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入世”十年后面临五大挑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第一大挑战:对中国期望和诉求加多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际,是世界第六大出口国,第五大经济体。2010年中国成为货物出口世界第一、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的国家,经济实力与日俱增,引起世贸组织成员的赞誉和警觉,对中国提出更高的义务期望与诉求。
发达国家成员要求中国作出超过人世时承诺的市场开放。为此,他们有意识地提升中国经济发展的档次,要中国多承担义务和肩负责任。通过贸易政策审议提出更高的要求,如美国“希望中国政府能够遵守WTO规则的一贯精神,确保那些游离于特定人世承诺范围以外的部门也受益于透明度、国民待遇和自由化。”新兴经济体成员要求扩大对其产品进口的要求。最不发达国家成员希望从中国得到更多单方面的优惠待遇。
在贸易地位提升下,中国与世贸组织成员构建利益汇合点,重组权利与义务平衡点,事关中国在世贸组织中的安身立命,也关系到世贸组织的顺利发展。
第二大挑战:中国成为竞争的主要目标
加入WTO以后,中国对外贸易呈现全面、整体、强势发展。贸易对象扩及世贸组织所有成员,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交易全面发展,市场进入势头强劲。其结果,中国与世贸组织成员竞争交汇点扩大,竞争面加宽,竞争程度加深,日益成为他们竞争的主要角色。为与中国竞争,世贸组织成员运用各种竞争方式与中国竞争,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对中国采用各种贸易和非贸易的保护措施。
第一,加大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调查。2001年到2010年全球反倾销调查共计2302起,其中,对中国进行的反倾销调查为594起,占整个反倾销调查数的25.8%;同期,全球展开的反补贴调查为137起,其中对中国进行的反补贴调查为43起,占整个反补贴调查的31.4%。第二,利用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5条款中“确定反倾销、反补贴时的价格可比性”条款,纠结于中国出口商品,夸大倾销和补贴的程度,美、欧至今不承认中国为完全市场经济国家。第三,加大对中国知识产权的投诉。第四,借口中国对其贸易顺差,压人民币升值。第五,滥用世贸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对中国产品设限。第六,以国家安全为借口,阻止中国对其企业的合作、正当收购与能源开采。第七,美国限制高科技产品对中国出口。此外,还有一些隐形的信贷、租税、雇佣、投资、汇率保护主义。
第三大挑战:中国贸易发展基础不牢
人世10年,我国贸易高速发展,但基础并不扎实。我国发展方式的落后导致贸易发展失衡。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形成的发展方式是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货物生产,轻服务发展;重外资,轻内资;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重国有企业,轻民营企业;重财富增长,轻社会福利;重效益扩大,轻公平分配。
其结果,导致我国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为出口和内需失衡、东部与西部失衡、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失衡、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失衡、贸易效益扩大和分配的失衡。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外贸易出现几个失衡。第一,外贸出口依存度远高于进口依存度,外贸顺差过大。第二,货物贸易地位远远高于服务贸易,2010年,货物出口世界第一,服务出口世界第五、货物贸易顺差,服务贸易逆差。第三,价格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而购买力贸易条件加快好转。我国货物贸易价格条件指数如2000年为100,2002年为101,之后不断恶化,2009年为80。而购买力贸易条件指数日益优化,2002年135,2009年为349。这种逆向变化说明我国出口贸易扩大的基础来自出口物量的扩大。第四,三资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占到一半以上。第五,资源性产品占进口比重不断上升,燃料占进口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9%提高到2009年的12.3%,同期金属矿产品所占进口比重从4.7%提高到12.9%,但未掌握价格决定权。第六,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商品。第七,出口企业基本未形成本身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第八,一些出口商品生产地环境污染加重。第九,贸易高速发展效益和成果分配失衡,引起国内一些企业、民众和学界对中国入世作用的疑虑和不安,一定程度上动摇进一步参与世贸组织,加大对外开放的信心。
第四大挑战:金融危机恶化贸易环境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除,恶化贸易环境,拖累世界贸易的发展。
第一,贸易自由化动力减弱。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出于保护就业和维护社会的稳定,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内出现反经济全球化情绪,政府出台形形的贸易和非贸易保护措施,“奖出限入”贸易政策回潮。
第二,为世贸组织发动的多哈回合谈判雪上加霜。2002年多哈回合谈判启动以来,经过成员努力,已就谈判内容达成80%,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谈判陷入僵局,结束谈判日程一再拖后。加上美国大选的临近,不愿作出让步,2011年无望结束谈判,影响世贸组织推动的贸易自由化的深化,削弱世贸组织形象。
第三,区域主义强势发展。在上述背景下,以自由贸易区为主体的全球区域经济合作浪潮不断高涨。截至2010年7月31日,共有474个区域贸易协定向WTO通报。至今WTO仍未找到理顺双边和诸边合作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出现世贸组织被边缘化的风险。
第四,加大世界性问题合力解决的困难。21世纪以来,世界性问题接连出现,诸如反恐、气候、资源、碳排、粮食等问题出现,对世界贸易发展构成主要影响,需要国际社会合作解决。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各国有些自顾不暇,无力尽速解决这些问题。
第五大挑战:世贸组织规则意识欠缺
我国入世以后,对世贸组织规则掌握和运用有所加强,但整体而言,我国深入理解和运用WTO规则意识仍然欠缺。
第一,WTO规则意识并未真正深入社会各个层面。体现市场经济运行的世贸组织各种规则未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有机结合,如国民待遇、透明度、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意识尚未成为我国社会的自觉行为。政府部门主管人员对世贸规则和中国人世两个法律文件掌握有断档现象。入世后政府出台的一些贸易法规与WTO规则脱节。如在稀土出口管理上发改委与商务部口径不一,在奢侈品进口关税降低上,财政部、商务部和海关表态矛盾。
第二,授人以柄,引发贸易争端。由于我国企业对《反倾销协议》和《补贴和反补贴协议》与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要件掌握的不足,引发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的加多和实施比例很高。从2001年到2010年,我国受到反倾销调查为594起,调查后确定实施反倾销措施的为440起,确定实施占调查数的74.1%。同期内,我国受到的反补贴调查为43起,确定实施的反补贴措施为29起,比重达到67.4%。由于对知识产权制度规则忽视,我国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绝,侵权盗版事件层出不穷。对外投资企业对东道国国内法规有的忽视,有的掌握不够,出现被动。
第三,离开时代背景,研究世贸组织规则。首先,在对世贸组织规则研究中,忽视产生背景,肯定进步意义不够,过分强调它的不足。其次,忽视世贸组织协定与协议中对发展中成员提供的普遍和特殊优惠条款,过分强调发展中成员受到的不公。再次,离开中国入世背景,空泛议论“两反一保”条款,把它与我国整个加入世贸组织文件割裂,不去深入钻研“两反一保”条款提供求得市场经济企业和市场经济行业发展的途径,指出企业、行业在现有条款下前进的方向,而是上纲,戴上“歧视”的帽子,掀起怨气。
第四,不以规则判断贸易争端是非。当中国与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出现贸易争端时,国内一些媒体、公众不以世贸组织规则判断是非,而以国别界定是非标准,感情大于理性。一些评论带有一些狭隘民族主义情绪。
第五,在世贸组织规则研究中,空泛研究多于针对性和实用性研究,对世贸组织协定与协议各项条款深入研究不足。
(作者为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
(摘自《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