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风险投资中的委托问题分析及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风险投资中的委托问题分析及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风险投资中,各方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委托问题,降低投资效率,给企业和投资者带来危害。本文介绍了风险投资体系中的三个决策主体和两层委托关系,运用委托理论对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由于人道德风险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于设计合适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本文探讨了如何在两个层次的委托关系中设计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来提高风险投资效率。

关键词:风险投资 委托 激励约束机制 经理人

一、引言

风险投资是投资者将资金交给风险投资公司,由风险投资公司经过理性选择向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或产业投入资本,同时对风险企业进行战略决策、财务管理、管理咨询等,最终使投资者从成功的投资项目中获得超额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风险投资是对传统融资方式的一种变革,是金融创新和技术创新相结合的产物,它的产生为创新活动与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由于在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参与各方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委托问题,因此如何对风险投资中的委托风险进行控制,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并实现其高收益值得我们进行研究。

二、风险投资中的委托问题分析

在风险投资体系中,相关的经济决策主体主要有投资者、风险投资公司(风险资本家)、风险企业(风险企业家)三个方面。其中风险资本家是风险投资体系主体结构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风险投资最直接的参与者和操作者,是沟通风险企业与投资者的纽带;其次,这些决策主体之间存在着两层委托关系一层是风险投资者与风险资本家之间的委托关系,即风险投资者将自己的资金委托给风险资本家管理,实现高额回报;另一层是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委托关系,即风险资本家把从投资者那里筹集的资金随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投资于风险企业,委托风险企业家经营管理。这两层委托关系紧密相连,其中第二层关系是决定性因素,决定着第一层关系的好坏,表现为投资者对风险投资的信心来自下游风险投资公司从风险企业那里获得的回报;而第一层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第二层关系的顺利施行。

由于在委托关系中人相对于委托人拥有更多的信息,即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从而导致以下两类风险投资问题的出现。

(一)风险投资中的逆向选择问题

风险的逆向选择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个关系,即投资者作为委托人总是希望能够找到能力强的风险资本家来管理风险资本,但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投资者无法在事前准确鉴别风险资本家的真实经营能力,从而造成对风险资本家的逆向选择,即高能力的风险资本家没被投资者选中,低能力的风险资本家却因种种原因被选中。

(二)风险投资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风险投资家从投资者那里筹集资金,再分散投入到各个风险企业中去,所以相对于投资者而言,风险投资家经营和管理着其资金,是经营者,他参与风险企业的管理,而投资者却无法监控每个投资项目的具体操作,风险投资家占有信息优势,存在道德风险;而相对于风险投资家而言,风险企业家不仅掌握了企业赖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即技术,而且进行着风险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信息不对称程度更大,其行为更加难以监管。

三、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

在风险投资的运作和发展中,面对风险投资中的委托风险,对委托人而言,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必须设计一套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缩小投资者和风险资本家,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目标距离,削弱人对委托人利益的侵害并激励人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风险投资的正常运转,提高风险投资的成功率。

(一)培育和完善经理人市场

在竞争性的经理人市场,经理人员的市场价值取决于其过去的工作业绩和市场声誉,而其市场价值又决定了他的未来收入,因此,作为具有理性的人,经理人员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常希望通过努力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来积累自己的工作业绩;通过诚实守信的职业行为,塑造良好的市场形象,从而提升自身市场价值和未来收入同时,在竞争性的经理人市场,经理人员的私人信息趋于公开和透明,这种状况为委托人选择合适的人提供了信息便利,降低了交易成本和决策风险。因此,作为一种隐性激励机制,经理人市场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委托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削减了人道德风险滋生的土壤,使得经理人既勤于工作又注意职业操守,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为委托人创造价值的同时提升自身价值,从而形成一种委托人与人同心协力、利益共享、风险同担、合作双赢的全新格局。由于经理人市场产生于委托人对人的需求,要培育和完善经理人市场,所有的委托人都必须建立依靠经理人市场选择人的机制。委托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通过非市场渠道选择人的做法都将阻碍经理人市场的发展,最终损害自身的利益。在培育和完善经理人市场的过程中,政府要重视经理人市场的法规建设,并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管制度,确保经理人市场健康发展。

(二)风险投资者对风险资本家的激励和约束

风险资本家是风险投资三方当事人中最为活跃的一方,风险资本家相对于投资者而言在管理风险资本上存在着绝对的信息优势,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使风险资本家的行为不偏离利润最大化目标,投资者就必须设计某种激励约束机制。

1.设置从业标准,严格挑选风险投资家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风险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的信誉,而良好的信誉是以成功的业绩来体现的,并会给他们带来进一步的成功。因此,必须严格挑选风险投资家。这可以从接受教育程度、相关业务经历、专业管理水平和诚实信用品德等几方面加以考虑。

2.要求风险投资家对所投项目以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注入个人资本,并参与合伙公司的利润分配

每笔风险投资的数额一般都较大,要求风险投资家以项目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注入个人资本,使风险资本家也成为自己资产的者,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短期行为和过度投机,一旦决策失误,他自己的权益也会受到损失。另外风险投资公司的收益与风险投资家的能力相关性较大,为了克服风险投资所特有的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更好地激励风险投资家,可以考虑对其实行业绩报酬相关机制并允许其持有风险投资公司一定比例的股票期权,从而激励风险资本家尽力去提高投资组合中风险企业的价值。

3.加强对风险资本家的监督

投资者可以通过董事会或监事会对风险资本家的行为进行监督,但是在我国风险投资公司国家控股较多的情况下,要注意正确界定干预程度。由于投资者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控制权很难完全划分清楚,所以在实际运作中,很可能会出现过度行政干预和内部人控制的极端情况。

4.发挥市场对风险投资家的声誉约束职能使风险投资公司仅存续有限的期间,到期即予清盘;投资者应定期对风险投资公司的业绩进行评估,如将其业绩与同行业相类似的其它公司的业绩进行比较,以决定是否继续投入资金。这样,业绩不佳或者在风险投资公司存续期间进行有损投资者行为的风险投资家将难以再次筹得资金。

5.通过契约对资金运用,投资行为等进行限制。

如在投资行为上,投资者应限制风险投资家向外借款或以基金名义向投资对象提供贷款担保。因为这样做会给投资者带来不必要的经营风险。同时,投资者也应限制风险投资家向投资对象投入个人资本。这主要考虑到一旦风险投资家向某个特定项目投放私人资本,便会过分关注该项目而忽视基金其它投资的管理。

(三)风险资本家对风险企业家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在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的委托关系中,风险企业家和风险资本家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包括风险企业家能力信息的不对称,投资项目质量、市场前景信息的不对称和有关风险企业家行为选择的不对称。一般说来,风险企业家占有信息优势,如果没有同等的约束,风险资本家要承担大部分的风险,因而,风险资本家也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来激励和约束风险企业家的行为。应采取以下机制:

1.分段投资

风险资本家只提供企业发展到约定期限所需的资金,但保留放弃追加投资的权力,也保留优先购买企业追加融资时所发行的证券的权力,分段投资使企业家面临风险资本家中止投资的压力,他若不努力工作或采取隐蔽行为,那么很可能被风险资本家发现而中断资金,风险资本家会把资金给其他风险企业家,这对风险企业来说是一种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分段投资是风险投资中激励和约束企业家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机制,每次分段投资都是对企业家的一次审查和监督。

2.可转换投资工具的选择

风险投资家在确定被投资企业后,首先应考虑通过何种金融工具来实施投资,以实现对投资的保护和对企业的有效控制。目前,国内风险资本家采用的投资方式主要有贷款、购买企业债券、股权投资等,对于风险投资的各个阶段应采取何种投资方式并无一致看法。对我国企业而言,采用可转换优先股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这种方式有许多优点:第一、持有优先股在被投资企业未上市时可以获得不错的固定股利,在企业上市或经营状况良好时,通过转换为普通股而分享企业利润增长的利益;第二、可转换优先股要求企业定期支付本息,不会诱使风险投资企业家在企业发展遇到困难时,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和权力,采取隐蔽行为,侵占企业财产,转移利润,损害投资者利益;第三、可转换优先股,通过转换成普通股,可以加强持有人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监督控制,并且,协议一般规定风险资本家即使以优先股方式持有股份,仍可享有一定的对企业决策的投票权。

3.管理监督

风险投资的对象往往是那些拥有高新技术却没有任何业绩的新创企业,因而,风险资本家注入到风险企业中的不单单是资金问题,更重要的是注入人力资本,对风险企业实行现代管理,扶助其成长和发展。因此,在签订风险投资协议时,风险资本家应保证自己的发言权和对风险企业家的监控,直接参与风险企业的管理,取得对风险企业的控制权。风险资本家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专家特长,帮助企业经营,为风险企业提供全方向的管理支持,并定期对风险投资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