不注意的时候,他就待在自己卧室伏案写稿。

他想首先要为这份“家报”取个名,由于这份家报要起正确舆论引导作用,他就取名为《家庭导报》,写好了发刊词,然后自己又写了几首北京申奥成功的感怀诗,并神秘命令在县农行上班的小儿子王小东写篇稿子速速交来,算是完成了首次组稿。

家报出世,离休老人充当“家庭主编”别有滋味

“你们看,这是什么?”2001年8月8日,这份花了王玉同一个星期手写刻印的第一期《家庭导报》横空出世了,等晚上儿女们回到家,老人拿出这散发油墨香的“杰作”向家人展示。儿女们看过之后,个个惊奇不已。

小儿媳邹丽红是县城一小的教师,她拿起这份用A3纸手写油印共四版的《家庭导报》,不禁朗读起了《序言》:“本报宗旨是为了宣扬五好大家庭和亲属好人好事,弘扬小字辈们勤奋好学,为家争荣,为国争光,争攀高峰,表彰那些积极工作、为国为家默默奉献的人,表彰那些艰苦创业、发家致富的人,表彰那些勤俭持家、努力劳动的人,表彰那些兄弟妯娌、婆媳、夫妇之间和睦团结精神文明的五好家庭,表彰见义勇为、奋不顾身、舍身救人的勇敢人物……本报还报道大家庭和亲属新闻、文体活动、医疗保健知识、有意义的回忆录、革命故事等,并!登比较好的诗歌、书法、杂谈、报刊文摘,其次,凡我们知道的婚姻、生日等喜事都进行报道,本报以重点表扬好人好事为主,对那些坏人坏事,采取对事不对人批评教育,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树先进,促后进,稳定家庭,达到家和万事兴的目的……”

“真有趣,咱们的家报不光是报喜,也报忧,还加强家庭的舆论监督。”读着读着,邹丽红也不禁为公公风趣的文笔而捧腹大笑起来。而下面的一则家庭新闻则更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简讯:本报讯,6月14日深夜,小竟家遭窃。经调查认定,歹徒越过围墙,潜入室内,盗窃手机两部,价值3000余元,现金1350元,手提包一个,已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未破案。因此,大家必须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把现金存入银行,将贵重物品收好,围墙上面装上铁丝或玻璃碴,门加固加锁,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一家人都乐不可支。看到自己的这一杰作得到儿女们的赞同,王玉同心比蜜甜,当即召开家庭会议,宣布王氏家庭成员主办的《家庭导报》编委会正式成立,主编是自己,编委成员包括大儿子王行盛、小儿子王小东、大儿媳和小儿媳邹丽红等人,要求《家庭导报》为月报,每月出一期,逢国家、家庭大事等特殊时期出增刊,读者对象为分布全国七省的200余名王氏家庭成员,发行量每期34份,为保证稿源像自来水一样不断供给,编委会成员要带头写稿,并要求有一定文化的王氏家庭成员每人每月投稿1至2篇,会上还作了明确分工,为美化《家庭导报》版面,从第二期开始改用电脑排版打印,此工作由小儿子王小东来负责。

会议一结束,王玉同就将这份家报复印了34份,自己亲自跑邮局寄往全国各地的亲人。

这期“家报”寄出去以后,王玉同就收到了各地亲人们写来的回信和投稿。其中远在广州工作的外甥荀铁军在来信中写道:“文芳返穗,收到你们寄来的《家庭导报》,看后很是激动,舅舅大人真是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家庭导报》的作用不仅是继承祖辈,砥砺后人,最重要的是使大家能了解亲友动态,虽然现在通讯技术日益发达,但仍有局限,尤其是缺乏心与心的沟通,看了你们的文章,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并在信中提出《家庭导报》可以多关注一些亲朋的消息动向,这样有利于亲人们互相联系互相帮助。

看过之后,老人异常高兴,为了增加家庭新闻信息量,老人还亲自充当一线“新闻记者”角色,每逢亲戚家孩子升学或考上大学,哪家建房乔迁新居等喜事,举办酒席庆贺,王玉同去做客喝酒时,为力求新闻报道真实,数据统计准确,必随身带上笔和笔记本,与亲朋好友一边交谈,一边记录,好回来及时家庭新闻。今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家庭导报》出了增刊,为了统计地震人员伤亡数字,王玉同拿着本子和笔,每天坐在电视机前,眼睛都不眨一下,盯着画面,热泪横流,一边看一边记录在本子上。

可是这份“家报”出了20多期后,有一天下班回来,王行盛发现老父亲忧心忡忡,一问才知原来是由于每期都要平均复印30多份寄往全国各地,复印费、邮寄费都是父亲一人自掏腰包,到现在已经花去了好几千元钱。王行盛想到虽然父亲每月有离休工资,可长此以往,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父亲一个人如何吃得消?便提议发动王氏家庭成员捐款。王玉同一听,更急了,忙说:“这哪能行?当初这办报是我的主意,亲戚们又没叫我办报,再说他们有些生活还不富裕,怎么能再增加他们的负担?”

见父亲没有同意,王行盛只好把父亲的窘境跟亲戚们提了出来,各地的亲友得知后,纷纷响应,向《家庭导报》捐款4000多元。

王玉同没有办法,只好自己来掌管这笔捐款,作为办报经费,专款专用,为了提高“家报”的质量,写出高质量的稿件,王玉同制定了奖励措施,设立上稿数量一二三等奖,优稿一二三等奖,奖金分别为100元、80元和50元,每两年评!一次。

在老人的这一带动下,亲人们踊跃向这份“家报”投稿。王玉同的外甥女婿许金龙曾经是资溪县的一名民办教师,远赴湖北仙桃市做面包生意,凭着自己善经营、肯吃苦的精神,生活很快富裕起来。他在“家报”上写了一篇《面包人生》,回顾自己创业的艰辛。收到这样的好稿子,王玉同非常高兴,他特意在文中点评总结了晚辈创业须谨记的经验:抓住机遇,百折不挠;薄利多销,以诚待客;勇于开拓,富而思进。看了舅舅的点评后,许金龙激动不已,回信说:“我要再接再厉,进行二次创业。”

作为一名“家庭主编”,王玉同的文化程度并不高,只是幼时进过私塾,而王氏家庭成员小辈里面大多是大学生,对于这些王玉同称之为王氏家庭成员的“文化人”投来的稿子,王玉同照样严格审核把关出版质量。长孙王欣原是北大的研究生,从学校寄过来一篇稿子,王玉同看过之后,在文中末尾作了一番修改,孙儿看过之后不高兴,打电话来跟爷爷说改了他的原意,王玉同则跟孙儿解释说,文章写得好,但结尾没有结合现实,没有起到正确引导家庭的作用。《家庭导报》办春节特刊,王玉同向一位远在外地的外甥约稿,外甥稿子寄过来时,春节已过,稿子时效性不强,王玉同最后就将此稿给“枪毙”了。

小小“家报”结出文明硕果,“家庭主编”晚年生活绚丽夺目

一晃7年过去,到如今这份小小的“家报”已出版88期,并已升级为电子版。小小《家庭导报》是王氏家庭教育的活教材。据统计,自创办《家庭导报》以来,在王玉同老人的大家庭中,出了博士生2人、研究生2人、大学生20多人,儿子、媳妇、女儿、女婿个个成为单位上的骨干,先后有29人光荣地入党,有100多人在单位被评为先进。

而就在这七年办报的风雨过程中,最令王玉同老人难忘的是小女儿王霏云,她曾经是王氏家庭成员的骄傲,儿女中学历最高。2002年,她在金溪县农行某储蓄所担任主任时曾被评为全省农行系统双十佳优秀储蓄员,不幸的是,2003年3月23日,34岁的王霏云不幸身患脑溢血,医治无效,离开人世。白发人送黑发人,痛失爱女,王玉同和老伴好长一段时间沉浸于悲痛之中,而就在女儿去世前不久,王霏云曾在《家庭导报》上为庆祝中国老年节写了一篇文章《我的父亲》。在文章中她说:“古往今来,有许多英雄豪杰值得我们敬仰,而我的父亲是我最崇敬的人,他平凡而伟大……父亲这种活到老、学到老,以及淡泊名利、清白做人、乐观向上、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对晚辈也是个激励,他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有很多的钱财,但他以自己的行动为子女创造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女儿对父亲的爱。而王玉同万没想到,刊发的这篇稿子竟成了爱女的绝笔。

想起爱女生前对自己办报最为支持,而现在长眠九泉,老人悲泪长流。而就在这年4月及7月,这位“家庭主编”作出决定,这期《家庭导报》分别出清明特刊和增刊,以缅怀爱女。《妹妹,我们不能没有你》、《最悲痛的一天》、《思念姐姐》、《缅怀妈妈》等这些出自王氏家庭成员之手的稿子在该报上出版,王玉同老人则自己作诗四首,分别题为《死无悔》、《看女墓》、《思爱女》、《化力量》。

更有意义的是,《家庭导报》上曾刊载过要大家注意饮食卫生的文章,王玉同呼吁,亲人们要尽可能少地在外面就餐,婴儿尽量要母乳喂养,要勤俭节约,不要在外面大吃大喝,不要为了保持所谓的“身材”而让孩子喝奶粉,世界上最贵的奶粉营养也比不上母乳……这些知识都是他在看报刊时得来的,他收集起来,希望亲友们身体健康。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发生后,亲友们纷纷赞扬王玉同的“真知灼见”。

王玉同持之以恒办“家报”经媒体报道网上传播,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有市民评价,它是亲情融洽的纽带,是美德教育的平台,是社会和谐的引擎,愿这样的《家庭导报》多起来。当地一些市民也纷纷前来“取经”,借阅《家庭导报》,有些人想要向该报投稿,但王玉同考虑到主要为王氏大家庭成员服务,因此婉言拒绝。

最近,王玉同老人又作出决定,“家报”继续办下去,而大儿子王行盛也打算退休后把这一家庭精神文明建设的“接力棒”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