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素质教育舞蹈课与学生个性发展的融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素质教育舞蹈课与学生个性发展的融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强调“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全面改进,舞蹈素质教育的未来发展工作已得到教育部有关领导的重视,中国教育学会舞蹈教育专业委员会,历经5年对舞蹈教育进行深入探索和研发,并借鉴国外多个国家的普及教育舞蹈艺术标准,制定了一套素质教育舞蹈课。

素质教育舞蹈课的核心理念,强调的是“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有权利接受舞蹈教育,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培养高精尖的技能人才,而是为全体学生人格的完善、肢体的协调,培育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一、教学方式的选择

教学方式是指教师面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不同年级的学生所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方式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要求和教学情境随时发生变化。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自身特点设定教学方法并加以分析。经过长期的实践思考,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

1.释放学生的天性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本”是人出生之初,“性”本来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在舞蹈课中,教师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充分解放学生的天性,引导学生任意想象,并鼓励他们大胆创新。这种释放出来的天性对教学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不论是引导还是鼓励,只要运用得当都能成为最佳的教学方法。

2.观察学生的兴趣

关注学生是教学的灵魂,从不同的层面观察学生的兴趣,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变化,并分析学生的理解能力、协调能力和接受能力,以及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等,以便采取相应的方法服务于教学。教师在备课中,以学生为主体能有效地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编排教学组合,利用真实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的主动创造意识,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学生的小伙伴、学生的领导者、学生的合作者,通过舞蹈课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这样教学才有意义。

3.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而有独特个性的教学方式,是教师长期教学的一种表现,不同的舞蹈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风格,理想舞蹈课的教学效果体现是舞蹈教师选择了适合自己风格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和教师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外向开朗的教师一般都会直接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因为它可以通过直爽的语言马上让学生领悟到动作的准确性。其效果是有力、明朗的,注重情感的教师会采用讲解和分析错误动作的原因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的,其效果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在素质教育舞蹈课上要面向学生说明这门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有所准备,了解教学方法,明确课程结束后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成果,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主动与教师配合来共同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在设定目标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1.以学生身体条件为出发点

素质教育舞蹈课的内容与各舞种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每个舞种的局限性,使得它与学生身体实际情况尚存在一定距离。而教学目标的设定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恰当的教学目标必定是取决于学生的自身条件,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学生所关心或有能力实践的问题,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舞起来,把舞蹈和生活相结合。例如《走进大草原》是根据蒙古族民间舞所编排的初中舞蹈课例,课程内容的设置对学生身体条件并没有太多的限制,学生不仅学到蒙古族文化知识,也学会了蒙古族的典型动作,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造编排出了不同节奏和形式的舞蹈组合,此课引起了学生的很大兴趣,并且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也很好。

2.以实际生活为基础

艺术来源于生活,舞蹈也离不开生活,只有对生活中所闻所见进行提炼,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因此,在舞蹈课程中应针对重点和难点结合舞蹈动作及组合创立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生活的启示下主动思考,探求创新,教师要较少给予动作和组合,较多给予创造和实践的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连锁反应》教学的步骤中,首先给出生活词语的传递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都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肢体表现的动作和造型来进行传递。但每位学生所做出的动作都是不一样的理解,有着自己的特点,学生的想象思维在不断扩展,接着又给出一组形象性的图片,进一步传递模仿,又一轮个性发挥开始了,结果出来的动作和造型是教师想不到的,都很新颖,富有想象力。在两轮游戏结束后,教师将整理学生的动作,修改并补充动作的完整性,将所提炼的单一动作串连起来变成舞蹈组合,这样提示和启发性学习给学生带来了自主学习、思考感悟的好习惯,也创造了宽广的思维空间。

3.以学科相融合为创新

素质教育舞蹈课不仅仅是一门单一的舞蹈课,多学科相融是舞蹈课的创新。全面系统地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吸收多元知识,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以多学科理论为指导方法,设计、开发和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或自己所擅长的来进行编创舞蹈,并在交流与沟通中学到新知识。如《春芽》,教师可在舞蹈课程开始播放一段种子发芽的视频,通过视频学生了解了自然界种子发芽的全过程,又通过肢体语言更形象地模仿种子坚韧不拔的生长过程……课程结束后,再用一段人生哲理总结此课的意义。此课很富有知识性,融合了很多学科并在舞蹈中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多学科结合,有效地提高了舞蹈课的教学水平,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兴趣。

素质教育舞蹈课打破了以往的舞蹈教育理念,在改变传统舞蹈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全体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从而为舞蹈教育事业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通过对素质教育舞蹈课的实践,结合学生成长的个性特点,心理及生理变化,使素质教育舞蹈课成为舞蹈教育工作者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同时,也体现了舞蹈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平心.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4).

[3]《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4]黄明珠.论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9(3).

[5]王雷,张叔苹.因材施教的教育艺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