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的区域活动我做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2年8月23日,我园有幸邀请到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宁谊幼教张彩霞教授来我园进行了《把握整合主题,有效优化教学》的培训。听完培训内容后,我受益匪浅,不但解决了一个学期以来困扰我的种种难题,也为我以后更好的开展区域活动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通过两个学期的实践活动,我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好的作法,和正在努力探索如何更好的开展区域活动的各位老师一同分享:
一、合理利用空间,尽可能多开区
我园硬件条件较好,有独立的寝室和卫生间,我找来平行班有经验的老师集思广益一同把各个区设计出来,其实区域活动的设置是灵活的,依据主题活动的内容设置。我觉得区域活动最大的好处是: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不是老师把知识告诉幼儿,让幼儿被动、静止地接受,而是老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各位老师一定要不怕麻烦,尽可能多开区,这样可以有效的分流孩子,对于安静操作有很大帮助。三月份《牙齿咔咔咔》的主题活动中,我班设置了语言区、美工区、科学区、表演区,建构区和讲述区。在语言区投放了一些和牙齿相关的图书、海报、爱牙广告等资料。美工区投放的东西除一些常规的幼儿练习用品外,如剪刀、橡皮泥、工作纸、彩色笔、油画棒等,还投放了折纸《老虎牙》的手工作品的示范图,在美工区最重要的是开辟一面幼儿作品的展示墙,可以让幼儿粘贴自己觉得满意的绘画及其他的作品。在科学区提供了牙齿治疗包,牙齿模型等一些可供幼儿动手操作、探索的材料。在表演区投放了头饰、医生的工作服、注射器、静点吊瓶等。讲述区张贴了一些孩子们去医院看牙医的照片,供孩子们讲述使用。建构区投放了各种各样的小盒子,供孩子们搭建爱牙医院和牙齿博物馆使用。
二、立好规矩,鼓励孩子们在各区中自由探索
在正式开展区域活动之前,我让孩子们先参观各个区的标志以及布置,熟知进区的流程,反复“彩排”,遇到问题立刻解决,树立正面典型,大力表扬遵守规则的孩子,充分调动孩子参与的热情和欲望,所以区域活动以它特有的功能深受幼儿的喜爱。在区域活动进行中,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与幼儿产生对话,双方相互努力,共同建构的学习过程。进区时,孩子们不光自己独立的思考学习,还可以与身边的同伴相互学习产生互动、与老师产生互动、与周围的事物产生互动,进一步发挥主动性与能动性。在活动中每个幼儿都在有意无意地关注同伴的一言一行,无形中也是一种学习。区域活动具有开放性,内容丰富,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主选择。因此活动过程中,幼儿往往表现很投入。幼儿活动越投入,表明幼儿通过操作过程学习到越多的东西,往往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有许多创意性的想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好的培养,自主性得到更大的发挥。
三、教师学会放手,专心做好观察记录
我认为孩子们在进区活动时,老师没必要忙得团团转,一会儿到这个区一会儿到那个区。这时就要体现老师的隐性指导,比如在指导角色区的创造性游戏时,当面对孩子的无所事事,老师此时的适时引导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但老师的隐性参与指导要适度,只要达到引发、深入游戏的目的即可,不必长时间参与游戏,尤其是对大班孩子。而且这种长时间的参与还会影响老师对其他孩子的观察和指导。此外老师本身还应该注意指导个别孩子时的音量,尽量不要影响其它正在活动的幼儿。皮亚杰曾经指出:“在游戏中,儿童是自我主宰世界。”所以如果老师的指导太突出,反而会限制、影响幼儿的活动。
一次完整的区域活动一定要有老师的观察记录。老师应该在区域活动中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调整活动区的环境,活动材料投放的改变。通过实践我看到了观察记录有很多好处,在观察记录中,我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每个孩子今天玩了什么区?玩了几个区?今天哪些孩子玩了这个区?有没有谁今天没有进行区域活动的?哪些区域孩子较感兴趣,为什么?哪些区域孩子不感兴趣,为什么?这样,老师在进行区域指导时就会做到心中有数。作为老师我们不要怕多花费时间,观察往往是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才能获得一些有价值的资料。观察是教育的先导,只有充分观察、了解幼儿,教育指导才能有更好的针对性。我们应该记住: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善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