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辅助墩对大跨度铁路悬索桥抗震性能及列车走行性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为研究辅助墩对铁路悬索桥抗震性能及列车走行性的影响,以主跨828 m的某单线铁路悬索桥方案为工程背景,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采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对比研究了辅助墩对铁路悬索桥地震响应的影响。通过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比较了不同位置辅助墩对桥梁和列车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辅助墩后,加劲梁的竖向地震反应明显减小,而桥塔的地震响应增大;车辆通过桥梁时,设置辅助墩后梁端竖向转角、车辆竖向加速度和轮重减载率均减小;当辅助墩位置向梁端移动时,梁端竖向转角、车辆竖向加速度及轮重减载率均逐渐减小,车辆响应对辅助墩纵向位置的变化不敏感。
关键词:辅助墩;铁路悬索桥;地震响应;车桥耦合振动;动力响应
中图分类号:U448.27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悬索桥作为重要的大跨度桥梁结构类型,以其卓越的跨越能力、简洁明确的受力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领域[1]。但是悬索桥是柔性结构,其刚度较弱,在列车荷载、地震荷载等因素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位移,降低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因此各国铁路悬索桥的修建并不多见[23]。对于悬索桥,中国除了个别如香港青马大桥等悬索桥中设置辅助墩外,在大多数悬索桥中辅助墩的运用较少。而对于设置辅助墩的悬索桥,其结构受力特性势必发生改变,也会影响悬索桥的地震响应和列车的走行性。目前对辅助墩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斜拉桥领域,针对辅助墩对大跨度铁路悬索桥地震响应和车桥振动响应的影响开展研究非常必要,但是中国相关的研究比较有限。
本文中以主跨828 m的某大跨度单线铁路悬索桥方案为工程背景,从桥梁的地震响应、车桥耦合振动2个方面,研究了有无辅助墩及辅助墩在不同位置对铁路悬索桥性能的影响。
1桥梁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1.1工程概况
某单线铁路悬索桥总体布置如图1所示,桥梁主跨828 m,桥塔高195 m,采用混凝土门式桥塔,主缆垂度78.87 m。加劲梁为华伦式桁架,节间长度11.5 m,桁高13 m,下桁宽20 m,上桁宽30 m。辅助墩设置在两边跨距边吊索1个节间的位置1处,辅助墩外边跨侧不悬吊吊索。桥塔和加劲梁下弦杆接触处设置横向和竖向限位支座,桥塔和加劲梁上弦杆接触处设置横向限位支座;主梁边墩处设置横向和竖向限位支座;在辅助墩墩顶处设置竖向支座。
根据该大桥设计要求,以重点检验中震时结构强度及大震时结构变形能力的原则,选取50年超越概率10%(E1概率)和100年超越概率3%(E2概率)2种概率水平的地表水平向设计地震动反应谱。根据金沙江大桥场地安全评价,得到E1,E2概率下的水平地震动参数,2种概率的水平加速度峰值分别为0.25g,0.47g(g为重力加速度),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
本文中按E1,E2两种概率水平合成人工模拟地表加速度时程,其方法是:以本工程场地的加速度反应谱和峰值为目标;用三角级数叠加法在计算机上合成加速度时程,使合成加速度时程的反应谱和峰值近似满足目标谱,并与目标谱的拟合相对误差小于5%,根据该方法可以确定E1,E2两种概率下的地表加速度时程及加速度反应谱。
1.3桥梁结构反应谱分析
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模型,在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前240阶振型进行叠加,结构阻尼比采用质量刚度因子法计算[45];竖向反应谱取水应谱的50%。分别对有辅助墩和不设置辅助墩在E1,E2两种概率水平下进行以下2种工况的计算:工况1为纵向+竖向地震输入;工况2为横向+竖向地震输入。
计算所用反应谱为上述确定的桥位处地表反应谱,计算过程为:按反应谱理论计算各质点地震力,并求解桥梁结构有限元方程;然后用完全二次振型组合方法(CQC方法)进行各振型结果组合,求得总响应[6]。
表1中给出了E2概率下各工况的重要截面计算结果。由表1可见:工况1中桥塔纵向位移在设置辅助墩后增加了近30%,2种工况下跨中的纵向位移对辅助墩不敏感,跨中竖向位移在设置辅助墩后略有减小;设置辅助墩后,边跨跨中的竖向位移明显减小,主梁的最大弯矩分别减小了86%和20%,桥塔底部弯矩分别增大了20%和2%。
图2中给出了工况1下桥塔横向弯矩、桥塔纵向位移及加劲梁的竖向位移。由图2可见:设置辅助墩会增大塔身横向弯矩和桥塔纵向位移,但是会明显减小加劲梁的竖向位移,而加劲梁跨中竖向位
1.4桥梁结构时程分析
根据上述求得的对应E1,E2两种概率水平地震动的地表加速度时程曲线,对该大桥于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微分方程在时域内直接积分求解即可进行时程反应分析,计算时考虑主缆对刚度的影响,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影响,计算工况与第1.3节相同。
图4中给出了工况1下塔底横向弯矩、塔顶纵向位移、主跨跨中竖向位移的时程反应及塔身横向的最大弯矩。由图4可见,设置辅助墩后,塔底横向弯矩和塔顶纵向位移的时程反应增大,主跨跨中竖向位移减小,塔身最大弯矩增大,结果与反应谱分析方法接近。这表明2种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能够反映实际地震作用下的结构,辅助墩对减小悬索桥主梁地震反应有利,而对桥塔地震反应不利。
2.1分析方法
在进行分析时,将车桥系统分成车辆子系统和桥梁子系统,分别对这2个子系统求解桥梁及车辆的运动方程,通过分离迭代来满足车辆、桥梁2个子系统间的几何和力学的耦合关系[710]。
本研究采用的列车为CRH2型动力分散式车组,列车编组为2×(拖车+动车+动车+拖车),共8节,速度采用200 km・h-1[1112]。动力分析的空间步长为0.2 m,轨道的不平顺情况采用美国6级谱进行模拟,采用自主研发的桥梁结构分析程序BANSYS对桥梁结构进行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2.2桥梁响应
为分析辅助墩对大跨度铁路悬索桥车桥耦合振动中桥梁响应的影响,分别分析了有辅助墩和不设置辅助墩时桥梁的响应,同时对辅助墩设置在不同位置时也进行了分析。以下结果中辅助墩1,2,3分别表示辅助墩设置在距边吊索1个节间、2个节间、3个节间的位置(图1)。表2中给出了不同辅助墩设置工况下桥梁主跨跨中在列车作用下的响应和出桥侧梁端竖向转角的结果。
LI Xiaozhen,CAI Jing,QIANG Shizhong.Train Runability of the Schemed BeijingShanghai Highspeed Railway on the Nanjing Yangtzeriver Bridge[J].Engineering Machanics,2003,20(6):8692,22.
[8]李小珍,刘德军,晋智斌.大跨度铁路悬索桥车线桥耦合振动分析[J].钢结构,2010,25(12):612,71.
LI Xiaozhen,LIU Dejun,JIN Zhibin.Analysis of Traintrackbridge Coupled Vibration of a Railway Longspansuspension Bridge[J].Steel Construction,2010,25(12):612,71.
[9]李永乐,侯光阳,乔倩妃,等.超大跨径悬索桥主缆材料对静风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公路学报,2013,26(4):7277.
LI Yongle,HOU Guangyang,QIAO Qianfei,et al.Effects of Different Cable Materials on Aerostatic Stabilities of Superlongspan Suspension Bridges[J].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2013,26(4):7277.
[10]方志,唐盛华,张国刚,等.基于多状态下静动态测试数据的斜拉桥模型修正[J].中国公路学报,2011,24(1):3441.
FANG Zhi,TANG Shenghua,ZHANG Guogang,et al.Cablestayed Bridge Model Updating Based on Static and Dynamic Test Data of Multistate[J].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2011,24(1):3441.
[11]朱东生,田琪.高速铁路车桥系统横向振动研究[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1997,16(3):16.
ZHU Dongsheng,TIAN Qi.Study of the Lateral Vibration of Vehiclebridge System on High Speed Railways[J].Journal of Lanzhou Railway Institute,1997,16(3):16.
[12]张强,李永乐,邓江涛,等.桁宽对大跨度铁路斜拉桥车桥耦合振动性能的影响研究[J].桥梁建设,2012,42(1):1923.
ZHANG Qiang,LI Yongle,DENG Jiangtao,et al.Study of Influence of Truss Width on Trainbridge Coupling Vibration of Long Span Railway Steel Truss Girder Cablestayed Bridge[J].Bridge Construction,2012,42(1):1923.
《土木工程学报》2015年征订通知
《土木工程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的土木工程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土木工程界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主要报道结构工程、桥梁工程、岩土力学及地基基础、隧道工程、防护工程、道路及交通工程、建设管理等专业在科研、设计、施工等方面的重要成果及发展状况,重视刊登结合工程实践的论著,并报道行业综述、科技信息和动态,促进国内外土木工程界的学术交流。
《土木工程学报》创刊于1954年3月,现为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期刊、北京大学工业技术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和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权威学术期刊。
《土木工程学报》为月刊,大16开本,每期定价25元,全年共300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2582,国外发行代号:M288。《土木工程学报》2015年征订工作已经开始,欢迎各界有关单位及个人订阅。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住建部内电话:(010)58934211网址:.cn
邮编:100835传真:(010)58933912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