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三本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三本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本是高等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学生有其自身特点。推动三本学生和社会对社会实践的认识,积极改进和探索符合时代的,科学合理的实践形式,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三本;大学生社会实践;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134-03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保障。三本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新生事物,学生成绩底子薄,学习自觉性、刻苦性较差;生活中虚荣心强,自理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差。但也有思想活跃,特长多,社会工作能力较强的优势。近年来,高校积极引导学生接触实践环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然而在三本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执行过程当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基本情况分析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将书本知识与社会需求有效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总体来说,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教学计划内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教学实验、专业实习、教学参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另一部分为教学实践外的社会活动类实践,主要包括社会调研、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志愿者服务、勤工助学、学生社团文体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内容。[1]从目前来看,教学实践部分的开展情况好于社会活动部分的情况。

二、三本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重视程度不足,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可以提升自身素质,对单位、学校和学生本人都有益处。对于教学实验和实习部分,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对于教学外的实践,特别是三本学生的实践,大多数形式大于内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多个方面。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底子薄,大学期间应好好抓学习,而社会实践活动是不务正业,体验一下就可以了,因此在经济和思想上都不愿对学生提供支持。[2]部分单位认为接收大学生社会实践影响单位的正常工作,又不能带来经济效益,不愿接收学生进行实践。近年的不断扩招使得高校在经费和组织实践的教师方面又相对短缺,无法为学生组织大规模、有深度的社会实践活动。三本生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缺乏吃苦精神和积极探索精神,因此许多学生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到父母所在单位或者随便找个熟人出个假证明,实践过程更是走走过场,甚至是根本没有完成实践。

2.实践时间短,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目前高校大规模开展的有组织的社会实践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相应专业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教学实习。就目前的开展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的教学实习主要为参观实习,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三本学生来说,很难在有限的实习过程中将所学知识与现场实际情况融会贯通。另一种就是利用寒暑假要求学生返乡进行社会实践或者学校组织团队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开展以走访、调查、宣讲等为内容的实践活动。三下乡服务队参与人数有限,内容局限于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文艺演出、支教等方面,带有参观游玩的性质,很难为大批量的学生提供真正有深度的实践机会。三本学生返乡自行进行社会实践时,多利用家长的关系,象征性进行如办公室整理文件等形式单一的实践活动,实践内容与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不紧密,也没有针对社会实际的需求,没有真正为社会,特别是农村的发展提供帮助[3]。

3.组织管理不善,评价机制不健全。有效的社会实践需要充分的准备、完善的管理和及时的实践总结评价,才能达到丰富学生知识、改善学生能力的目的。目前,大部分高校并没有意识到社会实践对于三本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意义,三本教学方案与二本并无很大差别,没有突出三本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另一方面,虽然很多高校已经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中,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并没有明确的执行计划和完善的考核手段。对实践目的、意义、要求等工作局限在文件上,忽略了实际指导学生进行实践,造成许多学生对社会实践如何联系和开展十分茫然,甚至有的学生完成学业前还不会撰写实践报告。对社会实践的考核方式则是对“社会实践登记表”进行考核,学生只要加盖单位公章,上交实践报告就视为合格。这样一来,实践的过程和考核等,成了走过场,难以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三、加强和改进三本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对策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学习阶段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要把三本学生培养成才,应当因材施教,根据这部分学生的特点,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把握实践机会,提升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1.加强社会对大学生实践的认识。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强社会实践的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各方面对大学生特别是三本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大学生在校的成长是家庭、就业单位和学校共同的责任。三本是我国当今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充分利用各方优势资源,根据三本学生自身优势,努力建立学校和社会双赢的运行机制,为三本学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实习机会,推动学生成才和社会实践、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调动学校、家长、学生和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其次,三本学校要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管理机构和保障机制,将最优势的教育教学资源投入到学生当中,在组织、经费、目标等方面确定明确的制度,有专人负责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做到实践活动有目标,时间有安排,经费有保证,实践有基地。

2.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丰富实践内容。缺少稳定、专业对口的实践环境是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往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过多依赖于大型国有企业,这与社会的发展是相脱节的。实践基地的建设应当顺应经济的发展,化整为零,充分调动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多方面的力量,把社会实践活动与发展地方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基地,鼓励三本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工作单位,在实践当中提升自身能力。创造条件提高学生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使实践不再局限于做调查,搞活动。

除此之外,高校应当在课程实践、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文体活动和勤工助学等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社会实践的特征,拓展创新的活动项目,丰富社会实践的内涵,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内容和空间。以学生社团的形式,引导更多的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通过两课的深入开展,规范学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积极树立社会实践先进典型,引导学生变“要我实践”为“我要实践”。

3.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高校应当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办法,加强对实践活动的领导和管理,从端正三本学生思想入手,真正把社会实践活动视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统一领导,设立专门机构,统筹规划,全面安排。做到既有学校的统一管理,又有教师的具体指导。对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师,应制定鼓励政策,把社会实践工作与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同等看待,并与教师职称评定、先进评选相挂钩。此外,还应当将三本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放到专业课程等同等重要的位置,根据实际制定活动大纲和相应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课程管理办法考核。将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成绩记入学籍档案,作为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升留级及毕业的依据之一[4]。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以专业学科、学生班级年级建制为基本单位组织实施。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大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三本学生尤为重要。切实提高三本学生社会实践的质量,引导学生注重培养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才能使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竞争。

参考文献:

[1]康慧,刘江.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问题及对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2]王彬.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4).

[3]赵振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路径探析[J].理论观察,2006,(12).

[4]陈振浙.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6).

作者简介:康恩胜(1979-),男,辽宁盘锦人,现任内蒙古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团总支书记,讲师,思想政治研究。