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课堂的起承转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起、承、转、合”本是诗文创作的术语。“起,是开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合,是收束全文。”这里借用一下,来说明一节课的基本流程。
起,就是开端,对于一节课来说,就是导入。作为教师,要想一上课就抓住学生,就要在导入环节上下功夫。导入要新颖别致,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可以采用音乐、图片、故事、寓言、诗词、对联等形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兴趣盎然、情绪高涨,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当然,语文是语言的艺术,导入还应该具有文采,这样才能更真切地感染学生、打动学生。如在执教的《沁园春·长沙》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一首首诗犹如一枝枝盛开的鲜花,装点着文学的天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20世纪的中国又出现了一位独领的大诗人——。这节课,让我们来到长沙,来到橘子洲,追寻伟人的闪光足迹,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感受革命者的博大情怀和远大抱负。”
承,就是承接,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就是承接导入进入文本研读的环节。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设置问题,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师应如何设置课堂问题呢?一是要难易适中。太易,没有思考的价值;太难,学生无从回答,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要富有层次感。哪个问题在前,哪个问题在后,有讲究。要先易后难,由浅入深,这样才符合认知规律。三是要有统摄性。要设置"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这些问题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学生解决之后对文本有清晰地认识、完整的把握。如在教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为了让学生掌握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郁达夫是通过哪些景物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作者不表现秋的热烈明丽,为什么要表现其清、静、悲凉呢?这样设问,可以抓住牛鼻子,避免问题的琐碎化。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可以是同桌两人讨论,也可以是前后桌四人讨论,还可以是小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能做旁观者,而是要适时参与到讨论中去。当讨论受阻时,教师要及时点拨,打开学生思路;当讨论偏离航道时,教师要及时拨正航向;当讨论激发出火花时,教师要及时肯定鼓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越俎代庖。
转,就是转折,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对文本内容的拓展、延伸。我们要构建"大语文"课堂,就不能满足于对文本的解读,还要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境界。比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的基础上,为了充分感受诗词境界壮阔、气魄宏大的风格,我们可以补充他的《采桑子·重阳》《浪淘沙·北戴河》等,还可以把《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进行比较阅读;在学习《故都的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让学生交流古人咏秋的诗词名句,体会古人借秋抒发的情感。当然,拓展一定要适度,不能脱离文本。
合,就是收束全文,对于一节课来说,就是收束课堂。可以归纳本节课的知识,可以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可以提出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还可以布置让学生探究的作业。不管怎样结束,教师的语言都要简洁精练、干脆利落,不能拖泥带水、节外生枝。
一节成功的课堂,犹如一篇结构完整的诗文。只要我们用心设计、精心打造,就能做到课堂有条不紊、张弛有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