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城市“四二一”家庭老年人养老观念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市“四二一”家庭老年人养老观念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加快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老年人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家庭结构小型化又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提出了挑战。我们从影响老年人养老观念的两个方面,即家庭结构、家庭生活方式这两个角度,来探求城市四二一家庭老年人养老观念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对养老支持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四二一家庭,养老观念,家庭结构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解决中国人口数量过大,增长过快的问题,中国实施了独生子女政策,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这使得中国人口的出生率在短时期内大幅度下降,从而加快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步伐。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一方面加快了中国人老龄化速度,另一面使社会产生了一批新型的细胞——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家庭是指父母终身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家庭。据实际调查表明,家庭养老方式仍然是中国人最愿意选择的养老方式。因此我们在讨论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时要在家庭养老这一普遍的养老方式下进行。目前,学界对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的研究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独生子女家庭难以负担家庭养老的重负,这种观点占主导地位。另一种观点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负担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代表人物是原新。他认为独生子女家庭的真正挑战不是家庭子女多少的问题而是有无子女和晚年有无存活子女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使我们对这一问题产生了兴趣。

老年人通常对自己的晚年生活有自己的构想,这种构想就是老年人的养老观念。我们认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是否幸福与老年人的养老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幸福感是一个相对概念,它受参照标准的影响,个人的预期和构想就是参照标准。当现实情况好于构想,就会产生幸福感。对老年人赡养问题的研究无非是想从学术的角度提出一个科学的养老方式,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能幸福,所以对老年人养老观念的研究是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二、概念界定

(一)养老观念

“人的生活观念是衡量幸福与否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评论或看待同一件事物的好坏优劣时具有不同的观念就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1同样不同的养老观念会使老年人对自己的晚年生活有不同的评价。养老观念是指老年人根据客观因素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构想与设计。

(二)“四二一”家庭

“四二一”家庭,即把独生子女夫妇作为家庭结构的中心,即作为“四二一”中的“二”来看待,主要探讨独生子女一代在供养老年人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产生的问题。该结构遵从于广义的家庭户概念,即“基于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而形成的社会共同体,强调的是代际关系,不拘泥于是否真正生活在一个家庭户中,即家庭成员同吃同住在一处的严格意义上的家庭户单元。2这里的“二”指双独夫妇(两位独生子女婚配),“一”指双独夫妇的孩子而且也是独生子女,“四”指双独夫妇的四位父母。

(三)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分为家庭的微观结构和家庭的宏观结构两部分。在本文中,主要讨论的是家庭的微观结构。家庭的微观结构是指把家庭抽象为一个研究单元时,这种单元的内部各种因素基本构成情况。家庭结构,即家庭的构成,特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家庭成员的不同配合和组织的关系而形成的联系模式。3对家庭微观非综合性考察,可以从权力结构、人口规模及家庭中婚姻的关系或状况三个角度展开。

(四)家庭生活方式

家庭生活方式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广义上是指家庭成员在家庭中是怎样进行生活的,形式和内容怎样;狭义上是指家庭作为一个整体享用物质和精神消费品进行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式及家庭成员共同和各自支配余暇时间的方式。4

三、“四二一”家庭老年人的养老观念

(一)从家庭结构的角度分析

在中国人的代际关系中表现出一种责任伦理,责任伦理在老年人的养老观念里表现为老人对子女的一种责任观。“责任伦理”的机制使老年人到了需要帮助的时候,出于尽量减少子代负担的责任感,他们也会通过降低生活标准,减少需求等途径来达到减轻家庭养老负担的目的。正是这种责任伦理机制促使老年人根据自己子女的实际情况,形成自己不同的养老观念。“家族绵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永远不可改变的情结,正是这样的情结使得他们永远不忘自己对儿孙的责任。”1正是这种情结使老年人在晚年享受被赡养的权利的同时仍没有忘记自己作为父母的责任——关爱子女,其具体表现是生活上降低标准、减少需求、尽量依靠配偶照顾自己等,从而减轻子辈的负担。“责任伦理的特征之一是普遍性,它为社会的大多数成员接受并奉行。”2

“家庭结构是在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共同生活关系的统一体,既包括代际结构,也包括人口结构,并且是二者结合起来的统一形式。家庭结构包括两方面因素,一是家庭人口要素,相关的问题是家庭由多少成员组成?家庭规模大小如何?二是家庭代际要素,相关问题是家庭成员的代际分类是怎样的?”3在家庭人口要素方面,“四二一”家庭的人口显然要少于一般的普通家庭,其父辈人数相对较少,用于赡养老人的所有资源都来源于由两个人组成的父辈,那么,父辈的负担明显比较沉重。由于责任伦理机制作用的强度受家庭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父辈的支持能力的不同使得“责任伦理”机制作用的强度也有所不同。

(二)从家庭生活方式的角度分析

本文主要分析的是祖辈与父辈间在赡养问题上的相互作用,因此在分析生活方式这一方面时,主要分析父辈在婚配前各自的家庭生活方式。我们认为,家庭生活方式对祖辈养老观念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家庭结构(包括家庭规模及构成)是人们家庭生活方式赖以形成的客观基础与条件。无论是家庭成员数量的多少、代际的众寡,还是角色构成,都会直接影响到家庭关系、家庭日常生活以及家庭成员互动,也都会给家庭生活方式打上特定的标记。”4由此看出,家庭结构的不同对家庭生活方式会产生不用的影响,从而造成生活方式上的不同。大量的调查显示,独生子女家庭中“三口之家”的比例在80%左右,这就说明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都是三口之家。

首先,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方式的一大特点是以子女为家庭中心。独生子女家庭只有他们唯一的孩子,而孩子对中国人来说是家族的延续,中国人看重家族的绵延,所以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独生子女倍受父母的爱护。而独生子女的父母作为父母的责任较非独生子女家庭来说相对较强。因此,责任伦理机制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的作用就加强了,其具体表现为父母过分宠爱和娇惯子女,使子女成了家庭的中心。在生活方式上即“独生子女父母放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往往超过多子女父母”以及“独生子女家庭的生活消费呈现出较明显的子女偏重状况”(风笑天)。由此分析得出独生子女父母与其子女间在感情方面较强烈的相互依赖性,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感情依赖,他们对家里唯一的孩子倾注了他们所有的情感,这种情感投入从孩子出生起就一直延续下去。这种强烈的情感也会加强责任伦理机制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对子女的养老支持降低需求。这里所说的降低需求是指降低物质方面的需求,但是对子女情感支持的需求将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与子女的大量的情感交流,即使子女有了自己的家庭,这种情感需求的惯性仍然存在。因此在“四二一”家庭祖辈的养老观念中表现出较低的物质要求构想,较高的情感需求。“83.1%的独生子女父母都希望自己年老时孩子能在自己身边。”5这一调查数据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强烈的依赖,而前面提到的“独生子女家庭的生活消费呈现出较明显的子女偏重状况”这种行为是一种观念的体现,是一种观念的内化后作用于行为的结果。这种观念即是体现在代际关系中的责任伦理观,只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中表现得更为显著。一种观念一旦被内化是不会轻易被其他观念所替代的,也就是说独生子女父母消费偏重与子女这种行为是存在惯性的,是会延续的,这也是“四二一”家庭祖辈养老观念的一大特点。

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方式的另一个特点是:集体化的闲暇和娱乐。“传统家庭和非独生子女家庭中那种十分常用的父母丢开子女单独从事某些闲暇活动的现象,在当今独生子女家庭中已很难见到,取而代之的往往是全家三口人的集体行动。”由此可见,独生子女家庭父母与子女的互动频率要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而且父母将自己的闲暇与娱乐的时间大多都奉献给了孩子,结果是“促进了亲子间关系的平等化。但是它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和限制了独生子女父母的独立活动。”限制独生子女父母的独立活动直接导致独生子女父母交际圈的狭窄,这也给独生子女父母的晚年生活中的社会交往增加了难度,因为朋友太少,交往频率低。子女婚配后,与子女的互动骤减,使独生子女父母感到不适应,最终表现出“四二一”家庭祖辈在晚年生活中社会交往受阻,生活单调乏味。所以“四二一”家庭祖辈的养老观念中自然会加强社会交往的期望以及与子女互动的需求。

四、社会工作与养老

201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指出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个有机部分组成。同时,许多学者都提出了大力发展社区工作,使社区与政府、独生子女形成有效合力,以缓解“银潮”所带来的社会压力。这为缓解独生子女养老支持的压力起了积极的作用。

老年社会工作,就是社会工作者应用专业服务方法,充分协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老年社会工作的助人方式有一对一的个案方法,有把受助者组成一个小组进行活动的小组工作方法,还有利用社区资源,在社区范围内使老年人有社区归属感,促使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的社区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认为每一个老人都有改变困境的能力和内在潜能,遇到困难威胁的老人更应该受到社会的重点照顾,并且他们应该和他人一样享有同样的权利。每个老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所以要根据具体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般救助者或救助机构都认为老年人只是弱势群体需要帮助,却没有看到老年人强势的方面,因此总以一种不平等的姿态去救助需要帮助的老年人。而在社会工作者的眼中,那些需要帮助的老人只是暂时处在困境,社工所要做的只是协助老人和提建议,由老人自己选择,并不强加意愿。首先,老年人有大量空闲的时间,比起年轻人的忙碌,老年人有更多自己的时间。其次,老年人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从老人的人生经历中有许多值得后人借鉴的宝贵经验和人生道理。还有,老年人有资深的工作经验。一般退休老人都有40余年的工龄,虽然有些实际工作已经不合时代潮流,但许多方法是相通的,经验是同理的,老年人的工作经验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四二一”家庭的祖辈相比普通家庭的祖辈,在情感需求方面要求更大一些,因此要加强社区工作方面的精神生活服务内容,开设聊天室、心理咨询室等,针对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排除他们心中的苦闷。通过家庭社会工作,协调老人与子女的关系,制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而对于老人的社会参与需求,根据以上所提到的相关老人的优势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为老人创造“老有所为”的良好条件。让老年人有一个角色转换的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发挥他们的才能,既服务社会又有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原新.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支持——从人口学角度的分析[J].人口研究,2004,(05).

[2] 张再云,魏刚.代际关系、价值观和家庭养老——关于家庭养老的文化解释[J].西北人口,2003,(01).

[3] 风笑天.从“依赖养老”到“独立养老”——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观念的重要转变[J].河北学刊,2006,(03).

[4] 宋健."四二一"结构:它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J].

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从“小皇帝”到新公民》,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

[5] 邓伟志,徐榕.《家庭社会学》[M]. 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6] 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从“小皇帝”到新公民》[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

[7] 杨善华,贺常梅.责任伦理与城市居民的家庭养老——“以北京老年人需求调查”为

例[J].北京大学学报,2004,(01).

[8] 风笑天.独生子女家庭:一种新的生活方式[J].社会科学辑刊,1994,(05).

[9] 风笑天.共处与分离: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形式调查[J].人口与经济,1993,(02).

(作者单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